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

2013-07-17 01:57何卫锋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矛盾中学生课文

何卫锋

“博学、勤思、善问”这是古今教育活动中永恒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求自己和学生善怀疑、多提问。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写道:“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出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形成师生激情互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活化、优化。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中学生的提问意识的确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自觉质疑,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变得沉闷、苦涩,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作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学会质疑。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情感、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教书先生的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朋友关系。要培养学生对待新事物的思维敏感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想不通、有怀疑的就要问,敢于对老师、学生、教材甚至权威质疑。甚至教师有时可以故意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面对学生大胆的猜测,疑问和反对,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迎接,保护其积极性,无论对错都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勤于思考的一面,决不可直接否定或嘲讽,而应调动其他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做出正负两方面的评价,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还引出了一个让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对其他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想问的源泉,中学生是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年龄,极富有表现欲,只要寻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加以恰当的运用就可以紧紧的拉住学生的心,是他们不断的因好奇而问。

二、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波尔由于改变了提问方式(从问光是什么?转到问光表现为什么?)从而创立了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以掌握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及不同的课程类型中学会提问,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其一、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

其二、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字、词、句的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并进行质疑,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

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先预习诗文的文字,然后自己的话解释,解释不通的用笔划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讨论解释,最后把有争议的或者无法解释的举手提问,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有效的帮助我完成了课堂既定内容,当然也给全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认识能力的限制,中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其三、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在设计导语时,我往往采用这种问答形式引入课文。这些问题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其四、让学生有意识的寻找文本或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和纰漏。在人教版的新教材和相关的一些教辅资料中,在大部分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或纰漏,如果学生能发现一些矛盾和纰漏,并抓住这些矛盾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思考,他思考就会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如我在讲授《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我有意把“沛公”的“沛”字的右边部分写成“市”字,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就印象非常深刻的记下了这个字。可见,发现问题和矛盾并进行质疑,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一般地讲,课前预习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及时恰当的疏导,可以帮助学生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从而掌握课文大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面对学生已知见解,老师不失时机的催化鼓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做深层探究,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理解,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开发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好问。做到学中问,问中学,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对他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好处。

(陕西省洋县中学)

猜你喜欢
矛盾中学生课文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