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

2013-07-25 03:56李瑞军雷涯邻
中国矿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资源型煤炭资源

李瑞军,付 英,雷涯邻

(1.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2.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集合体,通过这些要素的协同效应和关联匹配,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链价值增值、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科教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市美誉度日益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上升的一个发展过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也是资源型城市从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向现代的高新技术型城市和生态友好的知识创新型城市转变的过程,更是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载体[1-2]。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禀赋特征,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层次、指标属性和数量上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划分为3级。其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的二级指标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机构制度几个方面,毛汉英将二级指标划分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3],刘求实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二级指标(准则)概括为系统协调性和系统发展水平两个方面[4]。

1.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鉴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分布范围广泛,发展水平不一,且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不一等特征,对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生态、资源三方制约矛盾的解决,要遵从于当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按照①科学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区域性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动态平衡性原则为指导[5-7]。

1.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通过3级指标体系内的不同量纲指标,划分为描述性指标和规范性指标。描述性指标多用实际值表示,如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等;而规范性指标多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如就业率、恩格尔系数等。对于指标的量化标准,首先按照“难量化”、“较难量化”、“容易量化”进行分类,然后将容易量化的指标采用标准化比值进行评价;将难量化和较难量化的指标采用评价等级方式,如“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方法进行评价。也可借助专家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评价方法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来评价。最后,将所有量化后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8]、TOPSIS定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9]以减少人为误差。

1.3 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这四个系统构成。因此,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反映如下内容:①资源指数需要体现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各类资源的存有量,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②经济指数更多地反映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和增长质量,体现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③社会指数主要体现资源型城市中居民生活状况和保障水平;④环境指数体现的就是资源型城市目前承受的环境压力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

为此,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照这四方面内容,设置了二级指标,18个要素层,建立如下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2.1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1)将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分析,通过资源指数、经济指数、社会指数以及生态环境指数将资源型城市要素进行划分,然后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结合、协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整体系统功能。

2)通过分析确定四大指数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各指数隶属的要素权重。

3)运用数学方法,借助数学表达形式,建立评价模型。

4)运用事例,反演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修正。

在建立评价模型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指标所包含要素的权重。为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层分类,并对主观确定的要素权重进行客观性分析,为确定权重向量提供科学的数量化处理方法。

2.2 建立数学模型

1)对资源型城市四大指标指数进行代数化处理,分别根据各指标指数中所包含的要素进行权重确定。按照标度专家评议打分,通过对上述18个要素进行权重确定。具体分值估计和计算情况如表2所示。

2)在评价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计算指标体系中各要素所占比重。

可持续能力等级一般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划分:①分值在0.9~1之间,可持续能力很强,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②分值在0.8~0.9之间,可持续能力较强,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状态;③分值在0.7~0.8之间,可持续能力一般,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④分值在0.6~0.7之间,可持续能力较弱,处于由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中;⑤分值在0~0.6之间,可持续能力很弱,处于传统发展状态。

表2 指标权重分值表

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图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

图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度

由此可知,双鸭山市可持续发展度为0.92,可持续能力很强,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鹤岗市可持续发展度为0.81,可持续能力较强,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状态;鸡西市、七台河市、辽源市、阜新市可持续发展度分别为0.79、0.78、0.70、0.76,可持续能力一般,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抚顺市可持续发展度为0.62,可持续能力较弱,处于由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中。

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分类及选择

3.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分类

3.1.1 从煤炭工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划分

1)全面加强型:根据资源禀赋条件,按照要素配置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资源型城市内还拥有相当丰富储量的煤炭资源,这类城市今后的发展潜力依然在于煤炭工业。借助煤炭资源优势,全面加强煤炭工业的整体发展,实现煤炭工业从初始的简单勘探开采发展到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另外,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关联产业,对于煤炭资源的副产品要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规模与效益的双赢。在这个产业政策思路的推动下,力争实现煤炭工业向“煤电联营”、“煤化工产业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模式发展。

2)整体退出型:作为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会随着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枯竭。对于部分煤炭资源保有量较少、煤炭开采成本较为沉重的资源型城市,需要及早的从以煤炭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脱离出来。通过全面审视,城市的自身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以及当地政府的扶持,快速进入具备高增长能力、产业链较长以及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去,完成主导产业的转移和替代,实现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立,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局部退出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要经历少年期的高增长和中年期的平缓发展以及晚年期的衰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从近百年来才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阶段。对于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工业的发展而言,多数已经步入了中年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潜力不多,但目前还处于主导产业位置。为此,需要这些城市未雨绸缪,对主导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社会的平稳过渡,促进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在发展煤炭工业的同时,培育和发展替代产业,在煤炭工业还没有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就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这是东北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任务和困境。

3.1.2 从替代产业的培育来划分

1)农业产业化:东北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建立之初,本身就是农业地区,具备较为良好的农业基础。而且,对于有丰富劳动力资源、且相对技能单一的煤矿工人从煤炭工业向其他行业转移,面临很大的技能困境和知识结构差距。相对而言,现代农业产业化能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对工人的技能要求相对简单,有利于实现这些城市的人力资源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国家三次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产业化是国家今后发展的重点,也是能大量提供就业岗位的行业之一。农业产业化将解决我国部分就业压力,并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是这些城市今后发展模式中的可选项之一。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第三产业的特征以及东北地区状况,对于能拉动经济增长速度、延伸产业链、提供大量就业以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现代新型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以及中介机构将成为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

3)推进现代工业化产业:东北地区不少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煤炭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的发展下,培育了一批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部分的形成了部分可替代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这类城市,在传统煤炭工业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价值增值的转移,实现煤炭工业的深度化和广度化,从传统的采掘演化为煤化工、煤电一体化以及关联产业的产业集群化模式发展。

3.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依据2级指标层资源指数、经济指数、社会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进行综合评判,分别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和替代产业培育方向对7座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模式选择,选择方向如表3所示。

表3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遴选

4 结论

1)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划分,以社会指数、资源指数、经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为一级指标,标定18个影响指标体系的要素。

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要素进行权重标定。其中,资源指数权重标定为0.35;经济指数权重标定为0.35;社会指数权重标定为0.225;生态环境指数权重标定为0.075。

3)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类型划分方案。其中,对主导产业(煤炭工业)发展模式划分为全面加强型、整体退出型和局部退出型三类;对替代产业培育模式划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和推进现代工业化产业三类。并对东北地区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提出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替代产业选择途径。

[1]盛跃明.生态文明之哲学要义[J].求索,2012(1):107-109.

[2]杜明娥,杨英姿.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115-118.

[3]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4):16-23.

[4]刘求实,沈红.区域可持续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4):60-64.

[5]马克,李军国.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纵横.2012,(8):1-7.

[6]秦振耀,徐铭杰.区域持续发展的指标研究[J].地理学报.1998,53(2):149-155.

[7]曾贤刚,周海林.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32-39.

[8]邓雪,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9]王旭,谢敏,林云.TOPSIS定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20):165-166.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资源型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