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美兰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1)
水彩画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直到18世纪在英国才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独立绘画形式。作为外来画种的水彩画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余年。在众多的色彩写生画种中,水彩画因其特有的简捷特性备受众多画家和学子的喜爱和推崇。而我对水彩画的喜爱可谓是由来已久,每当看到一幅幅水色淋漓、通透雅致,如诗般优美抒情的水彩画作品时,都会令我不由得心旷神怡,深深陶醉在其中,在感叹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让我深切体味到水彩画因其特有的简捷特性而产生的独特魅力。
那么,水彩画的简捷特性主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水彩画的简捷特性突出表现在所使用工具材料上。
相比其它色彩写生画种,如水粉画和油画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具有明显的简便、易得、易带的特点。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在几乎所有的画具商店都能买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透明的水彩画颜料,有多色套装的,也有单色单支的,可根据需要来选购;二是水彩画纸,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洁白、均匀,质地坚实、有一定的厚度,吸水性适中,着色后纸面平整挺括,因水彩画是依靠水来调和颜色作画的,通过水与色的交融,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变的色彩效果。只有纸张的平整挺括,才能有利于水与色在画面上的流淌;三是水彩画笔,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一般来讲,专用的水彩画笔中,羊毫方头笔毛质柔软,宜作大面积的渲染,而狼毫毛质较硬且富含弹性,多用来塑造形体、刻画细部。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而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四是水与盛水器,水作为水彩画的媒介,理所应当受到重视。一张成功的水彩画作品往往与作画者巧妙用水分不开的。为了使画面颜色始终保持透明、亮丽的色彩效果,必须使调色用水保持相对的纯净,这就要求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多换水、勤换水。并选择一个大点的盛水器;五是画板、调色盒与其他辅助工具及材料,水彩画的画板要求平整,画板最好比画纸稍大,利于画纸裱贴,以提高作画的舒适度。而存放和调配颜色的调色盒一般选购盒型稍大、色格较深的为好。在辅助工具和材料方面有留白胶、涂底料、食盐、酒精、蜡笔等。
若与水粉画的工具材料相比较,它们的差别不大。毕竟水粉画是在水彩画的基础上模仿油画技法,加入大量的白粉并逐渐形成的。在国外,并没有水粉画这一独立的画种,一般都将其包括在水彩画的范畴之中,称为不透明的水彩画。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原因,普及美术和实用美术发展很快,从而促进了水粉画的不断普及与提高,并使它具有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技法,从而区别于其他画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二者从工具材料上来说,也就颜料与纸张上有区别。水彩画的颜料是透明的水彩画颜料,而水粉画的颜料是含胶的粉质颜料。水彩画因颜料的透明特性必须要用水彩纸,水粉画也因其颜料特性对纸张的要求没有水彩画那么高,即可用水彩纸,也可用素描纸,或是卡纸。如外出画等量的写生作业,颜料用量一定是水彩画所用最少,相比较水粉画更易带。而如与油画的工具材料相比较,那就显得更极其的简便和易带了。毕竟油画的工具材料,如油画颜料,油画纸或油画框,调色油,调色板,油画箱等相较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就显得笨重复杂得多。由此,水彩画工具材料简单、便捷的特性,很容易成为外出色彩写生的首选画种。
其次,水彩画的简捷特性突出表现在水彩画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技法上。
水彩画是水色交融的画种。其造型特点贯穿了西方传统绘画观念,追求光影变化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通常表述的形式。它主要借助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变化规律和色彩变化规律,充分塑造和表现物体的空间感、质感、层次感和立体感,并利用明前暗后、明实暗虚、明强暗弱、明主暗宾的视觉规律来进行水彩画的写生、创作与表现,是真实客观地对物体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但因其工具材料的局限和特性,相较油画与水粉画,水彩画在深入刻画和塑造物像形体方面,不如油画和水粉画那样细致和厚重,如一味地追求油画和水粉画的细致和厚重效果,画面将失去水彩画特有的透明、湿润、轻快的特点。毕竟水彩画的颜料特性不像油画和水粉画颜料那样易于修改、反复覆盖。要保持画面的透明、湿润、轻快的特点,颜色易薄不易厚,忌反复多次涂抹和覆盖,即要保持简洁概括的笔触痕迹,又要简化物象形体中繁复的细节,由此使得水彩画在造型特点上突显了简捷的特性。
水彩画借助“水”和“色”的相互作用,水与色的碰撞和交融使画面产生诗般的意境,所形成的水迹和斑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抒情性,并产生奇妙的变奏关系,形成酣畅、淋漓、明快、清新的视觉效果。水彩画特定的颜料在其特定的纸质上,与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变幻,体现出透、薄、轻、秀等特点,构成了水彩画语言的个性特征。
水彩画语言个性特征的形成除了自身独特的工具材料外,更重要的就是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了。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是水彩画家们历经长期的研究与绘画实践创造出来的。其最为基本的表现技法兼突显简捷的特性。
水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主要有干画法、湿画法和特殊技法几种:
一是干画法,即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多遍着色,较易掌握,可以画得深入和充分,一般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利于整体推进,对坚硬转折的物体有很强的表现力,也比较容易控制画面的大效果,在画面的主要形象、近处、实处和亮处一般多用这种方法。如画一栋建筑,用大笔先整体铺亮部色,干后叠铺暗部色,之后用小笔点、勾建筑的门与窗,一般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当然在铺色与点、勾时注意色彩明暗与冷暖的变化。总之在深入刻画物体形体结构的表现技法中,水彩画的这种干画法可谓是一种极其简捷的表现技法。
另外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的画面调整,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或某一块色过暖,经常采用大面积罩色的方法,所罩之色一般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画面色彩搞脏。这种技法可以快速调整画面的色调,使画面色调整体统一,也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画面调整方法。
二是湿画法,是水彩画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最能体现水彩画水色淋漓、滋润流畅的语言特质,其效果某些方面近似与中国画中的泼墨写意,有着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湿画法具体的作画方法就是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在未干时着色和着色未干时重叠颜色,或是邻近未干时接色。造成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接色和重叠颜色时水分控制要恰当均匀,水分与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否则,水太多处会向水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或画面水分太湿叠色则形跑没了,而太干形又没有了圆润的效果。
如果说干画法是水彩画技法中较容易掌握的表现技法,那么湿画法则是最难掌握的表现技法了。它需要作画者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了解和掌握水分与时间在水彩纸上的密切关系,并能自如的控制水与色的流淌和渗透,这需要经历长时间大量的反复实践和研究才能掌握。这就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画和书法,要画出一幅好的写意画作品或是写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都需要经过长年累月反复练习和研究才能在瞬间一挥而就,而水彩画中的湿画法的掌握也即是如此。一旦熟练地掌握了湿画法的应用,则最能表现雨雾气氛、天水一色的晨曦、迷蒙的远山、云海等形象不明晰,轮廓模糊的物象。其艺术效果含蓄柔润、朦胧淋漓,是其他色彩写生画种所不能及的。并且,湿画法讲究在湿的画纸或湿的底色上连续着色,是一种一气呵成的表现技法,最能体现水彩画的简捷特性。
三是特殊表现技法,主要包括以水为主的特殊表现技法、以材料为主的特殊表现技法和以辅助工具为主的特殊表现技法。以水为主的表现技法就是围绕着“水”展开的,其特殊效果处处体现出水的魅力与韵味,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程度都体现着水分浸润、渗透、透明、流动、扩散、沉淀等特点。主要包括“滴”“冲”“喷”“吸”“积”“破”六种表现技法。而以材料为主及以辅助工具为主的特殊表现技法,则是借助材料和辅助工具来实现画面所需的肌理效果和意境。材料是利用水与这些辅助材料的相容性与抗容性的特点而产生的特殊效果,而辅助工具运用得好,则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常用的材料表现方法有撒盐法、涂蜡法、涂油法、涂胶法、做底法等,而常用的辅助工具则包括海绵、刀具、面巾、砂纸等。这些特殊表现技法都是从传统的水彩画基本表现技法中发展而来的,尤其在表现画面肌理及画面的艺术视觉效果上显得异常的简便快捷,突显了水彩画独特的简捷特性。
总之,作为色彩写生画种之一的水彩画,因其简单便携的工具材料,简洁概括的造型特点和简单快捷的表现技法,都突显了水彩画的简捷特性。其独特的简捷特性充分彰显了水彩画自身特有的表现语言,从而很好地区别于其他色彩写生画种的表现语言。
[1]张小纲 .水彩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起始页1-40)
[2]蒋跃.水彩画要点50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起始页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