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冰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辽东丹东 118000)
传统的中国画白描教学以临摹——写生——创作的三段式形式来进行。临摹一直是绘画延续的一种手段,学习了解前辈艺术家,了解不同文化。是传统的继承也是当代的延续。临摹一直是学习传统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写生可以说是对物想的一种描摹。是在实际过程中训练学生如何将线条合理并美观的运用到画面当中。写生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并具有美的视觉效果。
创作可以是先有某种想法,再去搜集素材进行写生,然后将所写生的素材进行加工组合。
课程内容无法适应专业特色,对于在艺术设计专业背景下的白描课程,目标不应该只是对于中国画白描这一绘画形式的掌握和运用上,而应该是在对中国画白描进行系统的了解和体验,并“以点带面”对我国传统的视觉语言特征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传承脉络,加入当代的视觉语言特征,使得传统的视觉语言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最终作用于相关的设计领域。
实训作业无法适应设计类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传统的实训作业安排是以绘画形式的掌握逻辑为依据,是对学生白描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中国画白描”的学习是对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创意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传统课程实训作业的设计显然无法适应。
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是对于课程的课题设计和作业实践进行研究。
特色:
式中:σ1,σ2,σ3分别为材料的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σx,σy,σz分别为x,y,z方向的正应力;τxy,τyz,τzx分别为xy,yz,zx平面的剪应力.
(1)赋予传统课题新的意义,以适应专业的特色
以临摹进行体系研究,通过临摹使学生对于中国画白描这一视觉语言体系进行认知。以写生进行技能体现,通过写生使学生对于中国画白描这一视觉语言进行发展转化。以创作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创作使学生把发展和转化后的白描,应用于设计。
(2)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作业实践
对于设计类学生,学习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不应只是学习一种绘画语言,更多的是对我们本土视觉语言的认知、继承、转化、应用这样才会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作业实践要以此为依据进行。
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解决课程无法适应专业特色,以及无法完成设计类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课程的整体框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国画白描中的“移”与“植”。把提取到的中国画中的线的“表达方式”,结合现代的视觉表述方式、表述媒介,大胆的进行再创作,和多方面尝试。
课题一:白描是什么?
分为两个部分,理论部分是对中国画白描的概念、发展、及工具特性及作画程序的认知;实训部分是熟悉工具盒作画程序,并通过“高古柔丝描”“铁线描”简单作品的临摹,以熟悉“手”“笔”“纸”的协作。
课题二:中国画白描的认知
通过临摹传统有代表性的优秀白描作品,并通过和西方线描作品的比对练习从而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造型语言特征。中国画的创意方法——尚意;中国画的观察方法——主观印象;中国画的形式特征——气韵生动;中国画的造型手段——以线造型。
课题三:真切好奇的描绘
通过写生的方式进行,由课题二中所学习到的中国画白描的造型语言特征来指导写生,“尚意”的创意观,指导我们在面对客观物象事时不要沉迷于客观物象的客观存在状态,而是要与之产生互动,“由物生情,由情生象”。
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为画者心中的意象服务,是一种上的自然主义的方法,既注重再现客观,又注重表现自我。所以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效仿古人“搜尽奇峰打草稿”描绘所见之后的所知。
中国画的新式特征——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所以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要使整个画面具有鲜活的状态,使其具备流动的气韵。
中国画的造型手段——以线造型,中国画对造型手段有“应物象形”和“骨法用笔”的审美标准,通过线本身的节奏、流转、提按和线条组合的疏密、方圆、长短、动静构成刑事美感,介于二维于三维之间有明显的平面化特征,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和体会。
在本课题中,通过写生把我们由传统学习的东西,放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发展,于现代视觉语言的组织原则相结合。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特征,使传统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得意注入新的生命。
课题四:白描之我用
通过前面课题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发展出根植于传统的知己的线性语言,把它应用于关注的领域,平面设计、装饰设计、空间设计等。
(1)通过改革,可以改变现在的课程内容没有专业针对性的问题,通过课题设计,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体会到在艺术设计这一专业背景下,中国画白描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索,学习目标明确。
(2)通过系统的作业实训,使得整个实训知识体系得以完备,作业实训可以诠释课程内容的逻辑,并以设计类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更好的在教学体系中发挥它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题设计使得课程专业特色突出,学生学习有的放矢;以设计类学生能力培养为依据的作业实训,使得学生在学习学以致用;在这两方面的保证下,中国画白描必将更好的完成它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 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童慧明.膨胀与退化—中国设计教育的当代危机[J].装饰,2008-4.
[5]胡霜霜.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探索[J].美术大观,2009-7.
[6]李雪镜.理论在高等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
[7]林若熹, 中国画线意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