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

2013-07-13 09:56李沙沙牛凯军张楠楠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单脚站立握力体力

李沙沙 ,郭 琪 ,牛凯军 ,常 红 ,张楠楠 ,章 稳

(天津医科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康复与运动医学系,天津300070)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跌倒除了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和社会负担外,还会使老年人对跌倒产生恐惧心理而主动限制自己的活动,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导致身体活动能力的进一步衰退,并形成恶性循环,使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增加[2],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及预防老年人的跌倒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以及系统的测试仪器来评估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最近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减退[3]、行走速度减慢[4]可能也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之一,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握力、闭眼单脚站立、TUGT和6 min行走试验(6MWD)分别对老年人肌肉力量、静态和动态平衡力、肌肉耐力等多方面的身体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以及体力活动水平与跌倒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敏感指标,为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0月-12月,天津市养老院65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无严重肢体残疾,可以完成体力测定项目,自愿参加该课题的老人共171名(男性75名,女性96名),平均年龄为(77.11±5.96)岁,对老人进行身体活动能力测定、体格检查以及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身体活动能力测定 (1)握力(肌肉力量):握力和全身肌肉力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本研究使用握力评价全身肌肉力量。使用电子握力器,测定时受试者上肢自然下垂的状态左右手各测定2次,取两手握力最大值的平均值,力量大者为宜。(2)TUGT[5](评价机体快速移动能力和动态平衡力):受试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当听到提示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离开座位并绕过正前方3 m外障碍物的标志物回到座位上,时间短者为宜。(3)闭眼单脚站立(静态平衡力):受试者听到提示后闭上眼睛,单脚站立,保持身体平衡,记录站立的时间,两脚各测定两次,取4次测定的最大值,时间长者为宜。(4)6MWD[6](评价下肢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受试者在听到提示后,以正常行走速度进行20 m往返行走,记录6 min总的行走距离,距离长者为宜。

1.2.2 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采用一对一问答式方法对老年人进行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以及近1年有无跌倒等)、体力活动问卷[7]调查,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

1.2.3 体力活动水平判定标准 运用体力活动水平[8](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的计算公式,算出老年人每周总 METs(metabolic equivalants)值,将老年人体力水平分为低(累计<600MET-mins/周)、中(累计≥600MET-mins/周且<3000MET-mins/周)、高(累计≥3000MET-mins/周)3种强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四分位数间距Q)表示,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跌倒的影响因素比较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 在被调查者当中,最近1年共有53人(31.0%)曾发生过跌倒,男性跌倒发生率为29.3%、女性为32.3%,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男性64~69岁组和女性75岁以上年龄组老人跌倒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人群男性和女性跌倒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表 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Tab 1 Distribution of the falls for the different age group among men and women

2.2 跌倒者与未跌倒者基本情况比较 在跌倒与未跌倒人群中,未发现年龄、身高、体质量、握力的差别,但跌倒组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6MWD低于未跌倒组,TUGT高于未跌倒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跌倒组体力活动少于未跌倒组(表2)。

表2 跌倒者与未跌倒者基本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 of fallers and non-fallers

2.3 老年人不同水平的身体活动能力跌倒发生率比较 在闭眼单脚站立和TUGT、6MWD测定中,采用四分位数法将3个指标划分为4个水平,观察各个水平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站立时间较长的老人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法完成测定者;随着TUGT时间的增加,男女均呈现出跌倒发生率上升的趋势,6 min行走距离较长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行走距离较短者(图1,表3)。

图1 不同身体活动能力水平跌倒发生率Fig 1 Thefallsincidenceindifferentphysicalperformancetestslevel

表3 不同身体活动能力水平跌倒率/%Tab 3 The falls incidence in different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s level/%

2.4 体力活动水平与老年人跌倒情况 老年人大多以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为主,在男性老年人中,体力活动的水平与老年人跌倒无太大关联,但在女性老年人中,低体力活动水平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于中重强度体力活动水平的老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 4)。

表4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跌倒情况(n)Tab 4 The fall condition in differen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n)

2.5 养老院老人跌倒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以是否跌倒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握力、身高、体质量、闭眼单脚站立时间、TUGT、6WMT、体力活动水平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进入回归法,变量选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0.1,结果显示,站立时间、TUGT、6MWD和体力活动水平4项变量与跌倒有关,其中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6MWD、体力活动的水平是跌倒的保护性因素,TUGT是跌倒的危险因素(表5)。

表5 老人跌倒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 5 Correlation between falls and influence factors

3 讨论

3.1 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情况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调查发现,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为30.4%,高于覃朝晖等[9]对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的调查(跌倒发生率为18.0%)和宇翔等[10]对江苏省老年人跌倒情况的调查(跌倒发生率为2.79%)。这可能与被调查人群的健康状况有关,本次调查人群为在住的养老院老人,高龄老人居多,与社区老人相比自身健康状况较差,外出不便,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白内障、关节炎等,身体活动能力较差。

本次调查发现,各年龄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体质较弱老年人借助一些必要的辅助工具有关;老年人多从事轻、中强度的体力活动,女性从事轻体力活动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于从事中重强度的老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体力活动水平是跌倒的一个影响因素,可能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一定作用;也有可能是跌倒导致了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由于是回顾性研究,笔者还不能充分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还需要长期的随访研究。

3.2 跌倒者与未跌倒者身体活动能力测试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跌倒史的老人与无跌倒史老人相比,两组之间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基本身体形态测量男女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年龄和身体形态可能并不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身体活动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有跌倒史的老人闭眼单脚站立时间低于无跌倒史老人,无法完成闭眼单脚站立的老人跌倒率明显高于站立时间较长的老人;TUGT代表老年人移动平衡能力,有跌倒史的老人所需时间高于无跌倒史的老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下降与老年人跌倒有关。Delbaere等[11]对500名社区老人进行的前瞻性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平衡能力减弱是跌倒的重要原因,与本研究相符;6MWD可以很好地评价肌肉耐力,有跌倒史的老年人6MWD明显低于无跌倒史的老年人,说明肌肉耐力和行走能力可能对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与Morita[4],Pijnappels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握力可以用来评价全身的肌肉力量,有跌倒史的老人与无跌倒史的老人两组之间握力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握力可能不是导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而Ribom等[3]对男性老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跌倒者握力低于未跌倒者,本次调查老人握力均值明显低于Ribom等的调查结果,可能与被调查人群的体力状况有关,肌力较弱,各研究对象之间差别较小。

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闭眼单脚站立、TUGT和6MWD与老年人跌倒有关,ROC曲线结果表明,TUGT、闭眼单脚站立时间、6MWD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1、0.65和0.69,与0.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TUGT、闭眼单脚站立和6MWD可以用于评估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和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等原因,笔者还无法找出明确的分界点,今后需进行更大的样本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身体平衡能力的下降、肌肉耐力和行走能力的减退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增加。笔者采用TUGT、闭眼单脚站立、6MWD等指标来评价老年人的平衡力和下肢肌肉耐力,该测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为社区及临床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有针对性的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防范措施,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也有其局限性,调查人群为养老院老人,与社区老人相比,身体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另外由于调查时间较短,人群样本量较小,无法全面代表老年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故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1]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老年人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5,24(9):711

[2]RawskyE,DigbyK.Fallriskintheelderly[J].Plast Surg Nurs,2000,20(3):161,188

[3]Ribom E L,Grundberg E,Mallmin H,et al.Estimation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measurements of habitual physical acitivity may capture men with high risk to fall-Date from the Mr Os Sweden Cohort[J].Arch Gerontol Geriatr,2009,49(1):e72

[4]Morita M,Takamura N,Kusano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fall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measure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women in Japan[J].Aging Clin Exp Res,2005,17(3):211

[5]Podsiadlo D,Richardson S.The timed"Up&Go":a test of basic functional mobility for frail elderly persons[J].J Am Geriatr Soc,1991,39(2):142

[6]ATS Committee on Proficiency Standards for Clinical Pulmonary Function Laboratories.ATS statement:guidelines for the sixminute walk test[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1

[7]丁彩翠,赵耀,陈晓荣,等.北京市成年居民运动锻炼与步行的活动强度和水平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4):362

[8]马冠生,栾德春,李爱玲,等.中国成年职业人群身体活动问卷的设计和评价[J].营养学报,2007,29(3):217

[9]覃朝晖,于普林,朱晓平,等.北京市城市社区1512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79

[10]宇翔,薛成兵,胡洋,等.江苏省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939

[11]Delbaere K,Close J C,Heim J,et al.A multifactori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fall risk in older people[J].J Am Geriatr Soc,2010,58(9):1679

[12]Pijnappels M,van der Burg P J,Reeves N D,et al.Identification of elderly fallers by muscle strength measures[J].Eur J Appl Physiol,2008,102(5):585

猜你喜欢
单脚站立握力体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单脚站立马拉松
单腿站立健脑髓
单腿站立健脑髓
人类的收留
健康来自单脚站
老年人握力研究进展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