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瑞
在科学发展新阶段中,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刻内涵,既包括宏观层次的市场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包括中观层次的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还包括微观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内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向科技创新驱动、企业现代化、产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生产清洁化、服务社会化方向转变的过程。滁州市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一轮重要发展阶段。了解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趋势,客观评价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引导与支持企业和政府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滁州市加快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浙江省人民政府课题《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态能力报告》研究成果,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能力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升、经济国际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见表1)。我们对2005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与2011年(“十二五”初期)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指标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以确定滁州经济转型升级各项能力的相对强弱水平。通过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指标对比,分析滁州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滁州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建议。
表1 2005-2011年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指标统计数据
根据《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态能力报告》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一级指标权重分别是0.1991、0.2410、0.2306、0.2158、0.1135)的初步测算,2011年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居安徽省第8位次。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提升能力、经济国际化发展能力、节能减排能力分别居安徽省第9、第7、第6、第7、第10位次。数据显示,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能力、节能减排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提升能力、经济国际化发展能力相对较强。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26项指标中有25项指标有所提高,表明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提升能力、经济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较快。2005年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排序居全国第25位,2010年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排序居全国第21位。由于滁州市各项指标在安徽省内排序多为中间位次,因此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05年至2011年间,滁州市人均GDP纵向比增长较快,但省内横向比下降2位。同期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平均工资小幅增长,位次分别提升1位、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区域人均GDP、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滁州市目前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阶段,投资增长仍然是驱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较低的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影响着滁州市未来的发展潜力,“把引资、融资、投资作为第一举措”仍是当务之急。
2011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职工平均工资分别是1486亿元、11.1%、34679元,在安徽省排位分别是第6位、第2位、第10位。滁州市职工平均工资纵向比提升较快,但在全省的排位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十二五”期间,滁州市在加快提高职工平均工资的同时,提高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润将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人均经济效益是企业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提升企业获利能力的方向,也是提高滁州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前提。
滁州市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缺少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和企业是滁州市当前自主创新中的突出问题。原创企业成长慢、生产型企业研发少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一是滁州市R&D投入相对不足,由2006年0.24上升为2011年的1.08,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水平。二是新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高。2011年,滁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17%,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成果转化亟待突破。三是专利授权量亟待增加。2011年滁州市万名从业人员专利授权数是7.81项,排序为全省第7位,滁州市与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专利授权数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四是高端人才缺乏,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操作工人短缺,创新人才机制亟待完善。
滁州市二产发展迅速,三产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不高。2011年,滁州市GDP中一产比重为20.4%,比安徽省高个7百分点;三产比重为27.9%,比安徽省低4.3个百分点。服务业是滁州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潜力所在。滁州市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近几年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升(滁州市统计网)。因此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滁州市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虽然近年来滁州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工业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程度仍不高,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
2005年、2011年,滁州市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有一定提升。但是,2011年滁州市外商直接投资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0%,排序为第11名,比2005年下降2位次。主要原因是滁州市外商直接投资额较小,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较小。滁州市吸引外资的能力薄弱,招外商引外资是今后加大投资的努力方向。
2011年滁州市单位GDP电耗为914(瓦时/万元),近二年始终处于安徽省第12位。单位GDP电耗与产业结构有关,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企业生产作业耗费电量大,但工业产出相对少,附加值偏低;二是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能耗产业的比重较低。2010年滁州市单位GDP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436(标立方米/万元),而2011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为72804(标立方米/万元),全省排名从第4位滑落为第16位。废气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追求良好人居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对废气、烟尘粉尘等比较突出的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对于欠发达的滁州市来说,发展不快、发展不足仍然是滁州市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同时,滁州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增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加快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经济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选择,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追赶跨越、奋力“双超”为主调,以省内争先进位、省外对标苏北平均水平为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承接合作、转型升级、科教兴滁五大战略,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思想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核心是加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追赶跨越不动摇、不犹豫、不偏离,不断拉升发展标杆,强化发展举措,夯实发展基础,紧紧咬住冲刺第一方阵的主目标,抓投入,强建设,调结构,促转型,重民生,增和谐,努力实现滁州新的更大发展。
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中重在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把握重要环节,选准切入路径。
3.2.1 产业结构调整是主攻方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升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升发展。一是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使其成为带动我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苏滁现代产业园的建成为滁州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助力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兴产业规模化。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两化”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四是加快贸易结构调整。促进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转变,提高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五是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先发展以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大力引进和从现有工业企业中分离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咨询、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营运总部,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六是推动现代农业提升发展。
3.2.2 企业结构调整是基础
引领工业企业向现代化、高端化、品牌化、生态化、集群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与国际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快高端制造业设备的改进和引进,鼓励工业龙头骨干企业生产和使用低能耗高产出的技术和设备,带动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并给予相应补贴政策。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大力推进产业联动发展、集聚发展,制定龙头企业总部和产业集群发展奖励机制,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为外围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确保3年内形成一批百亿企业和三大千亿家电信息、盐化工、硅(玻璃)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分别提供一定的资助。四是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基金,对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专利项目和软件著作权,给予一定的申报费用补贴;对授权发明专利并已确认在企业实施产业化的,给予所在企业一定金额的奖励。五是推进著名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对新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省级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的,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加强品牌管理,实现品牌的增值和维护。
3.2.3 城乡结构调整是重要举措
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目前与滁州市城镇化率只有43.2%,发展空间很大。提高城镇化率,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大规划、用地、资金等扶持力度,加快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其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的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落户条件,促使农业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加快硬件对接和消除制度障碍“两手抓”,努力解决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难点问题,提高统筹发展水平,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2.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动力之源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阻碍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力争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动项目对接和创新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步伐。三是集中力量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龙头企业。四是千方百计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高端人才,特别是通过引进顶级人才来引进顶级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五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逐步建立一支科学素质高、市场意识强、专业知识精、服务能力强的科技中介队伍,推动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
3.2.5 提高居民收入是重要目标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最低工资标准、降低税费等方法,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一是发展经济,强化就业提升,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是强化创业富民,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四是完善社保体系,增加转移性收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五是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继续增加对“三农”的公共投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者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人力资本创造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权重,使经济发展更多地藏富于民。
3.2.6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滁州市应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并网风电规模。坚持节约优先,突出重点领域,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推进工业节能节水降耗,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强重点行业管理,开展能耗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3.2.7 政府绩效考评引领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
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推动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指标纳入市直目标绩效、县域目标责任、省级开发区和扩权强镇目标评价体系中,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根“指挥棒”,引领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和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使各级领导干部的精力进一步集中到发展上来,集中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各级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局,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发展合力。
[1] 伍长南,林昌华.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 程慧芳,唐辉亮,陈 超.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态能力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中国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 毛 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构[J].学习与探索,2011(5).
[5] 朱卫江.关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J].政策瞭望,2008.
[6] 刘 俊.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