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占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小麦。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质≥13g/kg,水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150mg/kg。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cm左右,并耙透耙匀,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可用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4.5kg/hm2,拌干细土150~225kg随犁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2.选用良种
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3.种子的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4.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
5.播种深度
播深一般以3-4厘米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
6.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
前茬是水稻田,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炕土,整好待播地,适墒播种,浅播匀种,确保一播全苗。理好沟渠,合理密植,播种形式统一为条播,以3米开墒,播幅为20M,幅距为30M,基本苗在16-18万,保证每亩茎蘖数在30-35万,有效穗24-26万。
7.田间管理
7.1苗期与分蘖期
小麦出苗至分蘖期是以生长叶片、根系、分蘖为主的时期,小麦出苗后及时疏苗,确保苗全、苗匀,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确保小麦早扎根,早分蘖,形成壮苗,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对长势偏弱的小麦田,在越冬期应补施分蘖肥,可施有机肥30~45m3/hm2或尿素75~100kg/hm2,未施肥或施肥少的田块,春季追肥应适当提前,在返青期施尿素60~75kg/hm2,以促进发根及分蘖。
7.2拔节期
小麦生育后期,应重施氮肥,可施尿素150~200kg/hm2,若干旱结合灌溉施肥效果更佳,对群体较大、苗情偏旺的应适当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进行施肥,施肥量适当减少。对于生长过旺的田块,可用600mL/hm2壮丰胺对水4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也可用多效唑或肋壮素等。
7.3后期
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用1%~2%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缺磷钾田块可加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7.4化学除草
7.4.1除草剂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防除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多采用骠马、骠灵、拉索、异丙隆、麦草灵等;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将丁草胺与氟乐灵混用;阔叶杂草较多的麦田,多采用巨星、使它隆、苯黄隆、好事达、阔草清等;单子叶与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采用异绿隆、麦草星等除草剂。
7.4.2除草剂的应用
就温度而言,麦田除草应以头水后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为好;就作物苗情而言,宜早宜小。一般在小麦2~3片真叶、杂草2~3片叶时施用。除草剂的用量为:6.9%骠马乳油750mL/hm2、75%巨星干悬剂15.0~22.5g/hm2、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225g/hm2,以上药剂均按说明对水喷雾。
7.4.3综合防治,提高防效
一是选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二是对草害重的田块实行轮作换茬。三是对田埂、沟边恶性杂草多的地方,定向喷施农达、克无踪等,净化麦田周围环境。四是土壤墒情差的,适量加大施药量。五是对土质较沙的田块不宜过量施用除草剂。六是当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施用除草剂。
8.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为害盛期。此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纹枯病为病株率15%~20%,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每米单行600头。防治全蚀病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250~3000g/hm2对水900L/hm2,返青期顺垄喷洒;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L/hm2对水1125~1500kg/hm2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d再喷1次;防治根腐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5%卫福合剂、58%倍得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防治;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啧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9.收获期管理
9.1浇好麦黄水
小麦蜡熟后,适宜的水分供应能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转,特别是少雨条件下浇好麦黄水还可防止后期干热风害,提高千粒重。据调查,适浇麦黄水可增产1成左右。麦黄水要在小麦落黄后浇,以防造成贪青晚熟。此时小麦穗头较重,浇水后遇大风易产生倒伏,应注意天气预报,掌握在浇后10~12h内没有4~5级以上大风,同时浇水量要小。
9.2适时收获,防杂保纯
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期长相为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约22%左右,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光泽。优质小麦要注意商品优势,不论种子还是商品粮都应到田间去杂,单收单打,分场单晒,以确保种子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