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爱存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根据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核心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简介、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教学设计、课程内容选取、课程内容组织等方面。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保证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是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水土保持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小流域综合调查、综合评价、综合规划、实施管理、治理措施、典型模式设计的能力。
通过任务引领和启发性的教学等项目活动,既能使高等职业学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认知能力。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原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与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与设计、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与实例介绍等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的不同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参加水土保持专业工作做好技能技术知识储备,使其具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认知能力。
(2)小流域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力。要求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具备从事水土保持岗位的基本能力、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要求学生树立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具备从事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能力。
(3)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的不同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具备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参加水土保持工作的创新做好技能储备;使学生具备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
(4)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实施能力。具备从事水土保持专业各个实际岗位、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和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土保持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理论、调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技术措施、效益分析与实例介绍,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为解决专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以解决行业实际工作中的小流域治理调查、综合分析与评价、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等问题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学生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岗位工作典型任务分析为依据形成该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产实习活动中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应用,掌握解决实际工作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行业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技术。
通过任务引领和启发性的教学等活动,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操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把教师主讲、课堂讨论、课外搜集、实地实训等结合起来,以促进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穿插进行,实行课内教学和课外相结合,计算机应用和外业调查、内业处理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系统制作形象易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创新和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能扎实掌握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规划设计能力。
实践教学完全模拟工作流程,将行业所实施的管理、工艺、标准、质量、环保等关键要素渗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1]。实践教学分为实地调查、综合实习、生产试验,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判断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应采取的具体治理措施;通过综合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实际生产项目建设,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关问题。
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本课程属应用性学科范畴,故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以布置典型、简单和较少量的课后习题的方法作为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
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校内实验实训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的课程开发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人才规格,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其任务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最终能有效实现[2]。本课程以解决行业实际工作中的小流域治理调查、综合分析与评价、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等问题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水土保持专业学生在工作中会面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培养,以岗位工作典型任务分析为依据形成该学习领域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产实习活动中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应用,掌握解决实际工作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行业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技术。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行业专家共同选取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程活动内容选取如表1。
表1 《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程活动内容选取
《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程将《水土保持农牧措施》、《水土保持林学》及《流域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了整合、优化(图1),转化为项目式教学,再把每个项目内容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达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即学习任务引领教学的目的。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践教学,使工作学习、教学做到一体化,体现“校行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3]。
图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实施
课程内容具体实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小流域外业调查到内业处理,再到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评价与判断,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最后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模式案例介绍。
[1]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25-126.
[2]张岐,李映强,石大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西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8-42.
[3]王诗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