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莉
200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我国自主研制的两款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200在接受检阅的队伍上空作为领航机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首次亮相。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比美国正在使用的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观礼台上,71岁的王小谟激动地扯着旁边人的袖子,指着天空直喊:“看,这是我们搞的。”话没说完,两行热泪已顺着脸颊默默流下。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位一辈子投身中国雷达事业,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的老军工,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因为所从事的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军工科研,王小谟的名字对普通人而言显得特别陌生。但在国内外雷达、预警机研究领域,这却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一直领航着中国的雷达、预警机研制团队,不断努力让中国的预警机水平在世界领航。
1964年,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始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攻势。1969年,32岁的王小谟和大批同事从南京被调往贵州都匀的深山中,成立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他们的首项任务是研制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坐标雷达。“当时我们都憋了一股劲,一定要做好。”深山中一群年轻人设计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随后全身心投入研制。这一干就是13年。
“晚上下班了,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对我们搞研究来说也是个好事,没什么事情可做那就工作吧,也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反正都一样,工作效率很高。”了解国际前沿信息只能靠“晚半年一年才能看到的外国杂志”。这个大学里的京剧团团长、摩托队队员如今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向了雷达。
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陆军至今记得1988年毕业到38所参加工作的情况。陆军从上海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再倒汽车、再步行终于看到38所厂区时,他真的很难想象所长王小谟是怎么带着一两千人在这样“连飞机的都看不见的山沟沟里研究出找飞机的雷达的。”
“是没有飞机呀,那时候贵阳一天才只有一班飞机。我们的雷达就是要看飞机的,怎么办?我们就跑啊,去‘远征’。”江西、长沙、武汉……王小谟和同事们带着他们的雷达四处转战。如今跟记者说起这些,他满脸是轻松的笑意,但个中辛酸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
13年的风雨洗礼,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横空出世,我国因此一举进入三坐标雷达技术世界先进行列,防空雷达实现了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的跨越。1985年,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王小谟排名第一,获邓小平同志接见。
几年前回访贵州老所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觉得很震撼:“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前辈义无反顾,为了祖国的富强能始终坚守,不为外界所动的淡定让人感动。”
雷达研究被称作电子行业的“皇冠”,而预警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拥有我们自己的预警机是我国雷达科研工作者长久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通过和外方合作进行预警机研制,以加快预警机装备进度。王小谟受命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他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一个大胆的方案,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同时,他坚决主张并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后来,当对方迫于美国压力单方面中止合同时,王小谟又积极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力主自力更生开展我国预警机装备研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型预警机的研制终于在国内立项。
国家的巨大投入及坚定支持给了王小谟和团队极大的信心与使命感,“这不是个一般的工程,仅是数千次的试飞,花费都是巨大的,没有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这项工作是做不成的”。王小谟更感谢他身后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这家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集团为预警机研制提供着全力支持。
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年近七旬的王小谟经常爬上十几米高的预警机机罩。在夏日40摄氏度、冬日零下30摄氏度的机舱里和设计师们一起讨论方案,寻找问题,对这位老人也是家常便饭。2006年的一次外场试验中,车祸让68岁的王小谟腿部骨折,随后又查出淋巴癌。
学生曹晨琢磨着去医院该跟老师说些什么,可走到病房门口,就听到了熟悉的京胡声。透过门缝,曹晨看见王小谟正靠在床头乐呵呵地拉胡琴呢。在病床上,王小谟平静的与预警机的设计师们讨论着工程的进展,尽管多次化疗让他极度虚弱。他说陆军,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个雷达就很不容易了,自己没有什么遗憾了。坦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让他身边的每个人感动。
十几年时间,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我国的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2010年,空警2000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而此时癌症的阴影也奇迹般的渐渐远离了王小谟。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位一辈子投身中国雷达事业,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的老军工,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因为名字里有个“谟”,与“魔”同音,再加上点子多,王小谟在同事中得了个“魔鬼”的称号,听着记者提起,他哈哈笑着解释说:“可不是因为我厉害啊。”
1988年,38所获得走出大山的机会,这是国务院三线办批准向外搬迁的第一个科研院所。研究所身处深山,人员流失严重,看着高水平的研究者“招不来,留不住”,王小谟忧心忡忡,要保存住这支国防科研力量一定要搬出大山。把几千人的大所搬出大山谈何容易。但王小谟的决心很大,“不搬出大山,这支国防科研力量就可能流失。”国家财政支持2000万元,王小谟则下决心举全所之力自筹5000万元。
5000万元从何而来?王小谟想到了出口雷达,而这款出口型雷达还是“先有广告、后有产品”。
1986年5月,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震惊。低空雷达防御迅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王小谟带领38所的科研人员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
不久后的一次国际防务展上,王小谟打出了一个很有“卖点”的广告——中低空兼顾雷达,而此时这款雷达还根本没有样机。低空防御正是热点,一款能做到中低空兼顾的雷达自然马上引来关注,有国家提出购买。
王小谟带着订单回国后立即组织团队投入研制,一年后研制成功。在与美俄等国的产品比拼中,取得了电子对抗性能第一、综合性能第二的好成绩,顺利将雷达卖到了国外。
事后有人问他,没有样机怎么敢冒险打广告?王小谟笑着说:“当总设计师,水平就体现在这儿啊。”他还跟记者说起了乔布斯,“他是个好的企业家,眼光独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他能想到,这是因为有技术支撑。他知道有哪些技术可以集成在一起,做出一个‘苹果’”。
不守成规,相信自己,这是王小谟身上的鲜明特色。虽然没做出样机,但38所此前一直在做低空雷达方面的研究,预演做了很多,各种技术他都了然于心,“有现成的技术,只需要把它们凑到一起就行”。
靠着这个冒险的广告,王小谟给38所搬出大山赚到了“搬家费”,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新型中低空兼顾雷达的研制机会。这个“出口转内销”的项目再次为王小谟赢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王小谟的超前意识让吴曼青印象深刻。
1988年在安徽合肥新建的38所职工宿舍就有热水、有暖气。我国长江以南的建筑装暖气设备是不合规定的。但王小谟有自己的看法,在贵州山沟里待了多年,一到冬天,办公室和宿舍没有取暖设施,科研人员只能在家“冬眠”三四个月.他说:“这是多大的浪费呀,为什么不能把条件创造的好一些,让科研人员看看书做做研究?”他坚信这个效益会远远大于暖气费。
为了这个超标的暖气,王小谟做了不少检讨,后来干脆写好多份检讨书放在抽屉里,谁来了就给一份。刚刚从大山里搬出的38所却因此收获了副产品:“招人才呀!很多人都说,去38所吧,有暖气!哈哈!”王小谟禁不住又笑了起来。
其实,他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预警机的研制中也能看到。
我国预警机设计之初,王小谟就坚持预警机上一定要有空调、有厕所、要降噪。起初他的超前想法引来质疑一片:“预警机是用来打仗的,装什么厕所,这不符合我军装备规范,由此带来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
“人是第一战斗力”,王小谟坚定并坚持着:“就是因为预警机是打仗的,不是上天转一圈就下来了,才一定要加厕所、降噪音。”王小谟始终坚持,努力说服各方提高人机环境,并想方设法在技术上组织攻关让他的想法能够得以实现。
老同事眼里,生活中王小谟是个和大家打成一片的老朋友,工作中则是“靠得住的主心骨”。
从贵州山沟里一同走出来的老同事还记得,在贵州,他会拿个推子给大家推头,“开始两个推不好,后来就越推越好了”。谁家也没有电视的时候,鬼点子多的王小谟会自己琢磨着做个电视机,然后得意的把同事们请去看屏幕上晃动的人影。但让同事们更多记住的是他是个好的领导者、组织能力强,能实干。跟他一起工作总是能成功。
接受采访时,王小谟评价自己“不是科学家,是个好的工程师”,对于工程管理和团队引领,他自有一套。王小谟给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总结了两条经验:一要有说服别人按你的想法做事的水平,二要谦虚不争功。
都是高水平的研究者,一个大的科学工程中,要让别人信服只能靠真本事:“我有这样一个思路,我告诉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要说的让人信服,他说做不到,我告诉他怎么能做到,最后证明我是对的。”王小谟靠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眼光确立了自己在所参与的各型雷达预警机研究团队中的领航地位。
每到报奖时,大工程中的某一项目是王小谟出的主意,但他不报奖,总让别人报。
“不觉得吃亏吗?”记者问。
“不吃亏呀,你看他们都没得这个大奖,我得了。呵呵……”又是爽朗的笑声。
“大家都做好了,总的肯定是好的。”他特有的“总设计师荣誉观”让他在团队中的领航地位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