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何以为安

2013-07-07 09:17:38
中国畜牧业 2013年14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共治源性

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于6月中下旬在各地开展,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旨在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食品安全的监督者和受益者。

食以安为要,食以安为本。随着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食品安全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呈现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但因监管的体系完善与能力建设的过程总与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的时期并存,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质量水平总体稳定,并逐步向好。农业部近几年重点推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同样也有统一生产标准、提高机械化水平、便于监管,从生产源头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食品,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行业还缺乏使优质产品区别于同类其他产品的有效手段,优质畜产品混迹于普通和劣质产品之中,消费者难以辨别。因此,个别产品和地方出现问题,信息立刻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千家万户,造成对整个产业的冲击。要破解这个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齐心协力。

要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就要做到原料可控、生产可控、辅料可控,这就需要多管齐下、社会共治,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

食用农产品、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既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在今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也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农业部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2013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深入实施6大专项治理行动,并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我国的食品安全必将得到有力保障,老百姓将会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共治源性
“多元共治”乐融融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6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