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岗油田检查井水洗规律研究
——以X6-12-JE24井为例

2013-04-10 05:40:12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水淹小层检查井

周 超 (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尹太举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杨 乐 (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杏树岗油田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平面上水淹严重,但是纵向上剩余油动用不均匀,地下剩余油高度分散,常规调整挖潜难度越来大[1-3]。因此,必须综合各种资料信息并利用多学科油藏研究手段,才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油藏内剩余油的分布。密闭取心检查井是国内普遍采用的、在水驱开发过程中认识地下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方法之一[4]。为此,笔者选取了完钻于2008年的检查井X6-12-JE24作为研究对象 (此井位于研究区东侧杏六东示范区),由此来研究油层近年的动用状况,进而为评价研究区油藏的开发潜力提供参考。

1 岩样水洗状况分析

通过对检查井岩样的水洗情况进行统计,初步分析水淹程度,再结合检查井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岩样的物性特征,归纳出不同沉积类型下砂体的水淹特征。通过X6-12-JE24检查井各类储层岩性、物性统计 (见表1)可以看出,主力油层的平均空气渗透率、平均孔隙度、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分选系数等参数均高于非主力油层的表内厚层和薄层;岩性以中砂、细砂岩为主,所占比例在60%以上,泥质含量低于非主力油层。根据物性分析数据和原始状态含油饱和度计算岩心当前驱油效率,然后根据当前驱油效率确定水淹级别,结果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所选井整体水洗程度为中-强级别。

表1 X6-12-JE24井各类储层岩性、物性统计表

对检查井表外样品进行水洗情况分析,83个样品中强水洗样品6个,中水洗6个,其余71个均为未水洗,中水洗以上样品占岩样总数的14.5%,表明该井表外储层整体上水洗程度较弱。

2 层内水洗规律

2.1 主力小层

在杏树岗油田主力小层中,其自然伽马曲线正异常,自然电位曲线偏于负值,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好,这是由于多期河道切割叠加,导致河道砂体的水淹特征比较复杂,单个小层内水洗程度差异也较大,呈现出下强上弱的特点[5],即小层水淹程度呈现下部水淹较强、中部次之、上部最弱的正韵律现象 (见图1)。

表2 X6-12-JE24检查井水洗状况表

对于单个砂体来讲,由于砂体厚度大,沉积相也较好,注入水优先进入厚度较大、孔渗较高的砂体内,随着时间推移受重力作用和油水密度差异等影响,注入水会沿着砂体向其下部波及流动,从而最终导致砂体的上部水淹程度较下部水淹程度要弱[6]。根据P1-3-3-2沉积微相来看,层内主要发育河间砂和分流河道,油层厚,规模大,储层渗透率较好,砂体内部连续性也好,存在高渗段,层内水淹较重。由于开发初期的强注强采导致 “大孔道”产生,屏蔽了层内相对低渗层段,从而形成层内剩余油。

图2 X6-12-JE24检查井S2-15至S2-15-2小层水洗特征图

2.2 非主力小层

选取S2-15至S2-15-2小层水洗特征为例 (见图2),其储层砂体内部结构复杂,物性较差,隔夹层大量发育,水洗情况复杂,水淹特征不明显,驱油效率差异较大。从单个砂体来看,呈现砂层底部和顶部水淹严重、中间水淹较弱的现象,但是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造成上述水淹状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隔夹层的存在或者砂体物性的差异所致。夹层是构成沉积储层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夹层的数目、规模和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层纵向水驱油效率,对水淹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稳定夹层将厚油层细分为若干个流动单元,易形成多段水淹;若夹层分布不稳定,则可能表现为注入水下窜,不稳定夹层越多,其间油水运动和分布也就越复杂。厚油层内部由于夹层对流体的封隔阻挡作用,使得韵律层间水淹情况变得复杂。由图2可以还看出,在S2-15~S2-15-2这3个小层中,由于夹层阻止了注入水由于重力作用而沿底部突进的趋势,导致流体垂向上流动受阻,在夹层上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此外,由于夹层的分隔作用,正韵律上部薄油层注水不见效,造成局部层段驱替效果变差,使剩余油富集。

2.3 表外储层

选取S2-4和S2-5小层进行表外储层水洗特征研究,自然伽马曲线为中高值,反映地层沉积差异不大,而沉积微相则表现为主体薄层砂大量发育 (见图3)。在单个小层内,孔隙度有自上而下由大变小的韵律性,渗透率平均较低,水淹情况下部较弱,上部较强。因此,在上述2个小层中,地层沉积表现为分段式反韵律沉积模式。在该类韵律地层中,注入水首先沿着顶部推进,导致上部水淹严重;随着注入水的不断增加,加之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水驱厚度逐渐扩大,下部中、低渗透层逐步遭到水淹,造成纵向上水线推进比较均匀,水洗厚度大。一般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分布较低。在该类薄层砂体中,渗透率很低的地层有时水淹也很严重,这是因为薄层水淹主要决定于连通状况,地层连通性好时薄层水淹程度也可能较高。

图3 X5-D2-JP928检查井S2-4和S2-5小层水洗特征

3 层间水洗规律

3.1 主力油组层间

研究区主力油层 (P1-1-1~P1-3-3-2)多发育复合河道,由于多期河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复合正韵律砂层,造成多个水淹段和多个剩余油富集段,即多段式剩余油模式。相对较厚的储层砂体水淹程度较高,相对较薄的水淹程度较低,但也有薄层水淹程度高、厚层低水淹程度的现象,而当出现储层砂体结构较复杂的情况时,砂体水淹特征也相应变得比较复杂。同一层系当中,水淹程度局部呈现韵律状态分布,一般下部水淹较上部严重,如在P1-3-3-2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水淹非常严重;在某些孔隙度高但渗透率低的层位也可能出现低水淹的情况,剩余油富集 (如P1-1-2小层),这是因为该区在生产时进行大段射孔和多层合注合采,层间物性差异很大,导致层间流动差异大,进而造成水驱效果差,水淹程度不高,剩余油富集。

3.2 非主力油组层间

以S3油组为例,其水下分流河道平均砂岩厚度0.28m,表内主题薄层砂平均厚度4.6m,表内非主体薄层砂平均厚度3.26m,表外砂体平均厚度4.68m,整体平均砂厚12.82m。油组表内薄层相对发育,孔隙度较低,地层水淹呈现上高下低的多段叠复式反韵律特征,整体上水淹强度为中等。在非主力厚油层中的某些小层,其砂体虽达到厚油层标准,但是分布方式零散,这样相应的注采关系就会变差,只有在连通性较好的层内原油才会受到注入水波及并得到动用,而在不同砂体沉积类型的交界处或者在砂体连通性不好的区域,水驱的效果不明显或者未水驱,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连片分布的剩余油 (如S2-5小层)。

3.3 纵向水洗规律

通过检查井水淹分析得知,单井纵向上各个小层之间水淹程度差异比较大。总体来说,一般正韵律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反韵律油层底部剩余油富集,复合韵律油层在相对低渗部位也易形成剩余油[7-9]。杏树岗油田各种韵律类型厚油层按照厚度进行划分,多韵律油层占16.5%,正韵律油层占2.4%,复合韵律油层占81.1%,由于渗透率的韵律性及非均质程度不同,造成油层内部的水洗差异,储量动用情况差异也较大,从而在垂向上形成剩余油段,平面上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根据韵律性的分布,结合地层储量分布,预测目前剩余油仍然主要分布在主力厚油层中。

4 结 论

1)杏树岗油田储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层与层之间以及层内段与段之间的产出状况、含水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

2)杏树岗油田检查井水洗一般具有以下规律:表内储层大多具有较高的水洗程度;对于单个砂体,不同的韵律层表现出不同的水淹状况;层内水淹程度与渗透率正性相关;薄层差层水淹程度主要取决于连通状况。

3)层间水洗规律与砂体分布关系密切,砂体连续性强的层位水洗较强,砂体急剧变化的层位水洗较弱;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水分布有较大影响,纵向上油层动用情况不均匀。

[1]张宝胜,张淑洁,吴兆华 .喇萨杏油田各类油层水洗状况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6):40-43.

[2]吴晓慧,王凤兰,付百舟 .喇萨杏油田剩余油储量分析及挖潜方向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3):29-31.

[3]韩伟东,黄伏生,艾颖 .喇嘛甸油田剩余油挖潜方法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3):41-43.

[4]李卫彬,王丽英,孙庆萍 .特高含水期厚油层细分挖潜方法研究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69-72.

[5]迟静.水洗油层的分析与评价 [J].西北地质,2003,36 (3):80-83.

[6]刘义坤,刘云龙,陈惠平,等 .萨中开发区高台子油层的水洗特征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56-58.

[7]张为民,裘怿楠,田昌炳,等 .重新认识河道砂体储层层内非均质性——从注水开发高含水阶段挖掘层内剩余油潜力谈起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5):45-48.

[8]吴素英 .长期注水冲刷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4):35-37.

[9]蔡文,尹太举,余洋,等 .萨尔图油田北三西区检查井水淹层分析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2)80-83.

猜你喜欢
水淹小层检查井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3年9期)2023-10-21 10:14:44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3年2期)2023-03-10 13:13:52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2:34
◆ 雨水井、检查井
雨水井、检查井
建筑与预算(2020年9期)2020-10-13 12:06:26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云南化工(2020年8期)2020-08-25 09:13:44
水淹吕布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河南科技(2015年3期)2015-02-27 14: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