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东 康 琪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市 100038)
创新方法工作自2007年启动以来,通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尝试,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直接服务于企业一线的创新活动,探索了一条独特的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这些探索性工作,呼应了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为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宝贵经验和思路。
创新方法工作协同中央和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咨询公司等各方力量,直接服务于企业创新一线的实际需求,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特有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企业创新活动日益活跃。但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仍然不强,创新能力依然不高,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2010年,我国企业的研发强度仅为1%左右,发达国家一般在2%-4%;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建立了研发机构的仅占27.6%,有研发活动的仅占28.3%。如何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能力,是我国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关注的重点。
从2007年开始,创新方法工作从零起步,逐步探索开创了一套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培训流程与方法,直接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方法培训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都紧密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展开。
第一阶段为企业调研和供需对接,其中包括四个步骤:(1)企业考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考察,获取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信息。(2)专题报告。面向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开展创新方法讲座,使企业初步了解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3)需求与供给对接。分别召开研发技术方法和管理技术方法座谈会,促进企业与专家团队就生产和管理中的难题和困惑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4)综合讨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讨论制定创新方法培训的内容和计划。
第二阶段为创新方法培训,包括四个环节:(1)知识输入。选取符合企业需求的专家团队,对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集中开展研发技术方法和管理创新方法授课。(2)知识融合。企业学员就学习内容,同专家团队进行密切交流,以充分理解相关技术方法。(3)知识突破。企业学员需要选取企业实际面临的难题,在专家辅助指导下,独立完成问题的破解。(4)知识扎根。企业学员们经过多轮的方法尝试和破解难题,逐步掌握创新方法,形成企业创新人才队伍。
创新方法工作以这种贴近企业需求的培训方式为企业建立了创新团队,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研发、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9月,创新方法研究会为莱芜钢铁集团(简称莱钢)进行TRIZ方法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了60余期的培训班,28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截止2011年11月,莱钢工程技术人员已运用TRIZ方法解决技术难题160项,仅2011年1月至11月期间,就获得了260项专利,超过了自莱钢建厂至2010年底所获得专利的总和。型钢厂某学员利用TRIZ方法,发明了一种阻止钢材表面锈蚀的装置并申请了专利,按创新方法的评价,这一发明达到了最高级别的原始创新程度。
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升,2009年我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总数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同企业缺乏长效沟通渠道和机制,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直接限制了产学研结合。另外,我国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承接能力不足,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这也制约了技术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扩散。总之,当前我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依然明显,科技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加强产学研合作,将快速提升的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急迫任务。
创新方法工作的整个流程,本身就是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创新方法工作组织研发及管理领域专家学者深入企业,开展大量的走访、交流、讨论和培训,不仅增进了产学研之间的信息共通,而且不断将创新方法领域最新理论和方法传播到企业,直接服务于企业自主创新,协助企业攻克技术或管理难题,免除了中间转化环节。例如,2010年科技部条财司和创新方法研究会共同组织了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十余位专家,赴河北新奥集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企业研究人员一起突破了4项863计划中的8项技术难题,受到企业欢迎。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实现。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升级,都需要围绕产业目标,结合产业创新的实际需求,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避免产业技术的“空心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创新体系中尚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机制,保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探索新的模式和机制,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当前亟须破解的难题。
创新方法工作从一开始就是紧紧围绕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展开的。首先是对创新方法本身的研究和提升。“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研发和管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共性技术,创新方法工作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结合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难题,对创新方法进行探讨、开发和修正,并通过培训对这些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另外,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在与企业对接的具体过程中,创新方法工作组织专家帮助和引导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例如,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创新方法迅速攻克了困扰燃气具用水箱防冻世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相关材料成本节约2/3,新产品年直接经济效益达到430余万元。广东无线电集团应用创新方法应用突破了ATM机芯的关键共性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ATM机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打破了ATM机芯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使其价格大幅下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7000万元。
国家创新体系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包含多个创新主体,各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合作,形成“1+1>2”的协同增效,才能实现创新绩效的最大化。加强协同创新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内容,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创新方法工作最基本的机制就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贯穿于创新方法创新型企业试点和创新方法区域试点工作的始末,在创新方法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第一,在创新方法工作的组织上,初步形成了国家、试点省(市、区)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的三级工作体系和机制。第二,在创新方法工作的环节设计上,基本形成了创新方法的研发集成、培训推广、学习运用等比较完整的创新方法工作链。第三,在创新方法工作的实践方式上,围绕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为纽带,激活各类创新要素,促进广大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等各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形成网络化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四川、江苏、广东、陕西、天津等省市都建立了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工作体系的整体格局已基本形成,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如,广东省设立了创新方法工作专项资金,近三年投入近500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超过2亿元。并且,广东省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和知识产权局等省直部门领导组成了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同时,依托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广东工业大学,成立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研究中心。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飞亚达集团、广汽集团等企业先后参加了创新方法的培训。再如,河北省每年安排约400万专项工作经费,依托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并建立了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且以各地市科技局、省内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事业单位为纽带建立了创新方法组织网络体系,联系本地企业推广和应用创新方法。
科技是改善民生的关键力量,人民生活福祉的提升以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健康、环境、能源等诸多重大挑战,都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强化科技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的导向,满足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是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向。
创新方法工作始终与民生改善需求相结合,积极运用新的方法与技术,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人口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并已取得了可喜成效。例如,通过创新方法的应用,建立了新鲜生奶样本的快速高效检测手段,使牛奶中具有潜在健康危害的抗生素分解剂最低检出限提高了1000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被质检部门采用;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在云南抗旱救灾中为旱区找到优质水源15处;研制的滑坡灾害自动化监测仪实现了无人值守快速精密监测,有效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新人才培育,在基础教育中就加入了创意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高等教育中更是直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通过科教结合的方式,在科研与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发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创新体系实力的关键。
创新方法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教学与培训,促进科学思维的培养与科学方法的普及与应用。目前,创新方法工作在高水平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改进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以培训为纽带,搭建高校和院所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研发人员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知识输入、知识融合、知识突破和知识扎根等四个环节,知识传授与启发并重,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实现科研、教学与生产无缝衔接,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研发、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并为企业培养储备了创新方法团队。到目前为止,共有13万余人参与了不同级别的创新方法培训。
第二,推动科学思维的培养与能力提高,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成长基础。一是以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部署开发的《中小学科学探索学习实施指南(试用稿)》及其配套材料为基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牵头,在全国17个省(市、区)的130多中小学开展了科学探究学习试验推广,并在人大、四中、清华附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实施科学探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已有110余所高校、3000余教师参与创新方法与教学创新的教改研究,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0余所高校将创新方法纳入本科教学内容并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的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上是以论文数、专利数、项目数和经费数、获奖数等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存在对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社会效益重视不足的问题。科技评价是科研活动的加速器,为创新行为提供方向引导。建立更加客观反映实际贡献、更加注重实效的科技评价方式,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创新方法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将创新实效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作为评价的最高标准。在创新工程师的评定上,并不考察文章和奖励等传统指标,核心标准只有一个——实际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难度,而评定的依据也直接来自企业,看是否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实效。
另外,创新方法工作对创新方法专家团队的评价也积极尝试新的模式。对深入企业一线,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实际问题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且得到企业认可的研究人员,无论其发表的学术文章的多少,都会得到创新方法研究会的认可和重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在创新方法研究会激励下,已经成长为服务企业创新的骨干,并承担了各地创新方法研究会的重要工作。
创新方法工作不仅支撑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时提供新的启示。
第一,产学研合作方式可以有更多选择。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主要还是在具体项目层面,包括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技术转移等。创新方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专家团队与企业的紧密互动与合作,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研发、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授之以渔”,促进了企业创新技能和方法的提升,扩展了产学研结合的视角。实际上,德国创新体系优势之一就是产学研在技能层有非常成熟的合作网络,其双元制教育就是典型的大学同企业在技能教育与应用上的合作。
第二,教育体制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创新与创意教育。从创新方法推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解决一些复杂的创新难题,尤其在复合交叉领域,而经过创新方法的教育与培训下,创新效率会大大提高。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在更大范围根植创新方法,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由此从根本上提升全民族的整体创新活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就高度重视创新创意教育,而在大学更是专门开设创新和创业方法课程。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应尽快推进我国从应试教育向创新创意教育的转变。
创新方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优化提升,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创新体系中的建设性作用。
第一,创新方法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尚不清晰。五年时间内创新方法工作从空白起步,迅速在全国初步搭建起了创新方法工作体系,并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学研合作和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国家战略层面对其重视尚显不足,同时创新方法工作体系同其他科技计划的协同性较低,相互之间缺乏交叉与配合,制约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第二,创新方法的行业推广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创新一词的诞生主要来源于对制造业的观察,服务业创新一直是创新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当前,创新方法开发与应用也主要是针对制造业,不过我国的创新方法工作已经在服务业领域做出了初步尝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等领域创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创新方法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理解创新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认知路径。
为加快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创新方法推广和应用是长远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创新方法的引领作用,应以本轮科技体制改革为契约,明确创新方法工作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中落实创新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创新方法专项与其他科技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这不仅能扩大创新方法的推广面,同时也能提升相关计划的效率。比如,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中融入创新方法工作,在更大层面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将创新方法引入863计划,激发科研灵感、提升研发效率。
经过5年的努力,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方法专项资金共安排专项项目187个,落实经费逾3.69亿元,取得的经济社会效果远远超出经费投入量。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加快建成一批水平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运用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支更大规模从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运用的人才队伍,以便更好地发挥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的引导作用,推动我国创新方法工作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选择创新方法有明显应用空间的服务业,比如物流业、零售业等,开展首批服务业创新方法推广的试点工作。同时,在一些新兴服务业领域,选取有较高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为试点单位,组织专家学员同企业一起探索和开发适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应用,待成熟后可加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