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照片看变迁——走进陵水革命老区

2013-07-07 07:39王秋虹唐仲
今日海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陵水芒果老区

□本刊记者 王秋虹 实习记者 唐仲

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是革命老区,琼崖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此诞生。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陵水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甚至一度是全国唯一的沿海国家级贫困县。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大扶持力度的“四区”。陵水恰恰属于这一范畴,并且通过对此精神的率先践行,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陵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约是7年前的4倍。也正是在这一年,陵水终于甩掉了“国家级贫困县”这顶沉重的帽子;2012年前三季度,陵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3%,位居全省前列。

陵水是怎样发生如此巨变的,秘诀在哪?在深入陵水县采访的几天,记者从一位村民家里的三张照片上找到了答案。

第一张照片——

告别茅房篱笆墙新居新村新气象

陵水县群英乡光国村委会昌好村是个老区村、黎族村。2012年12月13日,记者走进村民郑春荣的家。这是一栋240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敞亮的客厅里,墙上的一组照片十分引人注目。这些照片从左至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其中,有三张照片被放大了尺寸,非常显眼。

最左边的这张照片右下角标注的时间是1994年。这是郑春荣家当年的全家福,也是全家的第一张照片。“这是我们家最早以前的茅草屋。”郑春荣告诉记者。照片上,郑春荣夫妻俩和他们的3个孩子站在一起,背后是弱不禁风的茅草屋以及用树枝架起的歪歪斜斜的篱笆。

“一间茅房三石灶,一条野藤挂家当,一把镰刀砍大山,一碗谷种养全家。”郑春荣说,曾经,整个群英乡的贫困状况就可以用这首打油诗来概括,而他们一家5口人就靠种几亩木薯养家糊口。“每年全家能收入3000元左右已经算是多的了,日子过得太苦,连照相都笑不出来。”她指着照片里的自己说。后来,茅草屋虽然换成了瓦房,却依然破旧低矮、潮湿阴暗。直到3年前,家里才盖起了这栋两层小洋楼。

像郑春荣家一样曾经过着苦日子的陵水人,不在少数。分管扶贫工作的陵水县副县长曾宪灵向记者介绍,2004年,陵水全县30多万人口中,贫困人口数量仍达近10万,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仅4300多万元。

陵水全县共11个乡镇,其中10个是革命老区乡镇;612个自然村中,有258个革命老区村庄,总人口17.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峥嵘岁月里,老区人民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恢宏的革命篇章,而如今要如何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共享陵水发展成果,也是陵水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2008年初,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张业琳向时任陵水县委书记陈健春、县长王雄提出了建立扶持老区建设、加快老区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建议。陈健春、王雄十分重视,当即责成有关部门起草了文件。经过他们多次修改,2008年,陵水县委、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老区建设的意见》。政策制定好,落实更重要。在这一点,陵水所做非虚。从2008年起,陵水财政持续每年拨款1000万元作为老区新农村建设的专项建设资金,同时,对老区开发建设实行更优惠的政策,对老区乡镇、村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进行倾斜。2011年,陵水新任县委书记王雄、县长杨文平也多次强调要贯彻实施《意见》内容,做好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2009年至今,陵水县针对老区的投入已达到11.07亿元,其中,改造老区农村贫困户住房投入6800万元,消灭了茅草房;投入1.1亿元硬化道路243公里;水利建设投入1亿元;教育投入7.85亿元等,对老区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具影响性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陵水老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占陵水全县人口一半以上的革命老区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3540元,同比增长18%,贫困人口减少到43183人。

郑春荣家墙上第二张放大的照片是她参加海南省“雨露计划”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后的集体留影。照片里,郑春荣与共同参加培训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据了解,“雨露计划”是海南省2011年开展的一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计划,共投入1451万元,全省有3万多名农民接受了技能培训,以一技之长脱贫致富。

第二张照片——

“输血”“造血”相结合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只是郑春荣参加的众多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一次。每年,她都要参加不同种类的培训班好几次。据陵水县扶贫办主任梁友豪介绍,除了省里的“雨露计划”之外,陵水县还常常举办橡胶、槟榔、瓜菜栽培管理、养猪、养蜂、设施农业(即大棚种植瓜菜)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电子电工、计算机、农业机动车驾驶与维修、酒店管理等劳动力转移培训班等等,实施科技助农、科技扶贫。

在隆广镇石关村委会常皮村,一场“整村推进”的扶贫助农“战役”正在进行。以前,该村村民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水稻和零星的冬季瓜菜收入,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2250元。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县政府投入资金2600万元,计划把该村建设为“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在该村的建设规划设计图上,记者看到,整个常皮村的规划不仅涵盖了新民居、环村路、文化室等生活基础设施,还包括100亩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2个大型养猪场、家禽舍等农业生产设施,而这些家禽家畜的种苗将由县政府免费提供。

“不管是相关的农技培训,还是基础设施投入,都是为农民‘输血’,而‘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农民自己‘造血’,使他们有后续生活、发展的能力。”定点负责常皮村“整村推进”的隆广镇镇委副书记符义东说。

近年来,陵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从做精农业上下功夫,夯实老区的经济基础。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全县获得有机农业认证面积5000多亩,设施农业面积10800亩,带动了陵水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亮点。另外,老区还因地制宜,瞄准市场需求,着力发展橡胶、槟榔、芒果等产业,到目前为止,老区村庄共种植橡胶3万多亩,槟榔2.5万多亩,芒果1.5万亩。

在三才镇牛堆村,100亩的设施农业大棚排列得整整齐齐,走入大棚内,温暖无风的环境里,尖椒、西瓜、哈密瓜等硕果累累,孕育着老区人民富裕的希望。

英州镇母爸村委会陆田村是个“芒果村”。之所以被称为“芒果村”,是因为村里有一片芒果基地。2002年,陵水县政府投资15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政府扶持、农民投劳、规模种植、分户管理、科技服务、效益到户的模式,为村民开发种植了960亩的台农一号芒果基地,惠及农民90户、573人。如今,陆田村已有28户盖起了两层“芒果楼”,村民符玉梅就是其中的一户。靠种植10亩芒果地,符玉梅的家里不光在2003年盖起了17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还把3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

另外,利用旅游业反哺农业也是陵水发展的一大特点,近年来以旅游地产业反哺农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第三张照片——

最大投入为教育目光长远谋未来

吸引记者注意的最后一幅照片,是郑春荣一家不久前在自家的两层小洋楼前拍摄的一张全新的全家福。她的3个儿女都已经结婚生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后代不会再像我们以前那样生活了。”郑春荣看着照片里的小孙子,也不禁感慨万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状况的优劣,往往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采访中记者注意到,2009年至今,陵水对老区共投入11.07亿元,而教育事业一项投入达到了7.85亿元,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陵水县教育局副局长洪流介绍,按照《关于加快老区建设的意见》,陵水县对老区教育实行力度颇大的政策倾斜。近年来,陵水全面消除了中小学危房,并安排1900多名边远贫困村庄的学生到县城免费就学,为4.41万名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在生活补贴方面,老区受惠颇多。2009年,老区教育移民学生生活补贴标准为每年小学1000元/人,中学1500元/人,比其他寄宿生生活补贴分别高500元和750元;2012年,全省提高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后,陵水县继续保持对老区教育的政策倾斜,老区教育移民学生生活补贴仍比其他寄宿生生活补贴高100元。

2012年,陵水县政府还投入80万元,优先为思源学校、思源中学和隆广中心小学3所老区教育移民学生安装太阳能热水设备。按照计划,2013年,这项“温暖工程”将普及到26所学校,其中老区学校占20所。

在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方面,陵水县也下了很大功夫。2008年以来,陵水县每年都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及校长。截至2012年,累计招聘教师340余人,学科带头人16人、校长6人,新招聘的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经费也连年增加,从2008年的20万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100万元。

张业琳深有感触地说,陵水县委、县政府对老区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老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着力创新老区工作思路,把老区发展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渠道,并构建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扶持老区建设的体制和机制。这就是陵水加强老区建设、加快老区发展的主要经验。H

猜你喜欢
陵水芒果老区
我才不要穿
延安,老区的希望
海南陵水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在陵水错把大风吹过的地方当成故乡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陵水共青团组织青年学习红色书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