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电图改变及临床分析

2013-07-08 02:17张宝芹张立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7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炎疱疹

张宝芹 张立新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122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电图改变及临床分析

张宝芹 张立新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2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激酸激酶(CK)、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并且按常规都做了12导联心电图。针对心电图出现异常及心肌酶出现异常的患儿,采取了临床分析,并在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治疗基础上予营养心肌治疗。结果HBDH的异常率为13.1%,CK的异常率为38.5%,CK-MB的异常率为31.1%,LDH的异常率为50.8%,AST的异常率为12.3%。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3.9%,发生期前收缩的为20.5%,传导阻滞的为16.4%,心动过速的仅为2.5%左右。通过临床诊断判断为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有13例,疑似心肌炎的仅有3例。22例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HFMD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心肌酶;心电图

手足口病(Hand-foot- mouth disease,HFMD)属于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多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时期,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柯萨奇病毒A16及新肠道病毒71型所诱发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较大规模流行。此病主要表现为疱疹性口腔炎及手、足、臀部皮肤出现疱疹,该病多数预后良好,无合并症的患儿一般5~7d自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同时,HFMD一旦流行时就会出现较高的病死率[1],此病还极易造成心肌损害[2]。为了更好地了解HFMD的心肌损害,我们对济南市传染病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HFMD患儿共122例专门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作了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仔细分析了相关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于这122例患儿,本院都是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3],他们都没有风湿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女51例,男71例,年龄从6个月~6岁不等,平均年龄在2.2岁。临床表现:发热,患儿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在手、足及臀部会产生斑丘疹与疱疹。疱疹的四周会出现炎性红晕,疱疹里面的液体很少,患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咳嗽、流涕等。有的患儿只是出现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存在心肌损害极易产生疲乏、精神不振、烦躁、心率快、心音低钝等症状。

1.2 方法

122例患儿均于就诊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MAXCOMMC-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心肌酶。其中主要针对肌酸激酶(CK)、α-羧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同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如果标准比正常上限高则属于异常。临床上正常参考界值:α-HBDH为47~170(U/L)、LDH为91~180(U/L)、CK为38~174(U/L)、CK-MB为2.3~24.0(U/L)、AST为10~40(U/L)。并且,对这些病例都进行了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统计分析了其中出现心肌酶或心电图有异常的病例。

2 结 果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心电图异常变化。临床上,病例除了有HFMD之外,还诊断出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共13例,大约为10.7%左右,诊断患有疑似心肌炎的仅为3例,大约只有2.5%左右。本院诊断心肌炎的标准都是根据1999年昆明小儿心血管会议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的[3]。

2.1 心肌酶异常改变情况见表1。

表1 122例HFMD患儿心肌酶异常改变情况

2.2 心电图异常主要指ST-T异常、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及室性)、各种早搏、传导阻滞(窦房、房室、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见表2。

表2 122例患有HFMD的患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情况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性疾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4,5]。我国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在我国多为CoxA16及EV71型病毒引起,每隔2~3年流行1次。且有时表现地域性的爆发流行,其传播路径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或者通过被污染后的食物由口进入。一旦感染上,该病毒就会选择到肠壁细胞里进行增殖,同时,再进入血液。病毒自血流游离至受压部位组织中增殖,引起疱疹性病变。电镜下可见表皮细胞胞浆中有病毒颗粒,脑脊液中亦可见到。该病呈自限经过,基本上预后都比较良好。绝大部分患儿出现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常常出现发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只有少部分会出现并发症,演变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和心肌炎等。其中,极少数的患儿会由于病情严重,加速病情的发展,从而导致死亡[3]。有文献[1]报道,HFMD感染时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本研究资料结果表明,病原学检查CoxA16及EV71最常见,与临床资料一致[4]。其中CoxA16病毒常可引起心脏损害;EV71病毒易引起重症病例及中枢神经损害。本组病例多由EV71所诱发。有的HFMD患儿还会出现心肌损害,但程度不一,其心肌酶也会增多。如果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较轻,患者基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如果症状严重的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造成猝死。病毒性心肌炎可通过很多种类的病毒引起。其中,感染率较高的一种病毒为柯萨奇B组病毒,大约为50%,其它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水痘病毒等。但是诱发HFMD的病毒一般不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当机体抵抗力较低时,病毒繁殖增速可促其发病。病毒可能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和/或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引起心肌损害[6]。

EV71肠道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由于它属于急性感染,同时极易引起严重的神经、循环、呼吸等不同系统的并发症。尤其对心脏损害严重,甚至造成死亡[7]。针对有的HFMD患儿还伴有精神萎靡、气短、胸闷等各种心前区不适以及心音低钝的问题,必须尽早作下列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等,从而判断其是否出现心肌损害问题。及时合理用药、有效护理,从而避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期。心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酶是心肌酶CK-MB,如果心肌细胞遭受损害,就会释放入血,这为诊断心肌受损具有高度特异性,用来作为诊断心肌炎的相关依据。不过,HBDH、CK、LDH、AST由于分布较为广泛,其特异性也弱,活力增高可能是因其它因素或非心脏因素引起的,必须根据临床来综合分析。

FMD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我们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还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治疗1周,患儿的心肌酶明显下降,心电图恢复正常,提示心肌酶、心电图的改变多为一过性,心肌损害的预后良好。作为新型的心肌细胞保护剂,磷酸肌酸钠又属于一种高效能力补充剂。它重点分布于骨骼肌及心肌当中,但也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各个组织。一般利用保持细胞内高能磷酸盐的含量而达到直接供能的目的。同时,可把二林酸腺苷磷酸化后生成三磷酸腺苷,从而增加细胞内浓度。这样,既可以保护细胞结构,使细胞膜及缺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情况保持稳定,从而促进血红蛋白和相关组织的氧气交换作用。进而加强缺氧组织对氧气的利用,确保提高组织中的含氧量[8]。经此次研究表明,心肌酶及心电图有异常的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后,心肌酶及心电图恢复明显,疗效明确,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在治疗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时,建议使用磷酸肌酸钠,达到保护心肌,加快心肌损伤细胞的恢复,并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

[1] Mcmina PC.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nterovirus 7 and it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eant[J].FEMS Microbiol Rev, 2002,26(1):91.

[2] 张代民,张莹,许会彬,等.105例小儿患者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1):4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EB/OL].www. moh.gov.cn,2008-05-02.

[4] 李彦敏.手足口病流行与防治[J].临床荟萃,2008,23(16):1144-1145.

[5] 廖珊,许燕卿.1610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医院,2009, 9(11):147-148.

[6] 张嫒媛,李爱敏,孙洪亮,等.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465.

[7] 张嫒媛,钟江.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明[J].微生物与感染, 2008,3(2):97-99.

[8] 习力.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疗效观察[J].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55.

R725.1

B

1671-8194(2013)17-0236-02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肌炎疱疹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