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临床课间见习是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领域教育的特殊方式。学生通过课间见习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验证理论,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中的疑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间见习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初次尝试,见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能影响到护生护理理念的形成、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和以后学习的积极性[2]。在此过程中带教教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能力的双重任务。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基于目前我国教学医院普遍存在着护理带教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不能满足本科护生的需求、护理师资管理尚无统一成熟的模式的现状,本研究于2011 年9 月—2012 年9 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3 所教学医院实施规范化课间教学模式管理,旨在提升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1.1 对象 2011 年9 月—2012 年9 月选取教学医院担任护理本科临床见习的带教教师48 名,均为女性,年龄26~47 岁,护龄6~25 年,学历:本科40 名,大专8 名;职称:护师26 名,主管护师18 名,副主任护师4名;科室:内科15 名,外科16 名,妇产科8 名,儿科4名,急诊科5 名。
1.2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规范化管理 依据国内医院对带教老师的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拟定护理带教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
1.2.1 制定临床师资准入标准 赵然等[4]提出,临床带教教师具有示范性作用,她们的一言一行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Diane 总结出有效的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以下4 方面的特征:较高的教学技巧、扎实的知识与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等[5]。结合国内学者以往研究,我院将护理带教教师基本条件界定为:热爱护理专业,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或以上职称,护龄≥5 年;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娴熟的护理技能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1.2.2 遴选方式 自愿报名,科室审核,护理部审核,择优选拔,集中培训,综合考核,发放聘书,动态管理。
1.2.3 规范带教教师培训及资格认证 在试点的3所教学医院举办护理带教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带教流程、教学技巧、沟通交流技巧、法律法规和仪容仪表等方面。重点强化临床教学技能及科研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统一命题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医院护理部颁发带教教师培训合格证及资格上岗证书。
1.3 规范教学管理流程
1.3.1 成立带教管理小组 各科成立由护士长、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组成的临床带教小组。其中护士长为总负责人,下设1 名带教组长。
1.3.2 制定科室课间见习带教计划 根据护理见习大纲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见习生带教计划,包括带教的目标、见习授课内容、护理教学查房及操作技能教学等内容。
1.3.3 实施岗位目标聘任制,构筑教学激励机制 ①护理部制定带教教师岗位目标聘任实施方案,明确带教教师岗位目标及职责,规定任期内所完成的具体带教任务。教学效果达到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同行教师评价平均需在80 分以上;教研及科研要求每年正式刊物发表论文2 篇或以上;②带教教师考核结果作为聘期考核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与晋职晋级及优秀教师评选等直接挂钩;考核优秀者在职称晋升及优秀教师评选优先考虑,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取消带教资格。
1.3.4 构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视聘任后的动态管理 ①护理部教研室不定期的对实习科室进行听课,及时反馈信息。②理论课教师定期到临床与学生一同听课并对带教进行同行评价。③学生见习结束后按照带教教师考核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其评价。④医院教学管理部门抽查临床教学情况,通过见习授课、教学查房和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临床教学现状,及时反馈信息。见习结束后由护理部将学生对带教教师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及同行评价进行汇总存入教学档案,每年考核结果作为聘期考核的主要依据。
2.1 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对带教教师教学评价问卷,分别在实施前5 个月及实施后5 个月组织在3 所医院见习的2010 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学生共101 名对所见习过科室的带教教师依据我院统一制订的8 项评价指标,进行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 个等级的评价。实施前后分别发放问卷279 份和358 份。每个科室平均2~3 名带教教师,学生以15 名1 组,每组学生集体评议后填写1 份教师评价问卷,分别对应各组的带教老师。回收有效问卷各260 份和346 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2%和96.6%。
2.2 教学督导对带教教师的评价 实施前后由教学督导专家及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科室每位带教教师的见习授课及教学查房,根据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评价,2项计分均为百分制。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 检验。
3.1 实施前后护生对带教教师评价为优良情况 见表1。
3.2 实施前后带教教师见习授课及教学查房得分情况 见表2 。
3.3 实施前后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3。
表1 实施前后护生对带教教师评价为优良情况 (%)
表2 实施前后带教教师见习授课及教学查房得分情况 (分±s)
表2 实施前后带教教师见习授课及教学查房得分情况 (分±s)
表3 实施前后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分±s)
表3 实施前后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分±s)
4.1 实施规范化带教提高了护生对总体带教的满意度 实行带教老师聘任制,增强了老师的危机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老师刻苦钻研业务,注重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学生有被重视感、尊重感和认同感,有学有所成的满足感[6]。多角度评价的约束,促进带教老师明白肩负的责任;界定上岗基本条件,师资队伍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能。实施规范化带教后,学生对教学医院带教的总体满意度由86%提高到95%。
4.2 规范化管理模式为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搭建了平台 见习学生对带教教师评价问卷8 项指标中,教学态度,理论授课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评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组织病历讨论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6项指标表明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明显提升,这与对带教教师规范化培训密切相关,带教培训促使她们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临床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学生管理上显现的明显差异表明通过系统培训,教师的教育意识与教育理念明显提高,同时,在选拔聘任、职称晋升与优秀评选的激励政策下教师更加珍视自身的教师资格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带教教师的见习小讲课及组织教学查房得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 <0.001),教学效果大有改观。
4.3 实施规范化带教提高了护生的学业成绩 严格的带教老师选拔,促进带教老师在专业知识、授课能力和沟通技巧等方面不断的学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她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判断、思维能力明显增强[7]。通过征求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结果反馈给带教老师,促进带教老师不断地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实施规范化临床带教后,护生理论成绩和整体护理综合的能力均明显提高(P <0.01)。
4.4 由于本研究试点范围及研究时间所限,某些问题尚需继续探讨完善,对于带教教师科研能力而言,尽管见习学生对带教教师评价优良率有所提高,但仍未显现出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人员的科研论文能力并不是朝夕之间即可提升,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自身持续不断的学习努力还需要教学医院为她们搭建一些科研平台使她们循序渐进的提升科研能力。
[1]周英,吴之明,曾德建.PBL 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3):73-74.
[2]穆欣,高焕香,刘玉玲.护理本科生课间见习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8A):1998-1999.
[3]方秀新.临床护理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5):11-13.
[4]赵然,梁虹,李秀艳.护理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方法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507-509.
[5]Billings DM,Halstead JA.Teaching in Nursing[M].New York:W.B.Saunders Company,1998:139-206.
[6]陈辉,崔虎.我院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93-94.
[7]牟静,王娟,来玉民,等.影响实习护生素质提高的因素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