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沙画意象化造型观的联系

2013-07-12 23:25:53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大众文艺 2013年4期
关键词:沙画沙子中国画

王 玺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中国画中讲求的意境美,所以在国外引进的同时,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影响下,汲取 “景泰蓝”中的精华,造就了一种不仅迎合了东方审美情操的艺术形态,造型上也受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在注重意境的同时,也将西方的透视学在作品中展现。

歌德曾经说过“一件伟大的作品会使我们暂时感受到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感到超越了我们的能力,只有我们后来它同我们的教养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我们身心的一部分,它才成为一个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最先将这以艺术引进中国的是“苏大宝”。沙画是无法永久性的保存,也使得作品在更加珍贵的同时,也有了一丝缺憾。尼采对美的追求是悲剧美,沙画的美也在这其中体现了出来。

沙画与中国画的共通之处,有以下几点来做研究。

一、简单材料刻画,画作气韵生动

特质的灯光沙台,一掬的细沙,一双的巧手,沙画的绘制只需要这么简单的材料即可进行绘制,通过光影表现出景物的空间层次感,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沙子撒的多了,便产生厚重之感,少了便产生轻松,淡薄之感,同时结合手的动势的运用,也让画面显得更加饱满与生动。将原本散乱的沙子,通过自己的创造与想象,便可在沙台上呈现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画面。用沙时如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一般,挥洒自如,将创作中国画的气韵带进了沙画的创作当中,也让沙画更加具有中国风味,也是大众所能认可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样的在沙画的创作当中,沙子代替的毛笔,将毛笔的提、按、顿、挫、刚、柔、转、折、浓、淡的技法中转换成了洒、抹、点、挑等一系列的手法完成沙画的创作。沙画与中国画都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说法,一幅画由画面与空白部分组成,而这一空白都最大限度的留给观众想象,也一定程度的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对于留白,空白本身就是画面所保留下来的一个气眼。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一切可视的物体在光照的情况下都会显现出一定的色彩,沙画的色彩单纯,用黄沙洒在灯台上,通过光的作用将其显现出来,灯光的作用下,沙多便会呈现出近乎于黑色的黄色,少的地方则能显现出来沙子本身的色彩,空白处只是灯光的处理,通过沙子的点、挑等特性便可呈现出晕染的效果,以及沙子的厚薄程度又形成了浓淡的效果。中国画则是以墨色为主导色彩,通过水墨在宣纸上的渗透和晕染,呈现出水墨晕化所营造的心灵意境,是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替代的效果。而这些都是中国画和沙画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的疏密感,依照一定的规律,才能达到虚与实,松与紧的作用,画面的构成都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通过大胆的取舍,结合画面的空白,都让中国画与沙画有了互惠互通之处。

二、作品的意象性

所谓“意象”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主题心意与客体物象想结合的形成的艺术表象。中国画中强调意向的表达,南朝宗炳提出“畅神”指的是在绘画之中强调的不仅仅是对面细节的描绘,更重要的是绘画中所表达的一种精神,一种作者想要表达与传递的精神。沙画中,因为材质的缘故,无法将对象的细节描绘的细致入微,但是却可以将根据自己的心理体会及自己的思想在画面中进行表达,将其对自然的感受表达于画面中。将心融入大自然中,自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我们去寻找他留给我们的艺术语言。将意向的表达通过个各种材质进行抒发,两者同时都有畅神通意,都注重的是一种神态和意象的表达。

沙画的题材多有花树虫鱼,山石门景等,这大抵与中国画相似,都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求形似的精神,讲究的是沙子和笔墨带来的情趣美。中国画还有一个独特之处,既诗、书、画的结合,将千百年的古诗用于画的意境中。沙画也同样注重这种意境的表达,苏大宝的《梁祝》《古韵千秋》《二泉映月》等作品都是画中有形式,表现的哀怨唯美。这也是文化的底蕴,更是文化的推广,也是将作品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及其文化内涵,不仅如此,也能通过诗与画的运用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使中国风味道浓郁。

三、作品的本土化

各个时期的作品都与当时的文化有关,就像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从动荡慢慢的步入稳定统一,在域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多以宗教为题材,山水画的表达观念与相应的文化已经融合为一体。传统的绘画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根据当时的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沙画于2004年,从国外引进,不仅吸收了国外沙画的精华,也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将其本土化,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思想,生活在这一氛围中,不仅要接受本土文化的耳濡目染,更要在这一基础上得以创新,这一民族语言是无法改变的,沙画正是吸收了这一点,才能得到创新。一位艺术家,从小生活在熟悉的土地上,或多或少的会接触的教育,及其生活感受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的渗透,也慢慢的融入生活。作者将这些感受,文化底蕴等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各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不同,所带来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

这一新兴的产业在自己的国土上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众人所能接受的原因。因为沙画与生活的结合比较密切,商演也渐渐的增多,随着沙画不断的深入人心,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一动态的艺术形态,同中国画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幅是以怎样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面貌来与人相见。画家更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从而才能将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同样也是是画家情绪的一种释放,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来。

[1] 王宏建.《美术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彭亚.《外国美术史》.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洁.《沙画表演艺术—绘画艺术与影视作品艺术的结合》河北企业,2009[4]毕建勋.《中国画造形基本原理》. 美术观察,2002

[5]丁厚祥.《中国画“形、神”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猜你喜欢
沙画沙子中国画
“沙画仙子”何素丹
贺春丽沙画作品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好孩子画报(2020年4期)2020-05-14 13:43:25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浅谈沙画在中国的现状
天工(2018年4期)2018-05-14 17:02:30
绝望的沙子
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 09:35:08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