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教学工作室教学初探

2013-07-12 23:25:53佟盛强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辽东丹东1180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设计传统

佟盛强 (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辽东丹东 118000)

一、概述

工作室的的发展首要侧重是在发掘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者,一是学者。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怀,万般诸法还归于一。教育、教学和实践研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还归人,这个本位的能动行为的主体,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

工作室的特性和精神特征,从总体的学术思路方面设定,是定位在以水墨语言为内核的形式语言研究和设计上。

二、工作任务

1. 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

中国画教学工作室基于对中国画传统绘画语言的认知与体验,围绕着对于中国画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语言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装饰画创作以及相关设计而展开教学。强调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强调实践,强调学生在实训中提高感悟能力和在实践中提高创作能力。

工作室的中国画教学注重在传统基础上的审美当代性,因此,尤其重视对中国画传统元素、与视知觉的分析与研究。在教学上重视通过体会总结精髓。在教与学方面,提倡活跃的思维,讲求课程实施的严谨、合理与有效性,以作品效果为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工作室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思维能力,强调在学术研究上的理性思维,以教师绘画经验的启示与示范作用和大量的实践来加快学生的成长。工作室提供其它工作室学生选修,以此来提高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审美形式的认知。

教学方法:

工作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目标准确,方法有效,效果切实。在教学中实行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技法练习相结合;教师课堂示范与学生作业练习相结合;技法训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课堂辅导练习与定期外出写生相结合;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教学区内实践与教学区外考察相结合;集中一地考察与分散多地考察相结合;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各种学术讲座与参观交流活动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传统授课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既定课题安排与实际灵活变换相结合;课程结束考核与平时讲评总结相结合;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要求教师在准确体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目的和方法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积累,明确而得当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研任务

从大体方向分,可理解为水墨视觉语言研究,包括章法、线条、黑白、赋彩;水墨材料技法研究、水墨艺术设计研究。

从具体方面说:始于中国画,不止于中国画。

根据我院的专业设置状况分析,本工作室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下属教学机构,研究的内容也应该遵循专业的特色,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中国画为认知媒介进而形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审美形式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装饰画创作和相关的艺术设计。

两条线索:

第一,通过对中国画相关的课程的体验和实践,形成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审美形式的较为真切的认知,以此为基础进行装饰画创作。

第二,通过对中国画相关的课程的体验和实践,形成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审美形式的较为真切的认知,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的设计,设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耐人寻味,也才会鲜活有特色,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设计语言的研究,在设计界是个永恒的话题:这个研究方向就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点点体会和实践,使得学生对其有个切身的体会。

3.实践任务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建设中国画工作室,具有明显的建设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扩招后大部分录取学生的实际专业状况,在不影响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为学生就业提高相对有利的专业能力储备。可考虑依托工作室师资或与利用其他工作室师资资源,拓展与中国画课程紧密相关、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如“壁画与景观绘画”“插画”“装饰画”等课程。

三、运行模式

工作室的操作方面,是在实践中使学生在掌握传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与社会接轨,这种接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而是真正超越对立层面,超越时间和历史断代的融合。同时工作室植根地域文化资源,研究当代社会的图形形式语言特征,最终使工作室的成果能够体现时代特色,并能预见性的研究这些审美语言的未来发展的走向,引领和提高本地区的艺术消费群体趣向。

从运行的方式看,工作室的整体强调实践,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的同时,强调动手研发的能力。基于上述的考量,在执行有效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工作室开放的主体对象为本科生,并在未来设立硕士点之后还将对研究生全面开放。此外,工作室为教师和校外专业人士开放,内容包括工作室可开设的实训课程以及本科生的实验项目。有关实践性项目,包括工作室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课外学科竞赛设计、训练和自选项目,研究生、教师的教学及科研项目,校内外培训项目,校外师生的实验项目等。

工作室会积极与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以及企业开展合作,以促进学生的理论技能快速向实践转化,同时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充足可靠的人力的制作水准。同时,在获取可行性的项目制作信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获取的经验灵活调整工作室课题研究的单元块。

总结起来,工作室的发展建设采用分阶段有步骤性的全面铺开,从大体的发展战略看,工作室的宏观运作应该是开拓—实践—积累—巩固—提高的阶梯式发展模式。

[1]《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李娜.解健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国内外教育文摘》合订本.牛元柱 《国内外教育文摘》编辑部2003年出版

[3]《罗丹艺术论》葛赛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9月出版

[4]《谈美》朱光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出版.

[5]《美学散步》宗白华 .人民出版社 .1981年6月出版.

[6]《美术教育学》尹少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猜你喜欢
中国画艺术设计传统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