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茜
摘 要:我国金融学科案例教学还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阶段,表现在价值目标偏差,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实际操作上不足而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传统教育体制与观念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推广,在某些基础理论课程中不尽适用,教学双方的能力不能完全达到开展案例教学的要求,案例库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基于对中国情境下金融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困境探讨,我们注重多视角讨论,采取“案例+理论”的综合教学模式,从案例选择的维度和教师教学维度上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建议如下:率先在相关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试点;丰富案例库资源建设;根据不同课程性质灵活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法;设计适用的案例教学流程;重视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培训。
关键词:案例教学;金融学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3-0108-04
案例教学法,其雏形可追溯到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的启发教学和苏格拉底(Socrates)“问答法”的教学思想。至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大力推动而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法律、医学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较多,在金融学专业上,案例教学还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不成熟阶段。
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对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作用机制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探索。但是研究发现案例法一直被认为适合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学生自觉学习及主动参与讨论,并发表完整、有效的观点,就此而言,案例法的普遍适用性值得讨论[2]。因此,基于现状、问题、对策三方面去审视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科的运用,为提高其教学效果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我国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研究状况
(一)金融学科的特点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就理论部分来说,包括有关金融诸范畴的理论论证、金融的微观分析、金融的宏观分析三部分[4]。我国现有的金融学科体系因受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显得陈旧、片面、分散,改革开放以后,金融学科体系虽然有了一些革新,但与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对微观层面、实践层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总之,我国的金融学科体系被认为是理论经济学,重视宏观管理[5]。
(二)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科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多知识运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程序中实践基本领导技能[6]。金融学科教学培养的应该是兼具合格的业务能力,敏锐洞察力和精准的分析力的金融人才。金融学科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案例,都来源于复杂的金融实践,通过对现实市场过去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来看,案例教学法为帮助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如何做”的意见,通常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8]。学生知识来源于教师、同学、自我三方面,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程序性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重点达到提升程序化决策能力的目的。在实践中,案例教学法包括一系列步骤:个人的思考、小组讨论、大课堂讨论[9]。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从知识来源看,案例教学中的自学和讨论,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单一性的知识来源,学生既可以从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点评中学到知识,也可以从同学不同的分析视角、分析思路及团队协作中学到知识,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自学以及在互动交流中经由别人的启发获得知识。交往教学理论认为,交往是一切有效学习的必需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及周围其他环境的交往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10]。
从学习内容看,案例教学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习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与传统教学注重讲授事物及其关系,即“是什么”的机制模式完全不同。从学习效果看,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寻求案例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经验将学生头脑中孤立、分离的知识转化为一套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考策略与顺序。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检验的一系列原理、方法及所形成的解决问题思路,会迁移到以后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未来决策的效率[11]。当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临相似的管理情境时,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就可以“迁移”到实际决策之中,提高工作效率,而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很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12]。
从课程体系本身看,金融学科微观分析部分具备开展案例教学的条件,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公司理财》、《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贴近金融经济生活实际,学生本身较为感兴趣,也具备相对丰富的案例库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数据以及金融写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要求。
二、对当前我国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审视
在某种意义上,案例法的成功之处也是其让人质疑之处,有学者归纳了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法的几种困境:教学价值目标存在偏差[13];在实践案例教学中,金融学科教学手段单一[14];案例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15];实际操作上的不足,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16]。究其原因,我们发现:
(一)传统教育体制与观念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推广
目前我国在金融学科开展严格意义上案例教学的高校并不多,实际上,经济学相关学科甚至管理学科有时也只把案例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或“点缀”,没有大规模地在高校使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的、具体统一标准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学生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课程结束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17]。
(二)案例教学法在某些基础理论课程中不尽适用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育学院化的产物,后来日益成为工商管理学科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相比而言,经济学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论性,特别是金融学科中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西方经济学》等基础学科更是如此。严格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在这些基础理论课程中不尽适用,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模糊或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案例教学演变为至多是在教学中多使用“实例”,使课堂教学显得活泼生动而已。
(三)教学双方的能力不能完全达到开展案例教学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双方均提出了较高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教学难度远大于“纯理论”。对教师而言,要有对于课程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力,对相关金融实践操作了解熟悉,善于驾驭和控制课堂讨论各方,随机应变,清晰地引导话题和归纳总结。对学生而言,要有更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外付出大量时间用于熟悉背景、查找材料,关心国内国际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对教学内容相关外围知识的学习掌握等。实际上,目前我国高校中教学双方均尚不完全具备这种能力。
(四)案例库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
对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不足,有些甚至直接照抄照搬书报杂志或国外案例教材中的内容,缺乏对我国金融经济活动的认真审视和洞察,从原始材料的遴选开始就已偏离经济主体的视角,更谈不上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有些案例十分陈旧,有些则早已落后于金融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缺乏符合我国金融学科教学特点、适应我国国情、反映我国改革发展现实、兼具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案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金融经济各领域都出现了不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素材,但这些案例都处于动态发展、变迁过程之中,收集到相对稳定又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也确实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三、我国金融学科开展案例教学的初步设想及对策
基于对中国情境下金融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困境探讨,我们注重多视角讨论,采取“案例+理论”的综合教学模式,从案例选择的维度和教师教学维度上进行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创新,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率先在相关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试点
现有的金融学科具有复杂庞大的课程体系[18],谨慎地选择案例,率先在相关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试点,是有效提高金融学科教学的前提。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公司理财》、《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实务性强的课程贴近金融经济生活实际,学生本身较为感兴趣,也具备相对丰富的案例库资源,可考虑率先作为试点开展案例教学,采用“小案例”,设计尽量简单,基本结论较为明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追求案例教学在整体学时中的比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投资学》课程中还可以模拟股市,在《公司理财》中可以设定情境,探讨公司资产的多种组合等,以学生易于接受为原则,重在摸索教学规律。
(二)丰富案例库资源建设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灵魂和生命,其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成败。对案例的筛选既要坚持典型性、针对性原则,又要注意案例的大小和对比的结合,此外,案例来源途径和形式也尽量要多样化。首先,高校应加大投入,积极与相关企业协同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用一至两年时间研究和提炼一批实实在在的经典案例,以现实经济学案例为主,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文本、设计讨论,建立“案例库”,以保证案例的典型性、条件设计的合理性、反面案例的恰当性[19]。其次,要注重案例的质量,案例必须真实、典型、鲜活、精选,最好围绕国内外现实热点、重点问题及时更新案例库,要从实际金融经济改革发展入手,反映金融经济的原理特征和一般规律,启发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中思考,得出关于金融经济运行发展的结论。
(三)根据不同课程性质灵活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法
针对金融学科的不同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媒介[20],灵活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金融学》中多用实例进行阐述,定期邀请在实际金融经济部门工作的人员就某专题进行讲座,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金融经济部门实地观摩学习,讲“现场课”,以上方法均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总结、提高。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及课程性质,对共同核心基础课、金融专业基础课和金融专业课,分别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21]。
(四)设计适用的案例教学流程
通过对国内外金融学的案例教学和相近学科案例教学的形式、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尝试寻找一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普适性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不是制定教学设计的标准和具体做法,而是总结当前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提出纲领性的建议,给已经从事和正准备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一些方法。教学流程如图一所示分为四个部分。一、案例选择,教师结合上课内容及教学目的选择案例,熟悉教学要求,严格筛选具有理论相关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金融案例,牢记案例的主要内容,包括要点、问题及蕴含的知识理念,使用PPT、视频资料等多种表现形式。二、课前准备,学生必须提前学习案例,包括充分阅读背景材料和形成个人观点的个人准备阶段,以及小组讨论观点。三、课堂讨论,以参与者对金融经济问题的讨论为核心,要求教师提出问题和确定发言人,学生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和对策,教师创造宽松的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倾听与沟通,做好记录,注意把握讨论的进度、深度和广度。四、总结报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总结,教师归纳案例,重点是提炼讨论中形成的共识,交代案例在现实金融经济生活中的处理情况或结果,点明案例中蕴含的道理,点评课堂讨论情况,对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启发思考,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五)重视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培训
“师者,先行者也,艺娴为尊。”[22]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传统大包大揽、“一言堂”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金融学科教学新形势发展的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拓展理论视野、螺旋式推进教学研究、加强反思”[23]才能有效改善教师金融学科的教学实践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因此,加强对案例教学的师资培训,建立一支尽快更新教学观念,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的“新教师”队伍成为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新教师”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金融经济学科内容有深刻、透彻的把握;二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熟练归纳总结案例中隐含的理论知识,具备驾驭发散式讨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尊重学生的创造,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演讲者,他把课堂变为舞台,投注全部的热情来讲课,这种热情将感染每一个学生;在习明纳研讨中,他更是控制课堂的导演,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使课堂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24]。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88.
[2]李政辉.案例教学法探源[J].中国大学教学,2009(9):89-92.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418.
[4]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5-66.
[5]李银珠.高校金融学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6):89-91.
[6]Harvard Business School.Case Method[EB/OL]. Executive Education. (s.d.)[2013-04-25]. http://cn.exed.hbs.edu/advantage/casemethoden.html.
[7]刘建莉,杨洁辉.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4):189-190.
[8]Harvard Business School.Case Method[EB/OL].Executive Education. (s.d.)[2013-04-29]. http://cn.exed.hbs.edu/advantage/casemethoden.html.
[9]John, S. Hammond.Learning by the Case Method[EB/OL].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6:4.http://hbr.org/product/learningbythecasemethod/an/376241PDFENG?referral=00269.
[10]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77.
[11]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
[12]关海霞.论知识类型与案例教学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90-192.
[13]孟令国.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6):129-131.
[14]唐婧.商务谈判案例教学的问题及考试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6):124.
[15]周新辉.现代金融案例教学模式的重构[J].财会月刊(综合),2008(10):93-94.
[16]姜福英.案研究发现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0(3):153-154.
[17]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4-31.
[18]鲁永恒,孙永波.工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国际化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0(2):129-130.
[19]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130-135.
[20]姜国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稿[EB/OL].中国网专家博客.中国网.(2010-08-30)[2013-05-05]. http://blog.china.com.cn/jiangguojun/art/4684629.html.
[21]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22]向征,曾山金.施教伦理论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6(3):57-62.
[23]张少雄.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2(12):19-22.
[24]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