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5W特征分析

2013-07-07 03:59宋晓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博客用户信息

宋晓梅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微博的5W特征分析

宋晓梅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微博作为一种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有效结合的传播平台,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传播形态的创新带来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本文从微博客的涵义分析入手,对微博的5W特征进行解读,指出其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博;碎片化;裂变

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基于这两大传播平台产生的一系列应用形式如博客、电子杂志、SNS、短信、手机报等发展迅猛,而微博的兴起带给人们更多的震撼,它革命性地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传播平台有效结合起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个人微博,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正在逐渐地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其影响力也是日趋强大.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从微博的传播主体、传播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微博的传播学特征,指出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微博的涵义

微博(micro blog或micro bloggin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博客的一种变体,被网友昵称为“围脖”.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 微博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博客对于大众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如果说博客的诞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那么微博客的出现则是对这种传播方式的又一次突破和挑战.埃文?威廉姆斯 (Evan Williams)最早提出微博理念并创办Twitter这一知名微博网站.Twitter用户分布广泛,包括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Google、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很多国际知名人士和组织.微博在国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关注.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2009年,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打败奥巴马、甲流等等名词,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微博用户有个人网民、企业、机构及政府,如智联招聘、新东方、中国作家协会、央视今日观察、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等都在新浪微博上“安家”,与网民近距离互动.一股微博风吹遍了各行各业和各年龄段的用户群体.

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该《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增至36.2%,较2010年增加1.9%,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有人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是中国的微博壮年.

3 微博传播的5W分析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如图1.

图1 拉斯维尔5W模式

根据“5W”模式,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这五要素构成.微博出现之后,信息传播者的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每个人都是传播者,同时,每个微博用户也收到来自其关注者的信息,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这里我们把微博传播中的传者和受众合成为传播主体.

3.1 传播主体平民化

对于用户而言,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在手机被认为是“第五媒体”的今天,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不论是社会名人,还是草根民众,甚至是弱势群体,每个注册用户都可以在微博上表达意见、分享生活经验.在微博的世界中,人人都可以是“博主”,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微博打通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界限,这正是微博的革命性意义.

3.2 传播内容碎片化

每一个注册会员都可以发布消息;每条微博的内容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也没有成为体系,以零散的只言片语,或转发评论居多;从微博整体内容所关乎的话题上看,也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据新浪微博2012年6月9日实时热点统计,前三位的分别是:“移动大赢家”、“微博音乐盒”以及“优酷网”,话题榜的前两位分别是:“日月人鱼”、“高考迟到两分钟”可以看出微博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而这些话题没有规律的分布在各个消息源上.

从微博消息的传播效益来看,《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中统计出,“评论”、“关注”、“热门话题”、“转发”是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据统计,用户使用四个功能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70%、61%、57%、40%,评论体现了网络信息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体现了信息的交互性,关注就意味着为信息源带来了更多的信宿,而每一个信宿通过转发又会转变成信息源,零散的信息通过强大的用户关系链得以扩散.

3.3 传播方式简单多样化

微博的传播,不一定需要电脑,也不一定需要高速的互联网络.微博的终端有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MP4,甚至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微博.另一方面,手机网络(WAP)就可以完全承载微博的传输需要.可以说,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与微博的结合是天衣无缝的.我们可以使用手机WAP网登陆微博,关注朋友,甚至可以用发短信的形式写微博,种信息跨媒体的传播方式,也是微博得以引起诸多关注的原因之一.

3.4 传播效果裂变化

微博的“转发”功能使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可同步完成,与此同时,又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信息接收者看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转发.这样一来,形成了传播的“层级效应”,传播依此循环,直至无限,理论上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微博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而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裂变式的传播形态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

3.5 传播互动的及时性

创新的交互方式使得微博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感想,而新技术的运用则使得用户也更加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除此,微博添加了关注功能,这使用户能够简单轻松地了解自己关注对象的状态.

在传播效果方面,微博的关注、转发、评论功能是既简便又实用的.凡是你关注的人,只要他们在微博上写了新的内容,都会反映在你的微博页面上,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好友的状态,这种相当于广播的即时传播方式也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同时微博具有便捷的转发和评论功能,使得信息流通和反馈更加地快捷和及时.

4 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碎片化的信息发布

微博一般都规定文章的字数上限.如新浪微博限定为140个汉字或280个英文字母.网易为了与其网站名称统一标识,限制为163个汉字.微博文章篇幅的限制,凸显了微博信息传递中的碎片化、个性化与私语性特征.

微博篇幅微小,阅读和传播中的碎片化程度更高,信息不确定性更大.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目的是要消除或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认识事物、作出判断,所以更期待接收有序、完整的信息.碎片化的微博“直播”,某种程度上造成接收单个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发布、接收与处理信息.用微博发布、转发或评论信息,只需很短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微博上要不断发布和补充大量信息片段,才能完整地展现信息,大量微博客为信息传播接力,微博成为真正的全息媒介,却也导致信息大爆炸,人置身于信息的海洋,无法在小段时间内进行“完全阅读”.

4.2 虚假的信息滋生

网络传播,尤其微博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方向,传、受者间界限模糊化.微博用户随时随地发布见闻,从微博上发现重要报道线索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的新途径.但有些记者为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微博上的信息为素材,不经考证就发稿,成为传播假信息、假新闻的助推者.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一时间真假新闻泛滥成灾,引发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恐慌.有传言称日本核辐射污染海水将导致盐无法食用,且含碘食盐可以防核辐射,该消息通过微博短信等迅速流传开来,于是,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疯抢食盐的闹剧.

4.3 信息传播把关的弱化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传统媒体中,一条信息经过记者、编辑、主编等环节的层层把关,才能与受众见面,因此,往往获得受众的更多信任微博属于自媒体传播,博客写作是纯个人的行为,微博客用户发布信息的方式非常简单,中间没有任何审查编辑过程有人认为,微博传播中已经不存在把关这道程序,处于把关人缺失的状态.而在微博客世界中,由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信息获得到发布的周期与博客传播相比大大缩短,用户进行信息选择的标准也就有了更强的个体性和随意性.传统媒体中绝对的“把关人”在微博客传播中己经不复存在,甚至博客传播中对自身信息的把关,也因为微博客的即时性和个体性的特点而更加弱化甚至缺失.

4.4 信息传播的控制缺失

微博客与博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博客采用登录网站更新这一固定的信息发布渠道(即使是手机博客也只是手机开通GPRS服务实现手机上网更新博客),这意味着网络主管部门可以着力控制平台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传播过程的控制.而融合了手机短信和IM传播模式的微博客在其传播过程中也自然会遇到手机传播和即时通讯中的控制缺失问题.

5 对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整合碎片化的信息

对于信息传播的零散性和碎片化特点,微博网站要做好信息整合.以新浪微博为例,手机登录新浪微博首页,“微博广场”把零散的、碎片化的微博信息,整合成一个个专题,它就像提供给微博客们围观的信息广场,主题都是微博客们发布或转发的最受关注的信息.如,以热点信息形成的专题“用膨大剂的西瓜你伤不起”、“微博高考友爱互助大本营”、“已婚知名人士微博公开私奔”、“2011年鹿特丹单项世乒赛”等.专题还集中报道热点新闻和评论,如“为买ipad2高中生竟卖肾”、“水危机终结中国繁荣”等话题,整合了微博上大家最感兴趣的热门信息.此外,微博搜索功能的应用,使阅读和查找都非常方便.

5.2 杜绝虚假信息的滋生

微博、博客等新的传播平台已成为虚假新闻的重要来源地,特别是源自名人的微博信息常常被拿来炒作,微博网站要主动出击,对在微博首发的重大消息进行及时采访,以避谣和求证.新浪网专有“避谣微博”,对微博消息进行把关和求证,以杜绝假消息的传播.微博认证功能就是一种把关,相当于实行了实名制,网民发布、转载和评论等就会有所顾忌,让人们在享受言论自由权利时,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滋生与传播.

根除虚假网络信息需“利剑”.相关责任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让造谣滋事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有害信息的滋生.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网站,对于那些不负责任地发布、传播虚假信息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实行“零容忍”,消除虚假、有害信息传播的空间,为网友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5.3 加强信息的把关认证

首先,微博认证功能(微博名后加“V”)成为微博第一道“把关”之门.目前中国微博用户近2.5亿,新浪微博每天发布微博信息3500万条,没有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认证所有微博是不可能的.网络言论的“自由空间”大,虚假信息、别有用心的谣言传播成为微博传播的重灾区.未经认证的微博,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随意性大,不经求证地转播和发布虚假信息,加上病毒式传播,对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既快又大.

5.4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微博客数量众多,在年龄、环境、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一些人对在微博上传播谣言认识不足,对参与传播谣言属于违法犯罪认识不清.在微博发表评论时骂人、说脏话等,部分知名人士有时也不禁开骂,如歌星羽泉与学者方舟子微博对骂、郝蕾怒骂河南人、黄健翔微博骂凤凰卫视等,这些说明微博上此类问题亟须关注.人民网2010年12月9日发文《公众人物不要滥用话语权》提醒这种“脱下西装”的不文明行为.网络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一样,越整洁越能让人想要自觉维护;越是脏乱差,人就越容易随地扔垃圾、吐口水,不珍惜.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年发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广大网民和网络从业者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律.今年5月,在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中,全国100余家网站联合发出《争创“文明网站”倡议书》,并要求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强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确保网上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微博上的传播环境需要大家维护,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文明上网相关规定.

5.5 重视法制化管理

网络言论宜疏不宜堵.网络时代赋予大家更大更广阔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的同时,微博客们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在微博言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的当下,有些人却利用微博进行公关和非法商业活动.不法分子在微博上发布和传播危害社会秩序、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危害国家和百姓利益的信息,煽动社会不良情绪.对此,在引导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快网络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要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监督治理.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微博是web2.0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最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之一.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有着不同于博客、BBS等传播形式的独特传播优势.作为新事物,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本文从微博客的涵义分析入手,对微博的5W特征进行解读,指出其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探索积极可行的应对思路,为微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1〕LevGrossman.Iran protests:Tw itter,the medium of the movement[N].Time,2009(1):17.

〔2〕刘红平,曹君如.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新闻世界,2010(8).

〔3〕刘佳.微博来了[J].互联网周刊,2009.

〔4〕喻季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拓展[J]新闻战线,2010(5).

〔5〕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 (10).

〔6〕陈娟.微博以及报刊的若干玩法[J].新闻记者,2010(3).

〔7〕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0(3).

〔8〕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和发布新闻的新途径[J].新闻实践,2010(4).

〔9〕陈海明.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0(4).

〔10〕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1):22-25.

G206

A

:1673-260X(2013)01-0096-03

猜你喜欢
博客用户信息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博客天下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