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西族勒巴舞的艺术审美特征

2013-07-25 06:35张珏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云南丽江674100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
关键词:塔城东巴纳西族

张珏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云南丽江 674100)

纳西族勒巴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是在丽江地区纳西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播植于本地文化和藏族文化、傈僳族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壤中,逐渐孕育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勒巴舞蹈无论是外在形态或内在意蕴,都隐含着一定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趋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塔城纳西族民众在舞蹈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和审美情趣,不仅真实的反映了塔城纳西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及自然古朴的艺术气质,更充分的展示了纳西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勒巴舞的审美情趣

1.程式的设计

纳西勒巴舞具有严格的程式,步奏严谨和讲究。各个仪式环节的进行都融入了世世代代的民众智慧和创造,有机的设计而约定成俗,体现了塔城纳西民众浓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比如勒巴舞在开始之前,需要经过卜卦,选定吉日,与户主属相不想冲便可。在表演用的天井中上竖立两棵象征神树的松木,叫“章堂兹” ,也称“ 库什托兹”。树前置供桌,点上香,燃上灯。树上悬挂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祖师嘎玛巴的布卷画轴和其他的该教派所推崇的神抵和菩萨画像,亦可挂佛陀或观世音的画像。天井正中还用青松毛、杜鹃枝烧上一堆青香(天香) 。到起跳时,人们不时往火堆撒献米粮或炒面,以示敬神等。展示了勒巴舞祭祀活动的结构内涵和意义。又比如勒巴舞队形的变化是保持原始圈舞队形,动作变化队形不变,保留了原始的圆圈形式的美感。再比如节奏,也是有严格的形式,每套动作都有一个由慢到快过程,不会交叉变化,保持固有的节奏型。再到舞蹈形式,塔城纳西族的群众认为老虎是万舞之母,所以每一舞种套路交接处,常穿插上虎舞步。

2.古朴的模仿

纳西族勒巴舞从原始的动物模仿到原初的现实生活生产的简单模仿,到表现故事情节的内容,是民众热爱生活、文娱声色的审美追求。比如“青蛙舞”“猴子舞”等等模仿动物的有趣动态,还有“织布舞”等劳作动态的模拟。舞蹈动作扑捉生动的动物形象,甚至包括想象出来的神话形象和经书中的神兽,这些舞蹈动作有静止的苍蝇,也有逼真的螳螂,还有从来未曾见过的大鹏神鸟和走龙等等。从勒巴舞的动作动态来看,模仿是舞蹈的最初形式。

二、勒巴舞的审美意象

宗教仪式中,舞蹈仪式成为沟通人神的重要方式。在勒巴舞的表现当中,娱乐功能既是娱己也是娱人,也是对祭祀仪式的对象----众神的膜拜(娱神),是一种自由转换。群众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感受氛围的参与也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情绪。而广泛存在于群体社会的比较稳定的审美观念,是一种非理论形态的审美观,它主要包括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在勒巴舞表演活动过程中,参与的演员和观众是一群拥有相同或相近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纳西塔城人,保持着高度群众参与的勒巴舞形式,这种文化功能更好的体现这个民族的审美意识。从勒巴舞的程式的仪式活动和表演活动中,体现了纳西族人民质朴无华的审美观念、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以物寓意的趣味。比如,勒巴舞中有“崇吉蹬一一走象舞”“龙吉蹬—走龙舞”“休曲蹬—大鹏神鸟舞”等等舞步,许多是塔城地区没有的动物,还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的原始形象。而龙、马鹿、大象、孔雀、大蛙是纳西族的祥瑞的图腾,寄寓着吉祥如意、人丁兴旺和风调雨顺等美好愿望。在勒巴舞的仪式上海使用了许多法器海螺、拨、宝瓶等,与东巴教的相似,也赋予了消灾驱邪的功能。从以上舞蹈形态来看勒巴舞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愿望,可以概括出勒巴舞蹈具有虚拟性、和谐性的审美文化特征。

三、勒巴舞的审美指向

各种仪式活动是原始宗教的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因而也是最能够反映原始宗教文化的宗教活动。原始宗教的一切崇拜活动都是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活动所来完成,祭祀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反映着民族原始宗教的信仰、原始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从勒巴舞的仪式中,反映着塔城纳西族人的天神崇拜、自然神崇拜、动物崇拜等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目前对勒巴舞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但是它与藏族的热巴舞最为相近,所以我认为宗教指引以东巴教、藏族噶玛噶举教为主要影响。东巴教崇拜日、月、山、河,崇拜自然神也崇拜天神。在东巴经《创世纪》中就有许多天神的名称,比如崇忍利恩和衬恒褒白等天神,东巴教素有祭天仪式、祭署仪式等等繁多的宗教仪式活动。勒巴舞受此影响,许多舞步以纳西族圣兽为名,然而藏族的噶玛噶举教中的许多名称又出现在迎神舞中。而塔城勒巴舞蹈使用的道具与热巴舞又极为不同,男性以铃、拨为主,女性以长鼓和鼓柄为道具,这些道具的御用蕴含了先民质朴的理念,是先民的生命活动和韵律的外在体现。表达了勒巴舞者通过道具与天神的沟通和召唤,对于祭祀等生存实践的响应,是人们把种种愿望寄语寓与道具中的精神寄托。勒巴舞盛行的塔城地区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与丽江市接壤,所以勒巴舞蹈文化从藏族地区流传到当地,与本地纳西文化的同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现在的勒巴舞规模的程式模式。从意蕴古朴的原始舞蹈到赋予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功能舞蹈,直至现今发展成为当地民众娱乐聚集所共同的娱乐活动。

综上所述,塔城纳西族勒巴舞蹈的审美本质特征,归根结底在于它的民族文化基础和人们的审美意象和审美情趣。民间舞蹈艺术在民俗活动中是一种审美意象活动,是纳西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通过整套程式化的流程、有趣的人物情节以及流畅的套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内涵。勒巴舞蹈也正是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中寻找美,展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人们追求真善美,企盼幸福吉祥的主题,寄托着民众对理想生活境界的渴望和向往。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3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7

[3]杨德鋆、和发源、和彩云.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20

猜你喜欢
塔城东巴纳西族
提高塔城巴克图口岸标准厂房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与探讨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灰毛獾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