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高校教学

2013-07-10 03:52杨光伟
关键词:学分油画艺术

自教育部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实施教育产业化,进行大扩招以来,目前据艺术爱好者统计,在教育部二零一二年公布的二千四百九十二所高校中,有一千七百余所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表面上看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表现,事实上,除了少数几所专业美术学院及专业艺术学院的教学还能保持一定的水准外,绝大多数高校是为了收揽钱财而开设艺术专业,特别是一些工科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按照理工科的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标准来管理与考核教学与教师,出现了大量苦笑皆非的事例,我就略举几例:比如风景课安排在晚上;为了缓解住宿紧张,让学生一整个学期、甚至一年在校外实习;像素描、油画等专业课程一次只能两节课两节课排,中间要穿插英语、体育、马克思、邓小平、毛泽东思想、时事政策等课程;绘画专业教师创作的艺术作品不能够算科研,钢琴教师创作的歌曲不能算科研,非得写文字类的文章才能算论文。相对来说,写文章本是搞史论专业的强项,绘画教师的强项是创作作品;让绘画专业的教师写所谓的学术论文就好比让搞史论专业的教师来做绘画创作,史论教师的绘画创作再强在绘画专业教师们看来还是很业余(这些问题在熊丙奇的《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两本书中有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同时,现在普通高等院校都按教育部要求采取学分制,比如西华大学要求修满165个学分就可以毕业;一般来说,英语、体育、思想政治等非专业课程(公共必修课程)的学分至少五十二分,占去了近三分之一;二十多门专业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实践课)再分摊一百一十三个学分,除去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平均下来多数课程仅有一分、二分,有的学校为了节约课时费,甚至一个学分十二个到十五个课时量,一门课程如果按照最高三个学分且每个学分十六个课时计算就是四十八个课时,四十八课时从零开始学习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一位有独立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奇迹。

中国人始终有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结,艺术专业高校的文化门槛低,专业考试能够在短期内突破,同时很多省份招生指标比报考人员还多,因此很多高中在高三时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集体转向来学习艺术,一是可以提高升学率,二是中学校方可以在中间另外收取一笔艺术培训费。众所周知,学生成绩不理想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学习习惯不好,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好玩游戏;要么是根本没有学习动力。除了少数专业美术学院招收的大部分学生是真心喜欢艺术,高职高专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招收的多数是这样的生源。现在艺术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出去也不一定能够把学校学习的应用到工作中,认真学与认真混差别不大,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心态。就是大部分二本院校的学生,很多也是抱着混学分、混毕业证来的。这就是我们高校艺术专业目前的现实情况。

现实如此,这些现状是我等普通民众无法改变的,作为一个凭良心教学的教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课堂时间,尽量多地传递一些本学科的方法论给学生。目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父母积累了一些财富预留给他们,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只要分数刚好能够毕业就可以了,没有更高的追求,得过且过,不会主动追求卓越,也不愿意当最差的学生。反正毕业后学习的课程也不知道能够应用多少,甚至很多在校期间看到学哥学姐毕业大多数都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觉得专业学习也就如此而已,不愿意为自己的利益与学习前途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目前,再多的方法研究,再严密的教学设计,再认真的教学实施过程,学生的心不动起来,不主动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来配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近几年来我力主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愿意主动配合教学,我才会实施教学。我通常采用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专门研究教育科学的眼眸中就根本不是方法。有学者说,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来教育,那教育就有希望。我的方法有些原始,甚至野蛮,但是通过实践,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只能说,这么初级的教育手段在大学中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值得深思:

激励法:设定本学科的最高要求标准及分段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与程度,鼓励学生向大师靠齐。对进步较快,效果明显的学生给予成绩、作业、语言等方面的表彰与鼓励。

奖励法:对学习认真效果显著的同学给予各方面的奖励,以他们为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学习风气,让自己的课堂有正能量。

罚作业:对作业敷衍、不用心、不投入的坚决要求重做、甚至多做,实在太差要求重修。勇于做恶人,不当老好人、和稀泥。学生会把你的风格一届传一届,你的严格、认真、敬业的学风会瞬间传遍校园,以后学生在你的课堂绝不敢消极敷衍。

以身作则:所有对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师一定要自己能够带头做到;对于教师自己都不能完成的要求,就不能要求学生去完成,否则是无理取闹。比如要求学生写生一张两米大小的油画作品,教师首先能够自己带头完成;还比如对作业量的要求:要求学生一个月完成一个速写本的写生,一个月后教师也要拿出这个月完成的一本。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从学术研究及个人能力来讲,合格率并不高,一个好大学,教师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合格率就很不错了。所以有很多教师上课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只是起了一个监工的作用也就不足为怪了。很多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动口不动手,多年以后,几乎就不敢拿画笔了。徐仲偶先生说过:学生就是磨刀石,优秀教师通过教学,能力会越磨越厉害。所以,从第一天我走进教室,我就坚持和学生一起作画,这么多年走过来,实践证明,我的以身作则赢得了所有学生的敬佩。

对于艺术高校的教学研究,笔者二十多年走过来,见证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真心希望各位方家、教授及学者群策群力,能够推动中国艺术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杨光伟教学照片

杨光伟作品:《清泉石上流系列一》布面油画60×50cm

杨光伟作品:《清泉石上流系列二》布面油画60×50cm

杨光伟作品:《清泉石上流系列三》布面油画60×50cm

杨光伟作品:《清泉石上流系列四》布面油画60×50cm

杨光伟材料艺术:《山水系列一》60×240cm

杨光伟材料艺术:《山水系列二》60×240cm

杨光伟材料艺术:《山水系列三》60×240cm

杨光伟材料艺术:《山水系列四》60×240cm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学分油画艺术
纸的艺术
油画去哪了
学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