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凤阳民歌的非遗特质和保护传承——以《王三姐赶集》为例

2013-07-05 01:06周熙婷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集体性凤阳特质

周熙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具有传承性、集体性、象征性等基本特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城乡人口结构和文化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一些传承了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和渐渐消失的境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极为迫切的要求[1]。凤阳民歌于2008年继凤阳花鼓之后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件既让人欣喜又让人担忧的大事。喜的是凤阳历史文化又增添一个国家级项目;忧的是凤阳民歌也面临着传承人的老去和大量民歌失传的局面。要保护传承凤阳民歌,就必须把握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探索其摆脱困境、保护传承的思路和举措。本文以凤阳民歌著名曲目《王三姐赶集》为例,研究凤阳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重点把握其传承性、集体性和象征性[2]。

一、从《王三姐赶集》的萌芽看凤阳民歌的传承性特质

《王三姐赶集》是当代民歌,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萌芽时期很长,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先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汉族民歌同一切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3]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形。凤阳民歌产生的具体年代虽不可考,但它定然也是在先民的生产劳动中就开始萌芽出现了。凤阳民歌产生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具有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目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凤阳民歌曲目有百首之多,主要内容有:对痛苦生活的悲愤控诉,对甜蜜爱情的强烈渴望,对经典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传颂与赞美,对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的总结,对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反映等等。集中反映了人民在漫长历史岁月里沉淀下来的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凤阳民歌的发展高潮在明清时期,为了扩充明中都,明太祖朱元璋从各地移民数十万人至凤阳一带。大量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各地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音乐,对凤阳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朱元璋及淮河两岸出身的开国元勋都很喜爱家乡凤阳的民歌,他们把凤阳民歌带入宫廷,经乐工整理,形成著名的五大“宫曲”[4]。朱元璋也曾给册封的亲王“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5]。明惠帝朱允炆和明宣帝朱瞻基还给亲王赐过乐户。移民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皇室显贵的大力推崇,使凤阳文化尤其是凤阳民歌也随之身价倍增,举国传唱,使凤阳民歌居于明代民歌的主流地位,形成凤阳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明中期之后,凤阳不再受到皇家永免赋役的优待,加上皇陵和会试差役繁重,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大批移民包括本地农民到处逃荒,他们口唱小调身背花鼓,将凤阳民歌带出了凤阳,像种子一样播撒到各地。凤阳民歌中的“凤阳调”“孟姜女调”“鲜花调”“妈妈娘好糊涂调”“五更调”“泗洲调”等,均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传唱,并演变成各具特色的曲调。如凤阳民歌中最著名的“凤阳调”(凤阳歌)在全国三十一个省市都有流传。据冯光钰先生统计,在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民间舞蹈、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中与《凤阳歌》同宗嫡系的曲调有366首之多[6]。《王三姐赶集》就是在这样丰厚的民间音乐沃土中萌发的典型曲目。

今天我们继承文化传统,最根本的是要确立这样的理念:在明代民歌即第一次凤阳文化热潮的基础上,兴起凤阳民歌即第二次凤阳文化的热潮。让《王三姐赶集》成为凤阳第二次文化热潮的前奏曲。

二、从《王三姐赶集》的产生看凤阳民歌的集体性特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特性是集体性。它是由众多个人集体创作完成的,是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完善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世世代代的集体传承。凤阳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作者和传唱者就是人民自己。人民用民歌来表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表达思想和感情。每一首凤阳民歌萌芽、形成、发展、变化、成熟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民的集体创造,这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凤阳民歌《王三姐赶集》从普通的凤阳民间小调,演变为知名的全国经典曲目,其中融汇着众多部门、个人的智慧与努力,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的集体性。

1954年,为迎接安徽省文艺调演,滁县地区中心文化馆派出文艺股长袁德龙,会同凤阳县文化馆的章孟和,深入到凤阳县红心乡文化站准备节目。决定以燃灯寺一带最具地方特色的凤阳花鼓作为表演形式,选中曲目《王三姐卖鞋》。袁德龙和章孟和在《王三姐卖鞋》的基础上改编了唱词,增加了演员,强化了舞蹈,修改了曲目名称,定名“凤阳花鼓·双条鼓”《王三姐赶集》,挑选欧家林、刘明英、邓泽菊等八人参加演出,聘请了知名的花鼓艺人刘耀兰(欧家林的母亲)教演员打花鼓。1955年1月,“凤阳花鼓·双条鼓”《王三姐赶集》在安徽省的调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并被推选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调演[7]。

安徽省文化局高度重视,集中排练,调整演员,请来北京和天津歌舞团的老师和民间艺人田振起、刘宏年等人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设计。强化音乐伴奏,连后来成为戏曲界名人的时白林也在乐队中演奏二胡,使节目质量得到提升[8]。1955年3月10日至25日,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农村部分)在北京举行。《王三姐赶集》获得大会最高奖:“优秀奖”。被选到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新闻媒体对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画报还刊登了《王三姐赶集》的剧照,“欧家林打花鼓”的倩影居于显著位置,凤阳花鼓轰动京城,风靡全国。

形势造就了《王三姐赶集》,政府文化部门、花鼓艺人、音乐专家共同参与,其中也包括中央领导和新闻媒体。《王三姐赶集》的产生及成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基本特质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传承集体性,最根本的是坚持民歌在民间,民歌的创作在民间,民歌的演唱在民间,民歌的欣赏在民间,民歌的主体在民间,民歌的未来在民间,千百万民众的集体性活动是民歌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

三、从《王三姐赶集》的词曲看凤阳民歌的象征性特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充盈着象征意义与象征符号。凤阳民歌《王三姐赶集》成为中国经典民歌,象征着凤阳的崛起,象征着花鼓女的解放,象征着凤阳民歌第二次热潮的到来。

唱词体现凤阳农民真情,象征着花鼓女的主人意识。《王三姐赶集》的唱词,反映三大细节:一是赶集,解放初期集市贸易的繁荣;二是卖鞋,老百姓劳动热情很高;三是自己找婆家,宣传贯彻新婚姻法。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淮河流域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尤其是王三姐公然宣称择偶标准:“生产劳动带头干,学习文化能努力,我就跟他去”。既体现淮河女子的泼辣和果敢,又体现民间歌曲的真情和朴实,象征意义深远。

曲调反映凤阳音乐特色,象征着凤阳音的涅槃重生。下面是选自《中国民歌选(第二集)》的《王三姐赶集》曲谱[9]:

它的调式是徽调式,音阶是六声加变宫,音域是十度。节奏比较明快,是四分之二拍,切分开头,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较多出现一字配一音的情况,时值较长的音符较少,与北方音乐的一字多音现象有较大的不同。总体特征是简练而规整,中速且灵活自由,偏向南方的音乐风格。旋律曲线优美,呈波浪形,低起高扬,跌宕有致;旋法形态多样,既有级进,也有大跳。第一句以中音开头,并迅速上升到最高音七度大跳,给人以明亮高亢、先声夺人的感觉。第二句也有大跳音,稍稍缓和。第三乐句以较低的音阶回旋,烘托并推演第一乐句,给人以细腻委婉的印象。旋律线的曲折变化与演唱中使用凤阳方言(中原官话信蚌片)的语音特点有关,特性音#1在音乐旋律中出现,构成小二度的变化[10]。#1是凤阳民歌中极有特点的特性音,并在其它曲目中大量存在,展示了鲜明的凤阳地方音乐色彩,象征着凤阳音的涅槃重生。曲调的南方风格和歌词的中原语音形成了既婉转秀美又爽朗泼辣的演唱风格。

今天我们传承象征性,最根本的是强化歌词、曲调和演唱风格的凤阳特色,要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凤阳民歌。为此,必须注重词曲作者、表演者、组织者及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注重良好人文环境、观众基础及表现形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王三姐赶集》具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从而进一步证实凤阳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正当性。我们通过《王三姐赶集》的个案研究凤阳民歌,重点把握其传承性、集体性、象征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凤阳民歌在明代民歌的主流地位,从而确立兴起第二次凤阳民歌热潮的信心;认识到民间是民歌生存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从而探索组织群众参与民歌创作、表演、传承的具体方法;认识到凤阳民歌的词曲特色和演唱风格是凤阳音的根本标志,从而确立培养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的举措。这些对传承保护凤阳民歌、传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5-46.

[2]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51-63.

[3] 江明憞.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

[4]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上·江苏民歌概述[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5.

[5] 滁县地区行署文化局编.中国戏曲志安徽省卷·滁县地区分卷[M].非正式出版,1990:21.

[6] 冯光钰.从凤阳歌看“同宗民歌”的传播流变[J].音乐研究,1991(2).

[7] 周熙婷.2011年6月19日采访袁德龙的录音资料.

[8] 董振亚.安徽民族民间舞蹈综述[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8.

[9]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中国民歌选(第二集)[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28.

[10] 陈仁华.皖东民歌概述[J].滁州:人文滁州第四辑,2011(7).

猜你喜欢
集体性凤阳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表演式落实、集体性沉默 “失真干部”的六种表现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旧凤阳花鼓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