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标舞的艺术化创新发展

2013-07-25 06:35龚其超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湖北荆州434020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
关键词:舞者舞台舞蹈

龚其超(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湖北荆州 434020)

“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起源于欧洲和拉美地区,是世界性流传极为广泛的男女双人舞蹈。国标舞又名“体育舞蹈”,有人说它是一种体育项目,也有人说它是舞蹈艺术,学院派甚至不赞同用“体育舞蹈”这个“别名”,认为它就是“International Ballroom Dance”(国际标准交谊舞),而非“Sports Dance”(体育舞蹈)。正是由于它具有双重属性,形成了它特殊的身份,在体育中它是艺术,在舞蹈领域,它又能独占一席之地,可以说它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集娱乐、健身、竞技和艺术为一体的新兴舞蹈品种。国标舞的形成发展与所有舞蹈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的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当前国标舞的发展已从单一的体育竞技逐渐走向艺术表演舞蹈而富有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

一、国标舞两种形态的表现方式

既然国标舞的发展形态有“文艺口”与“体育口”之分,那么不同场合的国标舞表现倾向则有所不同。体育赛场上的“舞蹈套路”体现竞技,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则表达艺术内涵。赛场上的舞者称为运动员,跳同一种(组别)舞蹈的各对舞者在舞池中同时起舞争夺锦标,他们更注重肢体动作对节奏的技巧处理,而音乐旋律一般是临时播放的,舞者不会提前知晓,更不会理解和表现临时的音乐内涵。观众或评委只能从刹那间捕捉各个选手的某一个或某一段动作的质量,并不能静下心来专注于一对舞者单独而完整的表演。

舞台上的舞者则称为演员,是以一个特定的情节(包括已知的音乐、背景、艺术形象等)借助舞台舞美来单独表现一段结构完整的舞蹈作品。我个人认为,一则,作为观众从现场欣赏的角度来说,舞台上的国标舞作品更能打动人,使人记忆更为深刻。而赛场上众多的选手同时“各显神通”的舞动,确实让人目不暇接,尤其在遇到同一赛场中全是高手表演的情况下,欣赏中难免会有些凌乱感。一则,从舞者角度而言,他们并不是被受专注的在单独表演,而是需要靠动作、服装、形象、气质气场等众多因素来争夺注目,而同场竞技舞动也会受到其他对手的干扰,在一些国标舞竞技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对舞者因为另一对舞者的动作“占道”而打断自己的舞蹈的现象,这就完全不同于舞台作品的表演是得到尊重的,甚至可以说是违背了艺术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境界。

二、舞台艺术中的国标舞

国标舞的艺术作品,是舞蹈编导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洞察,运用国标舞的风格动作进行艺术化加工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完整的形式、典型的形象,运用一定的舞美由演员表演为观众欣赏的舞台舞蹈节目。鲜为人知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自2000年举办以来就产生出大量各具特色的国标舞作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标舞表演人才与国标舞编导。该赛事注重专业与大众的综合审美,观赏性较强。从历届比赛来看(值此共六届),前五届大赛都是拉丁舞作品摘得桂冠,2011年第六届大赛才迎来了一个分量最重的摩登舞冠军:齐志峰、兰帆表演的《探戈的变奏》。这也是目前我国国标舞创作的一个现象与不足,拉丁舞创作要多于摩登舞创作,而伦巴舞获奖最多,大概是因为伦巴舞的情感最细腻,舞蹈艺术性最强而相对容易进行作品创作。

广州艺校的国标舞编导成兵、瞿腊佳创作并演绎的拉丁舞作品《别》,曾经一度轰动了我国的国标舞界和舞蹈界。这一作品以伦巴舞的语汇成功描述了发生在中国旧上海一对男女的凄美爱情故事,一举夺得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国标舞桂冠,成为我国国标舞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也为人们对国标舞的艺术价值产生了新的认识。这部作品为他们尔后创作的国标舞剧《花样年华》,以及北京舞蹈学院创作的国标舞剧《长恨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三部作品都是以国标舞为元素成功地反映了我国新旧社会之交时期的海派文化。

除了CCTV舞蹈比赛外,早在1998年,国标舞就被纳入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项目,强调国际标准舞的艺术属性,从此,国际标准舞正式纳入专业舞蹈评奖行列。另外,从2006年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开始,国标舞也成为其中的舞蹈赛别,作品赛项称为“艺术表演舞”。

以上三大舞蹈比赛都是中国舞蹈界的专业赛事,舞种艺术相对综合全面。近年来,在国标舞和体育舞蹈的专项赛事中(如:“CBDF”国标舞及“CDSF”体育舞蹈锦标赛、公开赛等)也出现了以文艺创作为特色“艺术表演舞”的赛项,这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国标舞作品,反映出国标舞创作的欣荣面貌。总体来说,国标舞的竞技形态也在积极吸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舞蹈创编技法,并向表演艺术演化。

三、国标舞的艺术化发展要求创新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国标舞艺术而言,创新则更为重要。

要从根本上做到国标舞的创新,发挥我国国标舞的艺术市场价值,就要对舞蹈编导提出高要求,舞蹈编导首先应该树立正确健康的艺术观和价值观,摒弃当下把国标舞作为谋取金钱利益的商业工具的思想,提高个人艺术道德修养,将国标舞的创新持续发展这一历史重任肩负于身,付出努力,除了勤学苦练舞蹈技术外,还要从创作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对生活有所洞察、对历史文化知识有所积累、对社会当前的时事有所了解、对人民喜闻乐见的话题加以关注、对相关的文艺新品进行研究、了解和借鉴我国广泛的舞蹈资源才能为创作寻求更多的思路,为创新找到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

国标舞的创新应该摒弃一味的模仿和复制,必须将国标舞的创作区别于其体育竞技特性的套路动作编排,打破一招一式严格规定的“僵化”动作,在国标舞10种舞蹈的原初民风特点之上进行重新整理,与我国主流文化与舞蹈的多元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挖掘国标舞多面可塑的舞蹈价值,积极推进国标舞有生命力的艺术化发展。

[1]李续.中国舞蹈高等教育30年学术文集——舞蹈新兴学科及综合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何沁.从竞技性到艺术性——以比赛形式的转变浅谈国标舞舞者的艺术之路[J].大舞台,2011.1.

猜你喜欢
舞者舞台舞蹈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