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培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顾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这使得企业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产品之间的替代率日益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而作为农产品企业,由于受季节因素、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保鲜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缩短产品交货期,完善绿色产品质量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农产品的多样性,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开始认识到企业上下游之间的配合和内外部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供应链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更加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健全农产品供应链。
有效的原材料采购,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极大的作用,通过采购过程把供应链成员连接起来,保证供应链的供应质量,在农业产业中,原材料采购所占比重较大,其材料采购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这也会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最终企业的收益。
首先,在固定供货商提供原料后,公司负责人会在原料采购上直接对原料进行抽样检查合格率,对于没有达到公司质量要求的原料直接拒绝收货,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其次,对于合格产品仍需进行第二步抽样检验,通过专业化验后进行筛选,达到标准因素要求的直接入库,对于未达到标准因素要求的继续退货,在部分原料未达到标准因素要求的,通知配方师质检跟踪后,对产品进行检验。
企业对货物入库后采用了监督与搭配使用监督两种方式,都是在不定期巡查的基础上发现原料入库后的异常,对于异常情况,能够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部门,做出有效地处理,减少原材料入库后的损耗。
综上所述,企业在原材料入库后的把控也是一种有效地减少成本的方式,间接地减少了企业供应链初始环节的费用消耗,提升了供应链的价值增值。
农产品企业在成品加工环节中,从品控中心开始核对配方,继而生产部领料、核算部下单、保管部出料、最后生产制造、成品入库每一个环节之间存在互相牵制互相服务的联系,核算部与生产部、保管部之间紧密配合,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生产环节的拟合度。
综上所述,只有在加工环节上注重生产投入能力,详细分析企业定位和产品定位,以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产品加工,才能有效的连接企业内部物质资料与能源产出的相互对接,从而完成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整合一体化,在加工的过程中突出企业优势,找准市场定位,推广深加工系列。
自我供应的能力是企业生产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下游企业的订单分析,及时做好企业生产准备,从订单下达到企业生产开始,供需方的内外环境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其最终的供应时间都是双方不断协调制定出来的结果,由于双方的不断协商因此造成了生产计划的不断变革。计划生产部门最终按照供需最后的协议进行生产,这就会使制造部门库存压力减小,确认各个批单后准时送货,达到生产的最终目的,实现企业生产阶段的成本降低。
农产品企业将产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销售:
(1)半成品。这是指物质资料直接转化为初级产品,可供直接消费的产品。基本由生产地农贸市场和销售地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没有任何的保藏措施,直接生产,直接买卖。
(2)成品。这是指经过消毒和冷藏技术以后,使农产品保持卫生、安全的状态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人们对物质消费水平要求的提高,对“新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冷鲜农产品的需求就开始增加。
(3)深加工产品。这是指经过科技水平的加工,采用独有的技术方法对产品进行包装和深加工,拥有自己品牌特征的农产品,这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上需求较高,同时,由于其科技含量和绿色体系的形成,其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也越高,实现的经济效益和单个产品利润也越多。
由于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因此企业在销售后,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简单来说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反馈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通过供应链的最后环节,利用信息流反作用于供应链的初始环节。
农产品价格是受到市场供需所影响的,由于农产品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产品,因此它带来的价格风险不只是对企业本身有重要的影响,对市场价格也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从供应链源头上对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进行有效利用才能使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加强。同时,农产品企业应不断增加对风险预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完善企业自我的科技防疫体系。这就要求在生产方式上严格把控、在防疫体制上有效投入、在生产环境上不断提高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是实现供应链价值增值的必要投入。
[1]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3):101-104.
[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张晨义,龚海涛.涉农供应链的特点[J].经济论.2003,(11).
[4]谭涛,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