柯永红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
中华民国(1912—1949)介于清王朝灭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中华民国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没有了封建皇帝,也就没有了“二十四史”那样官修的“正史”。民国史研究的文献材料主要来源于民国档案和地方志。民国档案是指各政权、政党、社团及其所属机构和著名人物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主要由南京临时政府档案、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档案、北洋政府档案、南京国民政府档案、伪满洲国档案和汪伪政权档案构成,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至2003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共有932余个全宗(计180多万卷)。各政权地方机关的档案则分别由各地方档案馆保存。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带走一批民国档案,现分别保存在台北国民党党史会、国史馆、总统府机要室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机构。民国地方志也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如民国22年《黑龙江志稿》62卷,附志4卷,含地理志、经政志、物产志、财赋志、学校志、武备志、交涉志、交通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等12类,民国24年的《上海县志》记载了帝国主义在上海的侵略史,《桂平县志》、《涡阳县志》、《固安县志》等各以相当的篇幅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根据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民国时期编修的地方志约1200种,1.5万余卷。
除了民国文档、地方志以外,民国碑刻也是民国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材料。碑刻“金石铭勒,出于千百载以前,犹见故人真面目,其文其事,信而有征,故可宝也”。虽然碑刻文献有特殊的史料价值,但其内容和价值一直有待深入挖掘。首先,碑刻散落各处,且受形质所限,一般人很难接触到。其次,正史、档案、地方志史料集中,而碑刻中所蕴含的史料往往是碎片化的,需要潜心研读、深入发掘,这也导致碑刻中的史料应用不够充分。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近代碑刻与手写文献数字化典藏及属性描述”(编号:02JAZJD740003)项目,对隋代至民国以来各种碑刻文本或拓本进行电子典藏和属性描述,并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了网络工作平台和检索平台,构建了中文拓片资源库,为深入研究碑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项目中收录有民国碑刻1407件,数字拓片1984张,另有200张碑刻有释文但无对应的数字拓片。民国碑刻主要来源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民国人物碑传集》、《辛亥人物碑传集》等专著以及期刊、网络等其他途径。本文从项目资源库中提取与民国教育有关的碑刻拓片和释文,并加以考释,以补充、印证民国教育史的研究。
《开办学校操场碑》立于1913年,出土于北京海淀区安和桥清真寺。碑身宽59厘米,高96厘米。碑额宽42厘米,高28厘米,书“至道不朽”。该碑记载了北京海淀区安和桥清真寺筹款开办小学,苦于没有场地作为操场,后刘虎臣、刘子辉将自家产业低价卖给清真寺作为操场之用的善举。
《奖励卞会昌母史氏捐资兴学批呈碑》立于1913年,出土于天津。碑身宽80厘米,高207厘米,刻字15列,满列43字。该碑记载了卞会昌遵照其母遗命,捐资作为专款设立初等小学的事迹。
《辽阳民立学校二十周年碑记》立于1928年,碑身宽148厘米,高53厘米,刻字17列,满列50字。该碑记载了在“内忧外患”、“图变法谋自强”、“改用西法废科举建学堂”的大背景下,张星南创办辽阳第一所民立学校,并逐步发展壮大的事迹。碑文中介绍了学校学生人数、学校占地规模、设施等详细数字,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1 辽阳民立学校二十周年碑记
《京兆女子蚕桑传习所校舍碑》立于1928年,碑身宽37厘米,高99厘米,存放于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西大街,刻字8列,满列25字,共160字。该碑记载了1923年秋建筑女子蚕桑传习所,1924年春校舍被挪用,1928年秋又归还校舍的经过。
《两广旅滇同乡会立学碑》立于1930年,采用帖式刻法,碑身有八块,碑宽35至39厘米不等,碑额篆文“立学碑记”。该碑讲述了两广旅滇同乡会为解决子弟就学而捐资办学的事迹。碑文描述了办学的初衷、主要发起人员、资金来源、授课内容等。
《林君兴学碑记》立于1934年,碑身宽136厘米,高68厘米。刻字39列,满列18字,碑文 共640字。该碑由凌雯撰文,华世奎书。碑主林墨青(1862—1933),名兆翰,天津人。该碑记载了林墨青热心兴学,在天津创办新式小学堂和地方社会教育的事迹。
图2 京兆女子蚕桑传习所校舍碑
《长沟小学校碑》立于1944年,碑身宽64厘米,高196厘米。田洪波撰文,田洪波、王志儒正书,焦琴舫题额。碑额题“永昭千叶”,刻字25列,满列50字。该碑记载了长沟镇小学最早将校址设于半壁店的行宫,后遭遇“七七事变”,校舍被毁,1931年冬在孔海亭等人的提议下重建。重建资金由六七八三个区分担,学校于1941秋开学。该碑还记载了1943年冬,学校兴建礼堂,巧妙地安置乾隆御笔石刻二十七方的事迹。1943年秋西域云居寺住持纯山又赠学田百亩。到1944年,长沟小学颇具规模,学校有校舍50多间,学生300多人。
《张锡元兴学碑》立于1945年,出土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河西村,碑身宽69厘米,高147厘米。刻字17列,满列35字。该碑记载了张锡元捐赠一万五千银元,于1923年4月1日成立古北口公立小学校,第二年又捐赠五千银元补充学校资金。在此之前,张锡元夫人捐银四百两,设立古北口男女义学。两所学校于1930年合为古北口小学附设女子学校,使得古北口女生能够与男生享受同等的教育。学校自1933年长城战役后惨淡经营,至1945年立碑时仍未能恢复。
图3 林君兴学碑记
图4 张锡元兴学碑
《栗园村义学碑》立于1915年,出土于北京丰台区西王佐,碑身宽53厘米,碑高147厘米,刻字11列,满列46字。碑额书“万古流芳”。该碑记载了长春寺禅师静波将地租捐出,以修理房舍举办义学的事迹。
《霸县习艺所碑》立于1917年,碑身宽158厘米,高76厘米。该碑记载了习艺所创办的时间、资金筹措情况、创办目的和意义。
中国的封建教育更多的起着训诂考经、伦理约束和政治教化的作用,封建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以培育人才、发展技术,才能救国图强、抵抗外侮。“‘国家衰败在于人才匮乏,人才匮乏在于教育不振’这样一条逻辑推理几乎成了近代教育家们的思维定式”,这样的思维定式,我们也可以从民国碑刻中看到:
图5 霸县习艺所碑
《两广旅滇同乡会立学碑》:……三代何以郅治乎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弟之道而已欧美何为而强盛乎 学校林立热□奋兴而已故子产保乡校郑能存两大 欧风东渐吾国□列强势力中非设学安图存耶 我旅滇同乡□设公学可谓知所急务矣……
《林君兴学碑记》:……自国家遭庚子之难人咸谓欲救危亡莫急于学 而天津旧有学之大率 教成材备时需欲为根本之图则又莫急于小学……
《辽阳民立学校二十周年碑记》:……国家自甲午庚子以还 承内忧外患创巨痛深之后毅然图变法谋自强 而又以自强之道在于储才 储才之本视乎学校 于是诏天下改用西法 废科举建学堂 自京师至天下诸行省府厅州县无不立学……
而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才使得教育改革风起云涌。进入20世纪以后,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即被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取代。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教育民主化改革提供了政治环境,开辟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空前觉醒,思想空前解放,一大批教育家学习、吸收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与国内教育改革相结合,推动中国教育不断前进,最终形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制。
受女子社会地位的影响,中国古代并没有正规的女子教育。古代女子教育在家庭里进行,女子主要接受母亲和其他长辈的教导,教授内容主要是烹饪、纺织、刺绣、祭祀等女工或者家庭劳务,以及三从四德等传统伦理道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辛亥革命之前,尽管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在各地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女子学校,但是在普通教育系统中实行男女合校,还是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家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文件。《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第四条作了如下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女子)不另行制定课程标准,但就其各级学校可以增损学科。”初、高等小学校“女子可加课裁缝”,中学校及师范学校可加家政、裁缝。男女同学,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张锡元兴学碑》中对此亦有记载:
张公引为己任 慨捐银万五千圆 于民国十二年四月一日成立古北口公立小学校……先是张公夫人曾捐银四百两兴办古北口男女义学至十九年遂移充本校附设女子小学之用并分途募集得银二百……自是古北口女生得与男生受同等教育矣……
民国时期女子初等教育相对清末而言,无疑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尤其是初等小学男女同学的实现,更为女子初等教育发展铺平了道路。
民国成立后,伴随着政治体制的革新,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渐入人心,主张男女平等、号召妇女解放的思潮迅速普及。而学得一技之长,参与社会生产,进而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一种重要方式。“女子不能于生计界自由活动,非特不能自立,且遗累男子之处甚多,是以女子欲谋自由,不得不于工艺界自寻生活。”民国初期,在普通教育中出现了女工女艺科目,如手工和缝纫课程等。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女子职业学校也相继出现。1913年8月,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女子职业学校得就地方情形与其性质所宜,参照各项实业学校规程办理”。1912年3月,沈佩贞倡议在南京创办中央女子工艺厂,并请求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批准。1912年6月,孔劳缃、刘世宜、张筠芗、刘淑宜等在北京创办女子工艺研究所。1912年4月,张锡麟创办了蚕桑讲习所。立于1928年的《京兆女子蚕桑传习所校舍碑》记载了如下史实:
北方宜蚕夙为学者所公认 前京兆于民国十二年秋建筑女子蚕桑传习所校舍以植蚕业基础 迨民国十三年春 京兆实业厅成立遂将校舍挪用 以致本所赁居民房诸感困难本年秋 河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温公毅然令将本所校舍归还 以复旧观而宏造就 学生等感激之余谨泐石以志……
该碑记载了1923年秋,建筑女子蚕桑传习所,1924年春校舍被挪用,1928年秋又归还的经过。由于职业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普通学校的职业教育教授的内容十分有限,主要是刺绣、缝纫,而“专业性的女子职业学校,但也只有女子蚕桑学校稍有生机”。京兆女子蚕桑养习所校舍建成后被挪用,后又得归还的曲折过程,正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习艺所”一词源于西方。16世纪后期,流民大量出现,威胁社会稳定,于是西方政府设立习艺所救济流民,以使其居有定所、学习一技之长自谋生路,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中国最早的习艺所由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于1902年创办。清末政局动荡,经济凋敝,大量贫民沦为盗窃、抢劫的匪徒。民政使张元奇在宣统元年向东三省总督“复议安置留民筹设贫民习艺所办法”一折中提议:“现在各处游民太多,无业则不免于饥寒,饥寒则不免于盗窃。实应欲为游民筹生计,使人人皆有恒业以绝盗匪之根源而保地方之安宁。是非设贫民习艺所别无善策。”可见,中国贫民习艺所的开办初衷也是“保地方之安宁”,其主要用途是代替了传统的封建监狱关押囚犯。
民国时期,习艺所的职能已经有所变化,除了收养流民,习艺所还承担了教化民众的作用。《霸县习艺所碑》中有如下记载:
……习艺所何为而设哉 考诸礼王制篇无旷土无游民食莭事时民安其居□□兴学而治之 以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又论语孔子适卫告诸冉有 富庶之□始能教民 夫 兴学何以必先之以无旷土无游民八政何以必列饮食衣服为首 富庶何以必重在施教之前 消□先浚理有□衡古之制治者为斯 民图谋生计之道 固□是其□□哉人民凋敝逮今尤甚 其所以重烦地方官吏以养以教也化民成俗 诸务何可胜道然则此习艺所之设立仅其嚆矢云尔……
由此可见,习艺所承担着地方官吏以养以教、化民成俗的作用。另外,关于习艺所的资金来源,碑中也有详细说明:
……于青苗款项内加收铜元一枚 年可三千元作为专款□分等岁捐各村小米以为补助经常费有得矣 其开□费即以地方原有艺徒学堂本息金没收私□制泉及营田柳树变价又由县募助之□十六宗共得银六千余圆 又由自治项下借拨千五百圆用为建筑及购置一时之需 其所地则择县署以东隙地盖建房舍七十间……
由上面的碑文可以看出,习艺所的资金、土地全部由地方政府筹措,所以习艺所的建立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
碑刻特殊的史料价值早为学者公认,赵明诚《金石录》自序云:“盖尝窃以谓《诗》、《书》以后,君臣行事之迹悉载于史,虽是非褒贬出于秉笔者私意,或失其实,然至善恶大节有不可诬。而又传之既久,理当依据。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考之,其抵悟十常三、四。盖史碟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原序云:“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补史之阙、正史之谬,是碑刻文献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民国史研究的意义无需赘言,民国碑刻的史料价值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潜心挖掘,也需要在技术手段、研究方法上有更多的创新。随着语义网、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碑刻数字化也由以往的拓片整理、典藏进入对拓片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分析的阶段,从而有力地推动民国史研究。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介绍[EB].http://www.shac.net.cn/cn/intro.asp.
[2]葛向勇.试评民国时期的地方志[J].中国地方志,1994,(4).
[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5).
[4]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5]中国文物研究所.新中国出土墓志[M].北京: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9.
[6]卞教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7]卞教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8]黄友珍,叶冬青,赵树宏.中国近代百年教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9]朱志峰,王凌皓.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嬗变及其历史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10]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吴峥嵘.女子职业造福社会论[J].妇女杂志,1915,(1).
[12]熊贤君.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13]奉天民政使张元奇复议安置留民筹设贫民习艺所办法[Z].营口市档案馆馆藏清末档案,1909.
[14]聂万厉,李春凯.晚清至民国初年习艺所探微[J].兰台世界,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