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

2013-07-11 11:47:32滕乐帮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处理场无害化养殖场

文│滕乐帮(山东省平度市畜牧兽医局 )

在养殖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动物的养殖模式由传统的散养、粗放式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转变,饲养管理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更加科学规范,成活率、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但动物的死亡在所难免,如何处置病死动物,彻底解决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全面了解当前山东省平度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运行情况,笔者着手调查走访了112个大、中、小型养殖场和62个散养户,针对近年来病死或者死因不明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死亡情况及原因分析

分析动物死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机械性致死,因动物之间发生争斗导致咬死或啄死;母畜母性差导致挤死、压死仔畜,人为踩死或用具砸死等。二是应激死亡,由于转群不当、长途运输、持续高温或低温、免疫、噪声等造成死亡,如免疫时有0.1%~0.5%发生免疫反应或死亡。三是中毒死亡,因饲料被污染、发霉变质、药物或添加剂或其他物质超量、搅拌不匀或误食有毒物质等导致死亡。四是疾病死亡,动物因发生某种疾病或几种疾病混合感染经医治无效而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因发生疾病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量的85%以上。五是意外死亡,主要是因发生火灾、暴风雨造成畜禽舍倒塌、遭受冻害等自然灾害造成死亡。

二、问题分析

1.养殖场户数量多,监督检查难度大。据统计,平度市养殖场户约4120个,小型场和散养户仍占较大比重,约占总户数的79%,这些场户多集中在村庄内和村周围,存栏量较少、动态程度高、分布面广且零散,饲养、防疫、消毒等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发病几率高,导致动物的死亡率高。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人力财力有限,且管辖区域较大,难以做到全程监管。

2.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有些养殖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或对政府实施的强制免疫和消毒灭原等工作存有抵触心理,对监督检查和疫病监测工作不配合,不按规定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有的将病死动物廉价出售给不法商贩,致使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导致病原菌扩散和疫病流行,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和消费者身体健康。

3.处理不规范,掩埋方法不当。调查发现,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场户多数采用掩埋法,但处理措施和方法却不规范,掩埋的地点、深度和方法不够科学,留下安全隐患。一是掩埋在场区房前屋后的树木或果园果树下,深度不够,有的被动物扒出,有的被雨水冲洗露出地表,有的被划出翻耕覆于地上,造成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和扩散。二是掩埋时不进行焚烧和消毒,操作不规范。三是乱埋极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四是一些食品安全意识差的人或不法商贩偷偷挖出来加工、食用或变卖等。

4.焚烧炉不用,形同虚设。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户必须有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焚烧炉)。然而,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没有启用,只作为应付检查的一项设施。

5.随意丢弃,污染严重。多数场户嫌进行无害化处理费工、费时且浪费钱财。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内饲养宠物量日益增多,病死动物乱扔现象较多,使水质和环境遭受污染。

三、措施和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病死动物的危害性,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将病死动物按要求予以安全、彻底处置,杜绝疫病传播和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2.强化执法措施,搞好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养殖档案,从源头抓起,定期巡查,监督到位,做到全程监管;适当增加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增加执法车辆和办公经费,加强执法力度;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机制,使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到实处,严厉打击随意抛弃、买卖、贩运、加工、销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不法行为;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控、诊治能力;搞好疫病监测,建立疫病预警机制,适时进行疫病的免疫和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病死动物。

3.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搞好无害化处理。

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病死动物必须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食用、不准转运和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妥善处置,利用现有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焚烧、高温化制、安全填埋等不同方式进行彻底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对于散养户,各村可根据生活固废垃圾收集处理措施,制订病死动物处理模式,采取“户投、村收运、定点集中”的方式统一处理。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应做好详细记录。

4.建设无害化处理场。建立无害化处理场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消除安全隐患的最佳方案。根据城乡不同,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病死动物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在财政能解决无害化处理专项资金的前提下,将密闭运输车辆、人员、防护工具等配备齐全,在各村、规模养殖场(小区)设立集中点,统一运送到无害化处理场进行处理。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建立财政补贴长效机制。根据查处案件的调查情况来看,病死动物的收购价一般为1.8~2.6元/千克,若财政能给予养殖场户适当补贴,一方面可以杜绝养殖场户变卖病死动物的行为,另一方面使不法商贩无利可图而停止贩卖,有效地避免病死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更有利于保护环境、保证人体健康和养殖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处理场无害化养殖场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湖南饲料(2021年3期)2021-07-28 07:06:00
固体废物处理场对地下水体污染评价方法研究
科技视界(2018年9期)2018-07-27 11:28:30
浅析炼油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处理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2016年起新疆各地要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
中国猪业(2016年2期)2016-01-29 09:21:01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