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赵致,王华磊,李金玲,罗春丽,刘红昌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为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1],在中国大多数省份都有分布[2],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目前,对何首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3]、化学成分[4]、药理作用[4]等方面,而对何首乌杂草防除等研究报道较少[5]。何首乌是多年生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杂草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人工除草成为何首乌田间管理的最大开支。为了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覆盖地膜便成了近几年有效防控杂草的方法之一。本文比较研究了覆盖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对何首乌试验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对何首乌生长的影响。
1.1.1 供试品种何首乌种苗来源于贵州施秉何首乌GAP种植基地,是国家GAP 基地认证时鉴定的药典品种。
1.1.2 试验地点试验于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龙坪镇五星村信邦中药材基地(海拔420 m,北纬25°,东经106°)进行。试验地土壤基本肥力:碱解氮108.20 mg/kg,速效磷64.51 mg/kg,速效钾97.73 mg/kg,pH 5.19。
1.1.3 试验材料黑色地膜、无色地膜,厚度均为0.008 mm,宽度为1 m。
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黑色地膜、无色地膜覆盖、不覆盖地膜,田间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宽0.7 m,长25 m,每个小区面积17.5 m2(25 m ×0.7 m)。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供试用何首乌苗于2011年3月初种植,种植密度为8株/m2。种植当年采用常规田间管理,杂草主要为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较少,采用人工拔除方式除草3次。2012年3月初将其地上部藤蔓人工割掉后覆盖地膜,盖膜期间处理与对照均不进行除草,于2012年10月调查杂草生长情况,每小区取长2 m、宽0.7 m、面积1.4 m2的样方测定杂草鲜重。每个处理取样何首乌10株,进行块根鲜重、主茎粗、藤长、藤鲜重、藤节间距的测定。
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地膜均能减缓杂草的生长,其中黑色地膜尤为明显。覆盖黑色地膜每平方米杂草鲜重为14.40 g,覆盖无色地膜每平方米杂草鲜重为29.09 g,对照小区每平方米杂草鲜重为68.82 g。黑色地膜对双子叶杂草(主要为小蓟、龙葵)防控效果达到73.78%,无色地膜对双子叶杂草防除率达到47.02%。覆盖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的小区中均没有发现单子叶杂草(主要为铺地黍),对照区也只有少量单子叶杂草,说明在土壤中只有少数单子叶杂草繁殖(材料是种子或地下根茎),覆盖地膜能够完全控制住单子叶杂草出苗生长。
表1 覆盖地膜对何首乌田间防控杂草效果影响Tab.1 Influence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weed control in field
从表2中可以看出,覆盖黑色地膜的何首乌主茎粗、藤鲜重、藤节间距及最大块根鲜重分别为10.99 mm、93.77 g、7.38 cm、40.17 g,覆盖无色地膜的何首乌主茎粗、藤鲜重、藤节间距及最大块根鲜重分别为10.97 mm、84.45 g、7.02 cm、50.27 g,与不覆盖地膜的何首乌在主茎粗及藤节间距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在藤鲜重和最大块根鲜重方面,覆盖地膜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覆盖黑色地膜与无色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覆盖地膜对何首乌地上部分藤鲜重和块根生长影响较大。
表2 覆盖地膜对何首乌地上部生长影响Tab.2 Influence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the growth of aerial part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有文献报道,黑色地膜的遮光率达到80%~90%[7],能有效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阻碍杂草的生长。在本试验中,黑色地膜杂草防效达到73.78%;无色地膜的遮光率相对较差,只能通过地膜的机械阻碍作用和地温变化阻碍杂草的萌发和发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控杂草的作用,其防草率也达到47.02%;无地膜覆盖的对照区,杂草生长较快,杂草与何首乌竞争生长需要的养分和光照,表现为藤鲜重和最大块根鲜重均比覆膜处理低,且差异显著。无色地膜与黑色地膜相比,无色地膜热辐射率达80%~90%[8],土壤增温作用较黑色地膜要好,有利于何首乌块根生长: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色地膜覆盖条件下何首乌最大块根鲜重要略高于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何首乌最大块根鲜重。
试验中发现,覆盖地膜何首乌茎蔓生长环境与不覆盖地膜茎蔓生长环境相似,覆盖地膜的何首乌茎蔓在生长过程中周围是其他植株的茎蔓,需要与其他植株竞争光资源,不覆盖地膜的何首乌茎蔓在生产过程中周围是杂草,同样存在光资源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具体原因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4.
[2]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27.
[3]王凌晖,曹福亮,汪贵斌,等.何首乌野生种质资源的RAPD 指纹图谱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9(4):37-40.
[4]王文静,薛咏梅,赵荣华,等.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60-63.
[5]罗瑞芝,贾伟,赵利斌,等.何首乌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7):1097-1100.
[6]刘祥臣,赵海英,卢兆成,等.覆膜处理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138-141.
[7]原华,杨淑华,杨占玲.除草地膜覆盖圆葱防草的试验[J].北京农业,2007(5):26-27.
[8]辛国胜,林祖军,韩俊杰,等.黑色地膜对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