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艺术系 江苏宿迁 223800)
音乐剧是一种被世界广泛喜爱的舞台戏剧,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音乐剧广泛地吸取了乡村音乐、爵士音乐、说唱及摇滚音乐等艺术因素,同时还吸收了各种现代舞及民族舞等表现因素,从而极大地丰富着音乐剧创作的元素。音乐剧呈现出风格、唱法及舞风以及肢体造型比较丰富等多元化的文化特点,既使得其绽放出耀眼光辉,同时也给声乐教学带来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站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角度上,重点分析其在音乐剧声乐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方法指的是站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音乐剧声乐教学的学习中,来不断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并深入了解音乐剧声乐知识,从而促使学生体验音乐剧学习的乐趣。在这种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既是音乐剧声乐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揭示并提升音乐剧声乐知识价值重要措施。
体验式的音乐剧的声乐教学就是一种引发学生学习体验作为重心,并围绕学生的学习体验生成进行体验式音乐剧声乐教学模式的创建,然后针对师生教学行为来设计音乐剧内发的创生式声乐教学。站在认识论的角度上,体验实际上是学习的动作、过程与历程,是一种与学习活动关联紧密的历程,也是对于声乐学习的反思,在反复学习的体验中来完善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及人格提升等。
立足于音乐剧声乐的教学目标,可以发现解决音乐剧声乐教学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声乐能力培养的发展历程,如果可以成功解决音乐剧声乐实践教学问题,意味着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声乐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实践能力提升可以促进学生音乐剧声乐专业的整体成长。
体验式的教学过程基本环节是围绕于解决音乐剧声乐的教学实践的问题而出现,立足音乐剧的声乐教学过程,可以发现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实际就是体现出学生对于音乐剧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命感受,并引导学生形成音乐剧声乐的学习期望,实现学生自我和环境间的双向建构学习过程,即音乐剧声乐学习与体验的运行过程。因此,音乐剧的专业声乐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既体现了学生声乐实践能力具体特征,又突显了音乐剧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而成为引发学生进行音乐剧声乐学习体验现实条件。
对此音乐剧的专业声乐体验式教学,就是解决学生音乐剧的声乐实践问题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实践,引发学生音乐剧声乐学习的体验,并通过声乐的学习体验生成和运行的联动实践思维,促进音乐剧声乐训练及教学的提升。站在这个意义来看,音乐剧的专业声乐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音乐剧的专业声乐学习体验的生成。因而体验式教学,实际是有效地训练学生实践思维,在音乐剧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实践性。
通过分析音乐剧的声乐以及情境教学活动,可以清楚看到,音乐剧声乐教学时,体验教学是一个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体验式教学来感受和学习音乐剧作品,并理解和欣赏音乐剧的特色,以唤起学生对于音乐剧的兴趣与追求。因此,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配合声乐教师教学活动,在进行音乐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获取精神上提升。
首先,学生应当主动进行学习,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声乐潜能,促使自己变成音乐剧的学习主人。此外,还要配合教师,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完成音乐剧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其次,在体验式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迅速转变自身角色。教师首先应当系统地把握音乐剧声乐教学课程内容,并依据教学内容来营造体验式的教学环境,并采用良好情景及有效手段吸引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体验式教学环境中来。
再次,教师应当遵循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以确保学生在学习音乐剧声乐课程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发挥主导性作用,在此主导性作用并不等同主体作用,而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音乐剧的背景知识以及材料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来理解并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音乐剧声乐教师应当放低自身的姿态,积极向学生靠拢并走入学生当中去。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来掌握学生对于音乐剧声乐教学的看法,并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剧声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同时,让学生在声乐体验教学中,体验音乐的审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最终促进追求和艺术间的完美融合。
总而言之,音乐剧它是一门比较独立的表演艺术,既不属于戏剧,也不属于音乐,同时也不属于舞蹈,它是各学科间的综合。因此,作为音乐剧的工作者,首先要明白音乐剧的本质,尤其是音乐剧的演唱方面的认识。同时不断进行学习借鉴,不断进行总结,以突破和创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1]李娜娜.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34-235.
[2]谭洁.体验式教学在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1(03):30-31.
[3]曾诚.论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的三个辩证统一关系[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3):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