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清 聶龙敏 程巍
摘 要:通过野外调查,文章对吉水某建筑场地的气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结论。
关键词:地质;环境;场地
中图书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149-02
1 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吉水县城东,与京九铁路及105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相接。场地及其周边主要为丘陵地形,高程一般为100~250 m;地层岩性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变质岩为主,构造以褶皱、断层为主,残坡积层厚度1~3 m,强风化带厚度1.0~5.0 m;地下水类型以构造裂隙水为主。场地建设活动,对区内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 场地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条件
场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最低为零下5~6℃,最高为38~40℃。雨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24 h最大降水量217.80 mm,1 h最大降水量65.70 mm。全年无霜期280~290 d。场区地表水系较发育,以恩江河及季节性沟谷溪流为主。
2.2 地形地貌条件
建设场地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分为两种地貌单元:侵蚀构造丘陵地形、河谷平原地形。
侵蚀构造丘陵地形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中部,为构造抬升过程中,遭受强侵蚀切割作用形成的锯状、垄状地形。地形切割较深,植被茂盛,覆盖率达80%以上。河谷平原穿插于低山、河谷之间,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势东侧高,西侧低,河谷平原呈条带状分布于位于评估区南东部。
2.3 地层岩性
建设场地内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上施组、震旦系下坊组及第四系现将地层。
①上施组。下部主要为浅灰—灰黄色中厚层状变余长石石英杂砂岩,与同色夹薄层状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不等厚互层或夹层;上部为凝灰质千枚岩、千枚状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质千枚岩或板岩。
②下坊组。下部为黄褐色、厚层状变余岩屑杂砂岩与灰白色薄层状绢云千枚岩不等厚互层。中部为紫红色、青灰色薄层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绿泥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上部为灰白色绢云母千枚岩。
③第四系。亚砂土及亚粘土:土黄色、砖红色。主要分布于沟谷,呈狭窄条带。残坡积层均为震旦系上部岩层风化之碎块堆积物,分布于山坡地带,厚0~10 m。
2.4 地质构造条件
场区位于富滩向斜的北东翼。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南南东,为一形态复杂的倒转向斜,轴面产状以190°~230°∠60°~70°,次级褶皱发育,断裂较多,地质构造总体特征以褶皱为主,伴有较发育的断裂构造。
芦溪岭复式倒转向斜,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北东东—近东西,总体倾向南西,局部倾向北东,倾角一般60°~80°,沿走向和倾向次级褶皱较发育;在剖面上呈“蛇形”状出现,体现了区内褶皱沿走向和倾向各区段有简有繁、简繁交替出现的构造特点。
场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走向南部以北西向为主,北部为北东向,中部近东西向。F1、F2规模较大,对场地影响明显。
①F1断层:走向长达3 km,为一向南倾的压扭性逆断层,倾角70°~50°,南盘上升,断距约300 m。
②F2断层:走向北东60°~南西240°,倾向南西,倾角60°~70°,走向长约2.5 km,为北盘向北东向推,南盘向南西推移的压扭性逆断层。
2.5 地震条件
场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区域稳定性较好,工程遭受地震危害的可能性小。
2.6 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
地下水赋存形式有:
①孔隙潜水。含于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中,包括冲积层和残坡积层。残坡积层遍布场区。其厚度随地形而异,一般1~3 m;泉水流量多为0.1~0.5 L/S,少数达
0.6 L/s左右。
②风化裂隙潜水。含于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中。风化带深度一般为0~10 m,有的深度达20 m,风化带深度与所在地形有关,标高较高的山脊和斜坡处风化深度较大。而风化裂隙潜水深度及高程与所在地形有关,在山脊水位标高及水位深度大。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密切,随季节变化。
③构造裂隙水。在基岩中普遍可以见到裂隙较发育,并可见到张开裂隙和少量地下水的活动痕迹,含水量小。
场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水位抬高,流量增大;旱季水位降低,流量减少。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矿区。
2.7 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野外调查和勘查资料,按地质体成因、岩性组合、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将场区岩土体划分成3个工程地质岩组。
①碎石粘性土岩组。属松散工程地质岩类由第四系残坡积物组成,厚1~3 m,含较微弱的孔隙潜水,粘塑性较好,具低—中等压缩性。
②风化变质岩岩组。主要为全、强风化、半风化长石石英杂砂岩、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板岩、杂砂岩、粉砂质千枚岩、条带状含磁铁绿泥千枚岩、磁铁石英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属较松散工程地质岩类。一般厚约0~10 m,局部可达20 m。其岩石力学性能见表1。
③新鲜变质岩岩组。由震旦系下坊组及青白口系上施组长石石英杂砂岩、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板岩、杂砂岩、粉砂质千枚岩、条带状含磁铁绿泥千枚岩、磁铁石英岩,属中等坚硬-坚硬工程地质岩类,其岩石力学性能见表2。
3 结 论
场区地形属丘陵区,最高海拔300多米,最低海拔小于100 m,高差一般50~150 m,山体自然斜坡坡度一般15~40°,局部50°,表层浮土厚度一般1~3 m,植被覆盖率大于80%,地质环境条件破坏程度轻微,目前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综合场区地质环境条件,得出自然条件下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低;工程建设过程中或投入运行后,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剧烈改变存在诱发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中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彭齐胜,张彪.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J].科协论坛,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