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标志设计趋向研究*

2013-07-17 06:27:14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320
图书馆建设 2013年2期
关键词:标志图书馆设计

王 蔚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320)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向社会公众展示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而图书馆标志是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对图书馆性质、宗旨、精神和图书馆文化的总体体现。一个设计成功的图书馆标志就像一张令人眼前一亮的名片,可以使人过目不忘。

1 现代图书馆标志设计新特征的影响因素

1.1 技术的进步

由于受到制版、印刷等技术条件的制约,早期的图书馆标志是几何化、平面化并且机械呆板的。当时的图书馆标志大多呈现出单色或几个色块的表现形式,设计手法也仅仅局限于点、线、面的平面组合。后来,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标志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的图书馆标志在构型、色彩表现上都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设计方式,正在迈向全新的境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设计工具和传播媒体的发展使图书馆标志设计的创意和手法更加丰富,从而使图书馆标志在质感、空间、动态等多方面产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现代图书馆标志设计的发展。

1.2 审美和人性化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产生。社会、读者和业界对图书馆标志的传统固有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审美情趣日趋多样化。人们渴望图书馆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符合人性化。另外,人本主义认为人应当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受其影响,现代图书馆标志在设计上首先应考虑到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

1.3 现代传播理论的指引

图书馆标志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并且作为视觉传达的一部分而受到传播理论的指导。一方面,它受到符号学的影响。符号学强调人的思维就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1],因此图书馆标志具有具象、联想、象征等符号特征。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形视觉传播过程是受众通过大脑积极活动而达成的一种知觉结论,文化、记忆、寻找、筛选、注意等活动方式能够影响人的图形图像知觉[2]。因此,符合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图书馆标志设计更能够使受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2 图书馆标志设计的新发展

制版技术、数码技术等的发展使得图书馆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和实现手段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观念和新思想被不断地注入到图书馆标志的功能和形式中,折纸风格、绿色仿生、多维动态等图书馆标志的新形式相继出现,为图书馆标志的形象传播、个性化体现等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1 折纸风格的借用

折纸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其魅力在于用小褶皱和折痕来表现微妙和复杂的对象。在“渴望回归本质”的主题下,折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代图书馆标志设计中得到借用,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这种设计手法一般用于使用少量元素来表达复杂情感的标志,特别是运用在字母型的图书馆标志上。图1中是Detroit Public Library(美国底特律公共图书馆)的标志设计,轻盈的折纸质感使得整个标志清新、简洁。该图书馆标志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能够使观者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儿时做折纸手工的情景,进而有种亲近感。

图1 Detroit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2.2 绿色与仿生的人性化设计

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图书馆标志设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图书馆标志设计更多地考虑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使读者从图书馆标志中感受到舒适与亲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仿生的图书馆标志设计就是选取了自然界的一些形象作为构成元素,在满足设计的基本功能之外加入情感、心理等因素晓之以理[3]。当前,一些图书馆选取植物作为图书馆的标识形象,用绿色、仿生的形式建立起人与自然交流沟通的桥梁,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图2中Parkland Regional Library(美国帕克兰地区图书馆)的标志设计通过深浅不一的绿色树木,不仅生动地表达了该图书馆公园绿地的地域特点,并且给人以休闲、轻松、快乐的感觉。图3中Pequot Library(美国佩科特图书馆)的标志采用自然、原生态的设计思想,通过植物造型彰显生态性。

图2 Parkland Regional Library的标志

图3 Pequot Library的标志

2.3 真实形象的呈现

在后现代艺术思潮及先进制版技术的影响下,真实的形象在图书馆标志设计中得到回归。以写实形象呈现的图书馆标志与以几何抽象形象呈现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主流图书馆标志形态完全不同,表现出了人性化和趣味性,并且内涵明确、通俗易懂,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Putnam County Public Library(美国普特南县公共图书馆)的新标志设计就采用了摄影写实手法。新的图书馆标志没有完全抛弃旧标志的影子,而是与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旧标志有着关联性和延续性。虽然两者都体现了美丽的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内涵,但是新标志的树叶(见图4左上)与旧标志的一棵树(见图4左下)采用的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新的图书馆标志以摄影手法展示了一片美丽的绿叶,其真实动人的形象可以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并暗含了图书馆地理位置信息。另外,图5中Elnora Public Library(美国埃尔诺拉公共图书馆)的标志设计也采用了写实的形象语言,逼真、直接的形象体现了浓郁的人性意味。

图4 Putnam County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图5 Elnora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2.4 充满人文色彩和手绘的写意

当今中、西方优秀的图书馆标志设计不乏一些充满了人文色彩和手绘写意的标志。这类图书馆标志通常采用手绘或手写来进行图形或纯文字的设计。跟以往过于直白的图书馆标志大大不同,运用看似简单的笔墨来表达图书馆标志的“形”以及复杂的空间感使得图书馆标志具有了深刻的意境,而且耐人寻味,更加符合图书馆的文化气质。

图6中是2012年1月发布的Brockville Public library(加拿大布罗克维尔公共图书馆)的新标志。该图书馆标志采用了3个顶部开放的盒子彼此交错的造型来表达该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帮助的含义。其手绘风格和笔触效果使得该图书馆标志姿态流畅、神采醒目、画面立体感凸显[4]。图7中南京图书馆标志的基本形采用了王羲之所写的“书”字的侧形与英文字母“N”、“L”相结合,该标志是南京图书馆新馆建筑造型的抽象化,也可看作是书架上图书的抽象形。整个标志主次和谐、极具个性,“书”字笔沉墨酣、浓而不滞,充满力度感,体现了南京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历史传承与融合的意境。

图6 Brockville Public Library的新标志

图7 南京图书馆的标志

2.5 幽默调侃的创意

现代人崇尚快乐,而幽默的图形能营造出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意境。幽默调侃的图书馆标志与严肃、理性的图书馆标志相比更具亲和力,更容易被观者认同,同时新颖的角度更容易使观者领悟到图书馆标志所要传达的内涵。例如,图8中Stratford Public Library(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公共图书馆)的标志就是以撑开的伞来幽默地象征读者们进入该图书馆就能打开自己的世界,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另外,Addison Public Library(美国艾迪森公共图书馆)的标志(见图9)以树枝发出新叶为创意点,从富有情感诱导性的自然现象入手,使之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达到了非同一般的诉求效果。

图8 Stratford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图9 Addison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2.6 平面状态的视觉动感化

现代图书馆标志无论是形态还是色彩都逐渐脱离了以往强烈的机械感,改变了传统的单调乏味、缺乏变化的设计,运用许多动感图形,通过美好的形态征服公众的视觉,使其进入一种视觉愉悦状态,并在美好的视觉感受中对图书馆产生兴趣。例如,图10中是2010年3月推出的Dubai Public Library(迪拜公共图书馆)的新标志。该标志造型灵动而飘逸,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图11中美国的Canton Public Library(美国坎顿公共图书馆)的标志则采用了粗细、长短、色彩、角度不同的直线条,使整个标志生动活泼、极具动感。2010年4月推出的加拿大的Edmonton Public Library(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的新标志(见图12)一改旧标志的冷酷、枯燥、直白,通过5个色彩鲜明的长方形色块赋予新标志视觉动感,彰显出崭新的活力。新标志可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既可以被看成书架上的一排藏书,也可以看成一排CD、DVD影音材料,甚至还可以看成图书条形码等图书馆常见的元素。2011年10月公布的Orillia Public Library(加拿大奥瑞拉公共图书馆)的新标志(见图13)采用了17个具有4种色彩的直线条,蕴意深刻,不仅色彩鲜艳跳跃,而且造型生动,就连下方打开的图书也动感十足。

图10 Dubai Public Library的新标志

图11 Canton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图12 Edmonton Public Library的新标志

图13 Orillia Public Library的新标志

2.7 光泽与质感的表达

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简称CTP)技术日趋成熟及无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标志设计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平面填充纯色的形式,而上升到了光泽、材质等形式语言被大胆运用的新阶段。材质应用和光线投射原理丰富了图书馆标志的视觉效果并赋予了其灵动的气息,使以往不可能或不常见的色彩组合被创造出来,使图书馆标志显得新鲜有趣、富有联想,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例如,图14中Darien Library(美国达里恩图书馆)的新标志就是采用了轻松的浅亮色调,通过色彩渐变和透叠来表现循序渐进、相互渗透的空间感,表达出了该图书馆相互融合的互利关系及一步步踏踏实实向前进的理念与信心。图15中Bradford West Gwillimbury Public Library(英国布拉德福德西基林堡公共图书馆)的标志采用具有强迫记忆感的高纯度色彩进行强烈对比来表现美妙的光泽和晶莹剔透的水灵质感,时尚而具有现代感,阴影、光感与透明色的运用使该标志立体而充满质感,焕发出勃勃生机,符合该图书馆现代而动感的形象。

图14 Darien Library的旧标志与新标志

图15 Bradford West Gwillimbury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2.8 具象图形的混合

受到后现代设计思潮[5]影响,将图书馆相关元素的图形混合或组合成为新的图形,使相关图形元素巧妙融合,这也是图书馆标志设计的一种新方式。在采用这种构型方式的图书馆标志中,每个元素在整体中的表现都比其单独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更强烈。图16中,深圳福田图书馆的标志采用图书馆名称的首写字母F为主体形象,将其与“阅读”有关的各个元素以线描的形象紧密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标志的图形丰富,造型直观,生动有趣。

图16 福田图书馆的标志

2.9 视觉幻像的表现

视觉幻像的表现手法是后现代标志设计的一种构型手法,源于光效应艺术。应用该手法能够使图书馆标志图形具有强烈的光效应视觉冲击力,令人炫目而极具表现力。迷幻的色彩与强烈的跳跃感不仅表现了当今图书馆的变化、快速、数字化、高科技等特征,也符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人们的心境。Spanish Peaks Library(西班牙峰顶图书馆)的标志(图17左)设计就是采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该标志看起来具有跳跃、闪烁的动感及很强的高科技感。其通过变幻莫测的形色构成意想不到的视觉图形,强烈的视幻感抓人眼球,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并留下深刻的记忆。Mill Valley Public Library(美国米尔谷公共图书馆)的标志(图17中)将树叶作为原型素材并抽象为三角形,而聚集在树上的每片“树叶”象征着人们及其各自的想法,也蕴含了图书馆作为思想汇集场所的内涵。系统的形、色变化,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另外,Omaha public library(美国奥马哈公共图书馆)的标志(图17右)通过视觉幻像的表现手法传达书的“海洋”这一理念。

图17 Spanish Peaks Library、Mill Valley Public Library、Omaha public library的标志

2.10 多维空间的动态化

互联网的发展使图书馆标志设计出现了新的领域并发生了巨大变革。现代图书馆标志在以往传统二维平面构成形式的基础上,向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空间拓展,并且不再局限于对静态图形的美感追求,而是拓展到综合了声音、图像、动态化等多媒体效果。图书馆标志作为图书馆形象的核心部分,占据图书馆网站的显著位置。而在互联网上怎样的图书馆标志更能吸引人呢?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曾说过:“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形式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6]动态化是图书馆标志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将给受众带来多维度的综合体验。当读者访问Des Moines Public Library(美国得梅因公共图书馆)的网站(http://www.pldminfo.org/),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动态的标志(见图18)。该图书馆标志的设计一改过去的静态形式,大胆采用了富有动感的多媒体形式,采用了“书”和“门”这两个元素的结合,通过打开门欢迎读者光临或者翻开书的这个动态,生动地诠释和表达了该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理念。这种奇妙的视觉形式,为其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另外,图19中Deichmanske Library(挪威德切曼斯克图书馆)的动态化标志方案[7]也非常生动,整个标志是模块化的,将相似的不同形态以三维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并不断播放,力图为人们开启新的想象空间。该图书馆标志方案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给人新鲜感和丰富的联想空间,从而在瞬间给人以深刻印象。未来,图书馆标志设计在网络媒体上将更多采用动感的、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新形式。

图18 Des Moines Public Library的标志动态截图

图19 Deichmanske Library的标志的各种动态表现

3 结 语

如今,图书馆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由以往一元化的单一形式朝着注重多种风格、多样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演变。这是现代图书馆标志设计的新趋向,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必然规律,更延伸了图书馆标志的内涵和意义。图书馆标志设计的传统模式已经改变,新形式、新形态的出现必定会对图书馆形象的建立、识别和传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1]郭 鸿.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1-54.

[2]史忠植.认知科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24-126.

[3]郑 霞.从米兰设计周看绿色设计的现在、未来[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4):192-194.

[4]Barnes D.Brockville Public Library Launches New Logo Design[EB/OL].[2012-01-19]. http://www.emcstlawrence.ca/20120119/news/Brockville+Public+Library+launches+new+logo+design.

[5]张 雪.后现代主义标志设计[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82-83.

[6]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67.

[7]The Online Portfolio of Designer Mikael Floysand[EB/OL].[2012-09-13].http://www.mikaelfloysand.com/index.php?/design/deichmanske/.

猜你喜欢
标志图书馆设计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飞跃图书馆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0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