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姬
(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和林医院,吉林 和龙1335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吴英姬
(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和林医院,吉林 和龙133500)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伴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各为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血尿酸水平等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等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快速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缬沙坦;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通过药物治疗,高血压能够实现控制及治疗,然而治疗药物价格过高,患者依从性较低,控制效果较差[1]。近年来高血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逐渐增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伴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伴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0.32 ±3.07)岁,患者主要表现为黑便、呕吐、呕血等症状,出血量450~1500mL,平均出血量(762.51±50.36)mL,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均为1~2级高血压患者,即舒张压90~109mmHg或者收缩压140~179mmHg,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出血量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止血处理,止血后对患者心率、血压等进行检测,并抽取外周静脉血3mL送检,对患者肌酐、血尿酸、尿素氮等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德林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有生化项目进行测定,采用尿酸酶法计算破尿酸,并用苦味酸法对血肌酐进行测定。给予参考组患者氨氯地平(生产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大连),国药准字:H10950224)治疗,10mg/次,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生产公司: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94),80mg/次,每天1次,氨氯地平使用剂量减少至5mg,每天1次。治疗中对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及高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研究,若血压控制情况不满意则可加用其他药物,治疗中必须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及处理[2]。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d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血尿酸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等,同时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显效:治疗3d内黑便、呕血等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有效:治疗3~7d后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无效:治疗7d后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为(1.68±0.65)d,参考组患者止血时间为(3.68±1.05)d,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64.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317.24±111.65)μmol/L,相较治疗前(436.52±96.35)μmol/L有明显差异,P<0.05,参考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365.32±109.87)μmol/L,相较治疗前(435.12±90.98)μmol/L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受到损害,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推进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能够对患者多种器官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出现器官衰竭现象,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急性期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可达19.0%~48.28%,而随着病情的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亦明显提高,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作用。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药物,能够对细胞膜的慢钙通道进行阻断,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弱肌球蛋白能力,从而有效降压。高血压伴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存在潜在的肾功能损害,而氨氯地平能够对肝脏形成保护,从而缓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缬沙坦作为具有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提起拮抗剂,能够抑制血管收缩,阻滞醛固酮的释放,从而形成良好的降压作用,药物在治疗中不会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造成抑制,因此不会对心律造成影响,而药物亦不会对患者尿酸水平、总胆固醇等造成影响[4,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平稳降压,同时能够迅速止血,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而治疗中均未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等脏器成损伤P>0.05,由此可知,毒副作用较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迅速降压,有效止血,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熊世菊.原发性高血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J].贵州医药,2010,34(12):1085-0-1086.
[2] 熊世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前后血尿酸变化的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3):47-49.
[3] 金宝灿,广跃乾,刘厚鹏,等.云南白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57-259.
[4] 毛荷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16-817.
[5] 肖敏,徐八一,陈益彪,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132-133.
R544.1
B
1671-8194(2013)35-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