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历史流变及其发展

2013-07-12 23:25:53刘瑞晶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同名小说

刘瑞晶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一直是整个电视剧市场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集合。追溯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历史,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由《新观察》杂志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从《夜幕下的 哈尔滨》《蹉跎岁月》到《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从《围城》《四世同堂》到《牵手》《永不瞑目》,从《红楼梦》《西游记》到《潜伏》《蜗居》这些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成,但在整个小说改编电视剧 的大潮中这些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可见小说改编电视剧已经形成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不断发展成熟,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亟 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电视剧对原著精神的理解问题、文本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电视剧改编“雅”与“俗”的关系问题等,倘若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让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创作停留在一个瓶颈。本文从改革开放之后小说改编 电视剧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对此上问题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对将后电视剧改编未 来趋势做出大胆预测,希望以此对中国小说改编电视剧的良性发展贡献出自己的 绵薄之力。

一、改编历程的共同特质

重新梳理改革开放至今30年中的小说改编电视剧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共同具有的一些特质。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艺术形式亦或是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度,小说 改编电视剧不变的是与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互动与思考,它一直承担着政府、时代、大众娱乐三种功能,尽管在不同时代电视剧承担功能的侧重点有所差别,但总体上三种力量的综合角逐终归体现了电视剧本身的精神内 核和动力源泉。

每一部以影视作品都是当时时代精神和民众情绪的反映,沿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轨迹,电视剧的记录似乎更生动更深刻,而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从选材和 对文本的理解重构中都更加立体地镌刻着那个时代独有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 需求。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刚刚从十年文革动乱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中国电视剧进入复苏时期,正因如此那个时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自然就被深深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 印。从1980年由《绣花床单》改编而成的《凡人小事》,到1981年王扶林导演将唐佩琳同名小说《敌营十八年》搬上电视荧屏,之后的叶辛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蹉跎岁月》,再到众所周知的《上海屋檐下》《四世同堂》等经典作品,无不在诉说着正在被人们淡忘的如烟往事。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知识分子背负起强大的历史使命,从对文革的反思中寻找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可想而知,当时电视剧背负着强大的政治及宣传教育功能,已然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1984年,也就是反法西斯四十周年前一周年同时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正式恢复对香港特别行政地区的行使主权。作为这样一个极为令中国自豪年份,由陈钰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就这样应运而生。其中林达信饰演的王一民作为一名地下共产党员,忠诚果敢极大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绪。1985年,国家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于是柯云路同名小说《新星》在太原电视台播出,好评如潮。当人们逐渐从文革的痛苦中走出接下来迎接他们的便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之路。在此期间,国家开始向百姓推广文化常识,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相继走入千家万户,那时候播出的盛况说是“万人空巷”一点也不为过。但在改革的浪 潮中,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部知青题材电视剧《雪城》又重新让困惑的人们找寻到新的方向。接下来,由《命运四重奏》改编的电视剧《篱 笆·女人和狗》以及后来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以这“农村三部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揭竿而起,不得不说农村题材电视剧对推动农村 体制改革进程在当时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生机勃勃的九十年代,电视剧改编也进入了市场化进程,于是电视剧的娱乐功能逐渐上升,“市场”这支有形的手慢慢主导着它的发展,但是不变的依旧是电视剧对社会生活的反应。90年代初,“留学热”席卷着各大城市,人们希望走出国门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1993年 新东方英语学校成立,迎合国内“留学热”的商业契机迅速发展壮大。“如果你爱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一段经典台词来自由曹桂林“奏响三部曲”中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让当时的人们重新认识了“留学” 二字。

90年代后期,由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剧大行其道,二月河同名小说的《雍正王朝》 创造不朽传奇的琼瑶剧《还珠格格》,其迎合观众口味的改编体现着电视剧市场 化运作的不断成熟,同时也表现出当时电视剧“新、精、快”三个特点。1998年,社会调查显示离婚率大幅上升,于是《牵手》《来来往往》这些有王海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层出不穷,“第三者问题”成为当时电视剧创作的主题,广电总局甚至为此做出限令。至于20世纪之后社会生活对于电视剧改编的影响就更加 不言而喻。

二、对小说改编电视剧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未来电视剧改编中,畅销小说仍占主导地位。这里所说的“畅销小说”不仅仅包 括原有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家(如王朔或海岩)或者在大众群体中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半生缘》《聊斋》等),他们已然成为影视剧改编专业户。“畅销小说”还包括一些网络小说的作家六六、桐华、流潋紫等作品。或许大众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还不成气候,但是进入21世纪至 少在电视剧市场当中已经成为主导,大众文化强大的娱乐功能使得流行文化不可小觑。因此作为传播最广最快的网络小说,将极有可能成为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将 来最大的文本来源。同时,在类型题材的选择上我们也要走出“网络小说=言情 小说”的误区,网络小说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胜景,若单单 只局限为“言情”未免过于断章取义。当然也许不仅仅是小说,网络漫画、游戏,甚至是帖子留言都有可能登上电视荧幕。创作者应时刻关注着已经发生或正在发 生社会文化事件,将文本来源多元化。

在类型剧大题材下的小热点仍将领跑电视剧创作市场,以“家庭剧”为例来说,年轻男女的婚姻生活尽管已经被编剧绞尽脑汁的讲来讲去,但是随着生活的变化 加上国家新婚姻法的颁布,创作者在剖析80后婚姻生活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需注意的是:如今的电视荧屏已经充斥了大量的“女人戏”,或许针对主要收视的女性观众群体,家庭之间的家长里短,都市白领的你情我爱,宫廷里的勾 心斗角更能贴近女性心理但是无可避免地会造成一种审美疲劳,因此必要的“男人戏”也许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由《狼牙》改编的《我是特种兵》获得第28届 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相信刘猛笔下的“狼牙”特种大队所散发的阳刚之气 吸引的已经不仅仅是女性观众了。

猜你喜欢
同名小说
同名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2-21 06:34:14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三 人 行
连环画报(2016年10期)2016-12-16 05:13:34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
中国光学(2015年1期)2015-06-06 18:30:20
与星星同名
明代围棋与小说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献你的血
多源空间数据同名实体几何匹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