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亮山,地里夏提·买买提,胥胜金 (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金川铜镍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西部阿拉善边缘隆起区,南缘的龙首山隆起带北侧。北部以龙首山北侧深断裂 (F1)与阿拉善隆起区内的潮水断陷相接,南部以龙首山南侧深断裂与祁连山地槽的走廊过渡带毗邻。区内广泛出露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含矿超基性岩体呈岩墙状不整合侵入于下古生界一套深度变质杂岩-混合岩、大理岩内,受F1次级断裂构造控制,超基性岩体沿北西至南东划分为Ⅲ、Ⅰ、Ⅱ、Ⅳ4个矿区[1](见图1)。金川铜镍储量丰富,此外还有贵金属 (铂、钯、金、银、锇、铱、钌、铑)以及钴、铬、硒、碲、硫等,伴生元素品位低、储量大[1-9]。
注:1、第四系;2、条痕混合岩;3、大理岩;4、含榴二云片麻岩;5、均质混合岩;6、黑云斜长片麻岩;7、混合岩;8、混合花岗岩;9、晚期花岗岩;10、超基性岩体;11、地质界线;12、断层构造。图1 金川铜镍矿床地质构造简图
含矿超基性岩体是一复式侵入体,是岩浆多次上侵形成的,岩体走向北西50~60°。铜镍矿体产状与超基性岩体一致,呈陡倾斜似层状,不规则透镜状、遍豆状产于超基性岩体中下部和底盘围岩内,长10多米至1000余米,厚度最大超过200m,垂直延伸数百米。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体是金银等贵金属存在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铜镍矿体均有金银矿化,并且只偶尔低于超基性岩铜镍矿体伴生金银含量指标 (金>0.05g/t,银>1g/t)。但是,铜镍矿体的上下盘超基性岩体或其他近矿围岩几乎无金、银矿体产出[7-9]。
超基性岩体内或边缘,大理岩交代型铜镍矿体,即使铜镍矿是贫矿体,金、银含量也较高。比如Ⅰ矿区——交代型样品中金、银平均品位分别达0.353、8.865g/t,最高分别达0.86、12.0g/t,比相邻超基性岩体内金银品位高1.35和1.14倍。
超基性岩体的顶底盘围岩一般无金、银矿化,但当晚期含矿热液沿裂隙或构造有利侵入时例外。
晚期含矿热液活动发育地段是金、银富集的部位[7-9],上述交代型矿体属于此,另外,由于晚期热液叠加,导致铜矿物 (常见矿物为黄铜矿)大量增加,即铜镍比值升高,金、银含量增高。如Ⅰ矿区某段矿体广泛发育滑石-硅酸盐化,矿石蚀变强烈,明显可见大量黄铜矿,金、银含量比其整体金、银平均品位高71.4%、37.1%。
铜镍矿体的近矿石英脉如有铜镍矿化多形成铜镍贫矿或表外矿,而金、银矿化较强。
在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区有金、银相对富集地段 (金品位大于1g/t,银品位大于5g/t),但数量很少,Ⅰ、Ⅱ矿区在地勘阶段圈出金富集体19个,银富集体10个,主要分布在海绵陨铁结构的富矿石中。
Ⅰ矿区金、银品位高于Ⅱ矿区,目前2个矿区生产中段的金、银平均品位:Ⅰ矿区分别为0.18、3.38g/t,Ⅱ矿区分别为0.11、2.13g/t。一般情况下,矿体的上部金、银含量高于下部。
(1)矿石类型不同,金银含量亦有显著差异。Ⅰ矿区某段伴生金、银在不同类型矿石的含量如表1所示,交代型矿石>海绵陨铁状富矿>侵染状贫矿>星点状表外矿>二辉橄榄岩。
(2)矿石类型相同而矿石品级不同,金、银含量亦不相同。如表1所示,超基性富矿石中的含量大于浸染状贫矿石的含量。
(3)矿体中金、银含量变化属不均匀至很不均匀。如Ⅰ矿区某段金含量变化系数大于等于40%的占总数77.4%,其中变化系数大于等于60%的占总数的54.8%;银变化系数大于等于40%的占总数的58%,其中大于等于60%的占总数的12.9%,银变化系数较小,并且金、银变化系数不规则。
表1 某段伴生金、银在不同类型矿石的含量
(1)金、银含量随铜镍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总的是富矿含量高于贫矿含量,贫矿高于表外矿,表外矿含量高于超基性岩。晚期贯入的特富矿 (Ni含量大于3%)铜镍品位虽然很高,而金银含量只近于富矿。
(2)金银含量与铜镍比值成正消长关系,但不成比例增减。铜含量越高,即铜镍比值近于1甚至大于1时,金银含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富矿。
(1)Ⅰ矿区某段金、银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分析结果表明,金、银主要是赋存在硫化物中,硫化物载体金占78.95%以上,硫化物载体银占52.7%。
表2 金化学物相分析
(2)金、银矿物主要是金、银系列互化物,而且以独立矿物状态存在。主要金、银矿物有银金矿、自然金、碲银矿、银镍黄铁矿、碲铋银矿,其中金以银金矿为主,自然金次之,独立银矿物以银镍黄铁矿为主,碲银矿次之,微含银矿物有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电子探针定量分析主要金、银矿物平均金、银百分含量如表4所示。金、银矿物在金属矿物中分布率为82%~90%,说明其形成与金属矿物密切相关,常与黄铜矿、古巴矿、磁黄铁矿、紫硫镍铁矿、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针铁矿、赤铁矿等共生,尤其是与黄铜矿和氧化铁矿物共生密切。银矿物除与金形成互化物外,还有碲银矿和少量碲铋钯矿,主要与铜、镍硫化物密切共生。
表3 银化学物相分析
从产出特征看,自然金银矿物以包裹金和裂隙金为主,和黄铜矿关系极为密切。碲银矿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黄铁矿裂隙中亦可见到,有的也散布在脉石中,银镍黄铁矿呈固熔体状态分布于黄铁矿中。金、银矿物以中细-细微粒为主,细粒占38.15%,微粒占30.46%,中粒占24.42%,粗粒仅占5%~7%。自然金银矿物的成色,对74粒自然金银矿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其结果是自然金为85.3%,银金矿为64.0%~70.0%,包裹金的成色好于裂隙金。
表4 主要金、银矿物平均金、银百分含量表
1)铜镍硫化物矿体是金银等贵金属存在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铜镍矿体均有金银矿化,同时超基性岩体的顶底盘围岩一般无金、银矿化,但是当晚期含矿热液沿裂隙或构造有利侵入时例外。
2)铜镍硫化物矿体中金、银含量变化属不均匀至很不均匀,并且金、银变化系数不规则。
3)金、银含量随铜镍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金银含量与铜镍比值成正消长关系,但不成比例增减。
4)金、银主要是赋存在硫化物中,金、银矿物主要是金、银系列互化物,以独立矿物状态存在,并且金、银矿物常与金属矿物共生,尤其与铜、镍硫化物共生密切。
[1]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 .白家咀子硫化铜镍矿床地质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225.
[2]朱文凤,梁有彬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J].地质与勘探,2000(1):26-28.
[3]汤中立 .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及地质对比意义 [J].甘肃地质学报,1992(1):24-47.
[4]汤中立,李文渊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模式及地质特征对比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5]汤中立,李文渊 .金川铜镍硫化物 (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对比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6]汤中立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式 [J].现代地质,1990,4(4):55-64.
[7]汤中立 .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8]柴凤梅,张招崇,毛景文 .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 [J].矿床地质,2005,24(3):325-335.
[9]汤中立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J].地质学报,1996,70(3):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