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科
摘 要:之所以会存在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而且,企业的高校实践基地也能够满足企业HR战略的需要。作为员工进入企业首道门槛的高校实践基地,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帮助其职业规划顺利实现。高校实践基地和企业及其员工是共同成长的,它不仅先于员工发展职业生涯的需要,而且还先于企业的人才与知识集聚。所以,要想保障高校实践基地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就应当在创新中求发展。而创新离不开创新环境和创新思维的支持,离不开科研创新和管理研究的支撑。
关键词: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03-03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人力储备问题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高校实践基地是企业人力储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社会服务、科研管研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几项基本职能。而且在实际中,这些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如果没有培训教学,那么科研管研也就失去了对象,其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没有科研管研,那么培训教学就容易缺乏创意或新意,其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培养人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本质所在。通过教育培训,旨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马钢公司分析了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1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储备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追求持续经营与发展而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若从微观意义即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员工的能力。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所处行业,来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储备什么类型的人才 (技术型还是管理型),什么阶段开始储备,采取什么方式储备。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是一个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人事配合、吐故纳新、实现内部人才有序流动的过程。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关键。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规划,才能在企业技术需要人才的时候进行人才补充。避免企业出现人力“饥荒”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很多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人才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企业不能及时招到或找到职位空缺的合适任职者,或是等到企业要发展某一产业、某一技术时才急于向人才市场招聘,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使得经营环节中各个节点的工作难于顺利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员离职及招聘会造成企业相当大的成本支出,包括离职成本、重置成本、招聘以及培训与开发成本,尤其是核心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战略性的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以此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并及时应对人才危机。
2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主要形式
2.1 多渠道开发人才储备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用的,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则会浪费企业资金,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2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提升
企业内部人才的发现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如何发现企业内部忠诚度高、素质高的人才,尤其是忠诚度高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技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通过在职人员自我推荐、企业选拔等手段实现员工职位的晋升及再培训是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竞争和人才发展空间扩展的首选。通过在职晋升过程,一方面,检测员工技能面、知识面、态度面是否符合企业或者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和企业达成了共识,即组织要求、岗位要求与员工个人发展期望合二为一。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的晋升,减少了人员进入工作后对人员及工作岗位熟悉的过程,增加了工作效率,变相的也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
2.3 加强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方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企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①企业内部培训。在培训的问题上,企业存在着一种矛盾思想。一方面,它们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它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断压缩培训方面的费用支出。为此,它们多是选择自主的内部培训。在实际中,有些企业还专门成立了培训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②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高校在培训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得许多企业选择了与高校联合培训的方式。这种联合培训的方式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高校为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宽高校的资金链,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培训的实际效果,能够实现双赢局面。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甚至还为企业培训专门提供了学位,如企业的MBA等。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项目,如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等,为企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在联合培养方式下,学生既能够掌握高校教授的各项专业知识,也能切身体验企业带来的专业实践,可以迅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且,学生通过培训,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拿到相关的学位证书,对自身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③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这种培训方式是以上两种企业培训方式的有益补充。但是,这种培训方式对资金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实际中,这种培训方式远没有以上两种普遍,但其功能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3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系统的观点是我们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找准工作基点的方法,是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都处在改革发展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时期,科研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助于我们确立目标,抓住机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认准高校实践基地的系统性,才能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科研工作顺利的进行。
从宏观形势方面来分析,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在未来的十年,对干部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充分体现了重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不仅对干部教育体制的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给与了既重点又系统的部署,对教育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性、遵循的原则、改革的目标、教学体制和实践体制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统一系统的规划,规定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用性、针对性为主要工作目标,并且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和教育科学化的新任务,同时提出了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对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赋予了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光荣称号。除此之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的强调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从企业方面来分析,马钢公司作为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统一结合的试点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阶段中。新时期内,马钢公司的发展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此,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马钢企业作为模范的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其在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具有特殊性。出现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其与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较早的走向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逐渐形成的。专业化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强调专业、精干和集中的要求,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发展的要求。随着马钢2000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经过几次大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企业层面上融党校、管理学院、培训部和其他几块培训资源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大格局,确定了马钢教育高校实践基地“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三大功能。
从培训中心与党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角度分析,公司为我们制定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管理研究和科研发展”三大任务,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依据,加强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确认培训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培训资源整合工作,是为我们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和开展管理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实践基地在不断完善中优化科研管理体制过程中,使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专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更好发挥科研中心“三个服务”的作用。
4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工程体系创建需要扬弃
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不断扬弃过程中持续发展。高校实践基地的科研、研究工作在改革创新和支撑作用中是必备的,在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第一,整合优化公司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部门,将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作为教育三大职能,明确提出了我们要紧跟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先进企业的最新管理实践效果的要求;对公司存在的管理环节缺陷和一些重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进行系统的诊断,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因此,公司成立了管理研究部门,公司最高领导人作为部门经理,加上原有的信息管理部门和技术研究部门,对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完善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扩大新的层次范围,提升科研效果。科研效果主要表现在培训水平、教学质量和培训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最近两年,中心科研工作坚持“为马钢服务、为培训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不断拓展培训的层次范围。中心科研部门一共有76名教师在任职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培训的同时,总共参加了45个教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共有2个、省级项目课程有9个,市级项目课程有16个,除此之外,还有8个学校项目课题。目前,70%的项目已经结题,科研中心累计带来366.7万元的科研产值和经费。
第三,成果推广应用。高校实践基地紧抓应用型科研的特点,加大了应用科研的推广和服务的力度,对应用型科研不断改进创新。例如,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管理协同信息系统”,应用到马钢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后,对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及时的服务。同时又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进一步的推广,以质量体系和优质服务,确保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坚持科研强国的思想理念之下,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出来。例如: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研究;为公司和企业开发了多个试题库。广大教职工在开展科研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发表了多篇学术性的论文,并且编写的多本教研也得到了出版发行。在全市社科优秀成果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来分析,为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科研中心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后,保证了科研工作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能够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关于《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系》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不仅通过了各大高校和公司管理专家的评审,同时将科研成果灵活的运用到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为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科研中心“三大职能”“维修电工仿真实训鉴定软件”项目团队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该科研成果通过了市鉴定部门和公司管理专家的审核,项目合作小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将仿真技术在培训、实训和技能鉴定中灵活的运用,填补了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缺陷,同时也填补了冶金行业仿真实训鉴定的技术空白。为仿真技术与培训实践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促进了科研培训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有6个专业建设的仿真项目申请立项,科研项目研究小组是由一批技术强硬的专业骨干组成,为教职工的科研创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该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激发中心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增加对其的人文精神关怀。需要公司各级领导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完善制度和倡导奉献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性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2] 赵淑梅.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8).
[3] 林勋亮.基于联合库存管理思想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共享平台[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4] 贾秀华,于光实.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战略[J].商情,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