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群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载体,课程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之一。湖北文理学院于2008年提出了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创新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为重点,最终实现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1]这种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既规定了人才的特征,也对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课型即课程类型。文学院现有3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3个专业的课程涉及到4种课型:理论型课程、理论实践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实验型课程。针对这四种课程,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从整体规划到实践操作再到理论创新,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提升”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链条。
1.重组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包括对一门独立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也包括对某几门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
(1)特写式组合
一门课程,基础的知识内容是确定的。如“中国现代文学”,巴(金)老(舍)茅(盾)曹(禺)、鲁迅、郭沫若,一定是主体内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一样也不能少。文学院史类的理论型课程比较多。史类的课程多以历史时间顺序编排教学内容,时间脉络清晰、连贯,但这样的排序难免隔断课程内容的内在衔接。这时,就需要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将星星点点、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如“中外广播新闻史”,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可以以某一核心人物或重要事件为中心,串联起相关联的内容。如以范长江的西北采访串联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和外国友人的西北采访等知识点;以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串联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新生事件和三联书店等知识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时,可以淡化“史”,突出作家作品的分析。当学生对主要作家的创作特色、历史贡献和文学地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就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从而获得一个“史”的印象。
“特写”本是摄影摄像的专业术语,指突出拍摄对象的局部。在此,可将它挪移为重组教学内容的方式,即特写式组合,也就是在教学中突出庞杂知识点中的核心元素,并充分发挥它的统帅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在各章节的人和事中寻找重要知识点作为核心信息,将其他知识点作为背景信息。核心信息一定要重点讲解;背景信息或是略讲,或是自学,或是由学生讲解。特写式组合方式既保证了信息量的充实、丰满,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适合知识点较多、较零碎的史类课程。
特写式组合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特写式组合形式示意图
(2)糅合式组合
实验教学惯用的模式是课内验证模式。课内验证式实验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技术手段,并且注重的是个体的完成情况。项目式教学是典型的糅合式组合,是对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机械模仿的实验模式的颠覆性挑战。这要求教师将整门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打破章与章、节与节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设计综合性的优质实验项目。优质的实验项目,应该具有可行性、延展性。可行性是学生通过项目完成的全过程,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延展性是指学生在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选择或设计具体的内容,并延伸自己的想象空间。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制作”实验课程较早采用了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参照业界专题与栏目制作的过程,完成一个栏目或一部电视专题片从策划到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具体流程为:提出项目(课题)——策划(由策划人组织摄制团队)——提交策划案(交指导教师审批)——拍摄(外景及演播厅)——后期制作——提交成品并进行效果评价。如“文化类栏目策划与制作”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制作一档适合襄阳文化底蕴或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栏目。这项实验项目包涵了电视专题片的基本理论、脚本创作、摄像、主持、配音、后期制作等专业教学内容,还涉及语言表达等基本的人文素养。
糅合式组合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糅合式组合形式示意图
(3)调整式组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由通识课程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教育模块构成,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扩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的知识获取需要,从而形成以专业基础课为龙头、以专业方向课为核心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群。课程群体现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如果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其实,这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矛盾。一方面,作为独立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是必备的;另一方面,虽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性质、目标要求、教学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方向课必须以基础课为基础,在纵向和横向上延展教学内容。如,词汇是基础课“现代汉语”的重点内容之一,方向课“汉语词汇学”是专门介绍词汇的课程。如何衔接两者的内容?又如何体现两者教学性质的差异?
首先,建立相关联课程的沟通机制,从源头上避免简单重复。如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确定各自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灵活处理课程间的有效重复,将有效重复减少到最小程度。所谓有效重复,就是要有必然存在的内容重复,相对于简单重复而言。
调整式组合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调整式组合形式示意图
2.增加教学内容
(1)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
“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之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审视和定位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上的价值。实践教学,特别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被文科专业所忽视,是制约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瓶颈。文学院一直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全院教学改革的重点突破口。
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课程体系设置上,一方面体现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与人文视野、综合素质、实践创新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强调实践应用为导向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统一。学分分布上,拟定了“理论学分+实践学分”的学分布局。如文学文本解读1+1学分,即理论学时1学分,实践学时1学分;中国古代文学(一)2+1学分,即理论学时2学分,实践学时1学分。
其次,具体课程必须设计好和理论教学相协调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在保证理论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融入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训。
“公共关系学”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及基本公共关系工作技巧。老师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理论讲授、公关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训练三大部分。“演讲与口才”的每一个教学单元都由讲、看、练构成。讲,是讲基本理论和方法;看,是看经典演讲的视频;练,是学生操练。“应用写作”的教学单元则由各种文体写作的理论知识、范文评析、写作练习组成。值得一提的是,范文评析部分,老师设计了例文评析和病文评析。例文评析是让学生掌握“应该怎样写”,病文评析是让学生明确“不应该怎样写”。由此可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实施基本上采用了“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模式。
(2)增加应用性教学内容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折射出提高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紧迫性,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重视素质培养的重要信号。[2]语文的基本功是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修养。但是,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绝大多数就是文学作品选读或者是人文科学的经典文章选读,这恐怕很难体现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文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组以增强本科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为目标,在保持大学语文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应用写作,旨在提高学生文学文本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应用文写作技能。2011年下半年,“大学语文”更名为“阅读与写作”。其基本内容框架更新为:
文本阅读部分(20学时):文学文本阅读的基本方法(2学时)、小说阅读(5学时)、诗词阅读(6学时)、散文阅读(3学时)、戏剧阅读(4学时);
应用写作部分(16学时):应用文知识概述(1学时)、行政公文(5学时)、事务文书(4学时)、公关礼仪文书(3学时)、行业专用文书(3学时)。
(3)增加地方性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也需要突出地方院校的地域性特色,为此,“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专门开辟了“当代襄阳文学”的章节,主要介绍在全国或省内较有影响的襄阳作家;“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制作”实验课要求学生在策划栏目时准确定位栏目的地方文化内涵。
由于课时总量的限制,增加部分教学内容也就隐含着要减少部分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优化形式如图4所示。
图4 教学内容增减示意图
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如,特写式组合适用于史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多、内容零碎,也是学生比较厌烦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教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很难立体化地、系统性地呈现课程内容的相互关系。特写式组合以点带面,既体现了知识点的相关性,也通过教师讲解重点信息、学生准备背景信息的教学模式给学生预留了自我学习的空间。糅合式组合适用于实验类课程。将众多的验证式实验项目打乱重组成一个个具有一定研究内涵的实验项目,不仅仅考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独立,但是具体到某门课程,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优化形式。
比如,“中国当代文学”是典型的史类课程,毫无疑问要采用特写式组合。从课程教学目标上看,本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还要培养学生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于实践,也就是说“中国当代文学”适当增加了实践性教学。整理、研究和传播地方性文学资料,是地方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不可以回避的责任,所以,文学院的“中国当代文学”又适当增加了襄阳本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类似课程见表1。
表1 采用多种优化形式的课程列举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湖北文理学院确定了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该培养原则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同。仅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这一形式涉及的课程就多达47门,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16门,广播电视新闻学19门,对外汉语专业12门。
目前,3个专业的绝大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文学院2009年、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具体参与内容改革的课程如表2。
表2 2009年、2011年参与内容改革的课程一览表
从表2看出:首先,各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率达到了75%左右;其次,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的69门课程在2011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保存了51门,保存率74%,这说明所选课程内容改革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实用性。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即策划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又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3]如“中国当代文学名著阅读”。教师通过示范性阅读引导学生如何从文本表层进入文本深层。示范性阅读关注的不是阅读结果,而是阅读方法和阅读路径。在示范性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自主性阅读,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教学的空间。
专业基础知识最终要内化为专业综合能力,或者说,专业综合能力是专业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显性表现形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力提升是核心,是重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如文学类课程,不仅仅传授文学基本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写作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类课程以提升语言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培养目标。
关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教改活动是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背景下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随之也涌现出了一批改革实践的优秀成果,这是值得欣慰和骄傲的成绩。但是,我们在探索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比如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和考量标准、课型的分类还需进一步细化,等等。因此,我们还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1] 刘 群.“21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考——以湖北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01-103.
[2] 罗锡英.传统与现代:新旧瓶子同酿大学语文韵味[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1):136-139.
[3] 柳若松.试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