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作者:李爽,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100073。
《钱注杜诗》是清代杜诗笺注的开山之作,对有清一代治杜注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钱注杜诗》版本作宏观巡览的基础上,专力考察未获学界普遍关注之“钱牧斋杜注写本”,概述其基本情况,初步揭示其版本价值,期望拂拭历史的尘灰,使此一沉湮百年之孤本重现光彩。
钱谦益(1582—1664)注杜始于明崇祯六年(1633)作《读杜诗寄卢小笺》上、中、下三卷,次年又撰成《读杜二笺》一卷,遂并《小笺》刊刻,有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其后更增益《二笺》为上、下二卷,末附《注杜诗略例》若干则。明崇祯十六年(1643),钱谦益的门生瞿式耜将《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合刻于《初学集》末卷一百六至一百十,此为《钱注杜诗》之始源与基础。后又有清康熙惠氏红豆斋抄本《读杜诗寄卢小笺》三卷,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国学扶轮社石印本《读杜小笺》三卷《读杜二笺》二卷。《读杜小笺》、《二笺》仅在明末清初短暂流行,至钱谦益卒后三年,钱曾增补校订,季振宜刊刻之《杜工部集》二十卷行世,遂替代《小笺》、《二笺》。
《钱注杜诗》原刻本,即清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静思堂刻《杜工部集》二十卷,今北京出版社《四库禁毁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皆据此静思堂刊本影印。此刊本书名页右侧上方小字题“季沧苇先生校阅”,正中大字题“钱牧斋先生笺注杜工部集”,左侧下方小字题“静思堂藏板”。版式为四周双边,黑口,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双行小字字数不等,版心双鱼尾间,上刻“杜集卷×”,下刻本卷叶次。除笺注正文外,刊印内容主要有:《草堂诗笺元本序》、季振宜《序》、《注杜诗略例》、《杜工部集附录志传集序》、《诸家诗话》、《唱酬题咏附录》、《少陵先生年谱》、《杜工部集目录》八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原刻本三十二部,均为批校本。笔者检阅国家图书馆藏《钱注杜诗》原刻本(包括初印本和后印本)计二十六部,寓目所及,亦大都有圈点、批注、题跋。实际上,《钱注杜诗》今存原刻本的数量还远不止此。由是可见,《钱注杜诗》原刻本在清初刊印之多,流传之广,批校之盛,禁毁后(参下文)仍不乏暗中收藏、批校者,经清之世,绵延不绝。又《成都杜甫草堂收藏杜诗书目·增补1959年馆藏杜诗书目》著录:“《杜工部集》二十卷,清虞山钱谦益笺注,首页书名后挖去钱氏姓名,清乾隆时重印本,十六册。”此本笔者未见,待目验核查。
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1769)六月,下旨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禁书毁板。禁毁旋即波及钱谦益所有著述,辗转牵连,即使片简寸纸,亦难幸免,《钱注杜诗》当然亦在其列。幸而钱注虽久悬禁列,仍暗中流传,至清末宣统间重新公开翻刻,始重见天日,其间长达一百四十馀年之久。有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寄青霞馆及国学扶轮社铅印本,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时中书局石印本,民国四年(1915)上海广益书局排印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世界书局排印本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季氏静思堂原刊本断句排印,书名《钱注杜诗》,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予以修订再版,2009年重印并归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此本为今大陆地区通行之整理本。
以上是对《钱注杜诗》成书、刊刻、流传过程中所产生之不同版本的宏观巡览。微观细索,钱谦益注杜实尚存一“隐形”的写本、批校本系统,反映了牧斋杜诗笺注的原始面貌与流变形态,是刊本系统之重要参照,惜此点迄今无人关注研讨。兹就笔者检阅史料所及,简述稿抄本系统的基本情况。
清祁理孙(1627—1663)《奕庆藏书楼书目》“四部汇”目下“《远山堂杂汇》”条著录:“《读杜小笺遗事》”不著作者和卷数。周采泉推断“此书当成于晚明时,书名既云《遗事》,则非钱氏原作。大约属于《小笺》补遗之作”。此书今佚。柴萼(1893—?)《梵天庐丛录》卷十六“柳如是二则”之二:“吾郡金拱伯言,于某友架上,见有绛云老人《读杜小笺》钞本,……与今刻本殊有增损,其《二笺》共有三卷,较今本多二十馀条。”不知柴著确否,此钞本尚存天地间否。要之,牧斋晚明间对其崇祯六、七年所撰《读杜小笺》、《二笺》续有订补之钞本,今仅见文献著录之蛛丝马迹,书籍本身或已风流云散矣。
清朱鹤龄于其《杜工部诗集辑注》卷首钱谦益《吴江朱氏杜诗辑注序》后自识云:“愚素好读杜,得蔡梦弼草堂本点校之,会萃群书,参伍众说,名为《辑注》。乙未,馆先生家塾,出以就正。先生见而许可,遂捡所笺吴若本及九家注,命之合钞。”钱谦益《复吴江潘力田书》云:“长孺授书江村,知其笃志注杜,积有岁年,便元本相付,曰:‘幸为我遂成之。’”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钱谦益授朱鹤龄之“元本”,即“所笺吴若本”,当为其杜诗笺注之初稿本。钱、朱注杜之争起,牧斋对初稿反复斟酌,屡加订补,《复吴江潘力田书》云:“荒村暇日,覆视旧笺,改正错误,凡数十条。推广略例,胪陈近代注杜得失,又二十条。别作一叙,发明本末。”又《与张松霞》云:“《杜诗笺注》,正欲奉寄,偶一翻阅,缺误良多。诚恐贻笑大方,尚思整齐补缀,然后借重玄晏,悬诸国门也。”此“正欲奉寄”之《杜诗笺注》,当为一清稿本,牧斋“尚思整齐补缀”,可见其注杜郑重谨严之态度与专勤笃定之工夫。清瞿世瑛《清吟阁书目》卷三名人批校刊本著录:“《补杜诗笺》,钱蒙老梁箨园手录,八本。”此书当为钱谦益在《读杜小笺》、《二笺》(“刊本”)基础上大规模(“八本”)补笺(“名人批校”)之稿本。《清吟阁书目》为瞿氏“咸丰丙辰(六年)秋手订”,咸丰十年(1860)庚申之乱,清吟阁藏书毁于战火,此部珍贵稿本或亦荡为灰烬矣。要之,上述钱谦益注杜之初稿本、清稿本及历次修订增删之批校本,今大多已亡佚不存。
笔者检阅书目文献,注意到近人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及《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均著录尚存一“钱牧斋杜注写本”。兹录原文如下。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二集部一唐五代别集类《杜工部诗集》二十卷唐杜甫撰清钱谦益注条著录:
清写本,十行二十字,异字注本文下,注文在每首诗后,盖钱牧斋杜注写本也。
收藏有“柳隐如是”朱白文、“陆沆字冰篁”、“陆僎字树兰”各印。
后有陆僎手跋:
右《杜工部集》为明人钞本,惜无款识。查高大父《点勘楼书目》:康熙丁亥秋仲,于太仓王氏得明钞杜集六册,卷端有柳如是图记,即此集也。爰付重装,并志数语于卷末。时道光庚戌三月十三日吴邑陆僎记于洗马里之东皋草堂。(庚午)
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二上集部二上别集类一上汉至盛唐亦补录《杜工部诗集》二十卷:
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清写本,十行二十字。异字在本文下,注文在每首之后。钤柳如是、陆沆、陆僎印。有道光三十年陆僎手跋,言据其高祖《点勘楼书目》,此书为康熙四十六年得之太仓王氏。
笔者经多方查考,获知此“钱牧斋杜注写本”今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善本室(以下简称“傅图本”)。网络检索“傅斯年图书馆珍藏善本图籍书目资料库”著录:“《杜工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唐杜甫撰,明钞本,6册,26公分(线装)。附录:1.志传集序;2.少陵先生年谱;3.唱酬题咏;4.注杜诗略例。清道光三十(庚戌)年陆僎重装并跋,‘柳隐如是’、‘吴门陆僎一字树兰之印’、‘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所藏图书印’等印记。”正合傅增湘先生之著录,是乃海内孤本,殊足珍贵。作为《钱注杜诗》成书史上一重要版本,亦或为稿抄本系统惟一存世本,此“钱牧斋杜注写本”,历经劫难,保藏完好,但迄今尚未获学者之普遍关注,更遑论充分研究利用。笔者成功申请傅图珍藏图籍局部复制,得以获睹此写本之真容,虽未尽览,但管窥见豹,庶几可作诸项有价值之探讨。
笔者依已复制傅图本之部分文献,概述此“钱牧斋杜注写本”的基本情况,初步揭示其版本价值。
此写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双行小字字数相同。各卷首叶第一行署“杜工部(诗)集卷第×”,第二行低一字署类目,第三行低三字署篇目,正文连属,每首诗后之注文均较诗歌正文低一字书写,各卷卷末署“杜工部集卷第×(终)”。共二十卷,无目录,附录依次为《志传集序》、《少陵先生年谱》、《唱酬题咏》、《注杜诗略例》。
此写本共六册。第一册首叶钤有“柳隐如是”朱白文中方印、“陆沆字冰篁”白文中方印、“陆僎字树兰”朱文中方印、“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所藏图书印”朱文大方印、“史语所收藏珍本图书记”朱文长方印、“傅斯年图书馆”朱文小长方印。第二册首叶钤有“吴门陆僎一字树兰之印”白文大方印(同上者不重出,下同此义例)。第六册末空白叶钤有“季沧苇藏书印”朱文长方印,《注杜诗略例》末叶空白处题“道光庚戌重装并系以跋爰志所由”,并钤“苏台陆僎”白文中方印。全书之末有清陆僎跋:
右《杜工部集》一部,为明人钞本,惜无款识。查高大父《点勘楼书目》:康熙丁亥秋仲,于太仓王氏得明钞杜集六册,卷端有柳如是图记,即此集也。爰付重装,并志数语于卷末。时道光庚戌三月十三日吴邑陆僎记于洗马里之东皋草堂。
“康熙丁亥”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道光庚戌”为道光三十年(1850)。跋文下钤“名余曰僎”、“陆树兰”两方白文小方印,同叶另钤有“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所藏图书印”白文大方印。由上钤印、题跋,此写本自明末历有清一代以至今日,传承有绪,幸得保藏。
此写本字迹清晰工整,楷体中颇带隶意,用笔顿挫,功力深厚,当为清稿本。柳如是之钤印,表明此写本曾经其收藏,故写本之抄写时间当在清康熙三年(1664)钱、柳相继谢世前。季振宜(号沧苇)之钤印,则表明此写本与其康熙六年(1667)静思堂刊本《杜工部集》的密切关系。综合推断,此写本或为季振宜刊刻时据以校勘之参校本。清陆僎跋文所言“明人钞本”,恐有误,傅增湘先生鉴为“清写本”,甚是。
此写本作为前刊本形态的文本,对窥测钱注的原始面貌实具重要意义。笔者将此写本与清康熙六年季振宜静思堂刻本对照,写本无《草堂诗笺元本序》、季振宜《序》、《杜工部集目录》及《诸家诗话》,其他编次及刊印内容则与静思堂刻本大体相同。兹就笔者复制傅图本之部分文献,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比勘,列表叙录其相异处如下:
傅图藏写本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杜工部集》比勘表
3卷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观国宾”条注黄鹤《年谱》:开元二十二年,……是年方二十三岁,所谓忤下考功第也。黄鹤《年谱》:开元二十二年,……是年方二十三岁,明年下第,所谓悮下考功第也。增订笺注脱文4 卷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赋”条注在前,“观国宾”条注在后。“观国宾”条注在前,“诗赋”条注在后。依据诗歌文本实际调整笺注条目顺序5 卷一《送高三十五书记》诗题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送高三十五书记 刻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⑲6卷一《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五台”条注无《华严大疏》:……增补笺注内容7卷一《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洪河左滢濙”句下注皆作营,一作潆。滢,《玉篇》同荥,胡垌乌迥二切,无营音。濙字,《玉篇》、《韵略》俱无。毛氏据此诗增,恐非,当作潆。订补校勘内容8卷一《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桥陵”条注《长安志》:桥,在奉先县西北三十里丰山。《长安志》:桥陵,在奉先县西北二十里丰山。订正抄写脱文及笺注内容9卷一《沙苑行》“每岁攻驹冠边鄙”句“攻”字下注一作畋,一作牧。 一作收,一作牧。修订校勘内容(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作“一作收”)10 卷一《沙苑行》“归至尊”条注《唐六典》:……《唐六典》:……今本六典云:……增订笺注内容11卷一《骢马行》“初得花骢大宛种”句“花”字下注一作驹 无删订校勘条目(刻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12 卷一《骢马行》“隅目”条注《西京赋》:隅目高良。《西京赋》:隅目高匡。订正抄写讹字13卷一《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四“听听国多狗”句“听听”下注一作作犭斤犭斤 无删订校勘条目(刻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14 卷一《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听听”条注《九辨》:……《九辩》:……冯已仓曰:……蔡梦弼云:……增补笺注内容15 卷二类目“古诗四十二首”下注 送京师,出华州作。 还京师,出华州作。订正抄写讹字16 卷二《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山东”条注本朝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近时杨慎据李阳冰、魏颢序,欲以为东山李白。订正用语17卷二《洗兵马》“紫禁正耐烟花绕”句“紫禁”下注无吴本作驾增补校勘条目(写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
18 卷二《洗兵马》“洗兵马”条注《西溪丛话》: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州。《六韬》:武王问太公,雨辎车至轸,何去。……《魏武兵要》曰:大将将行,雨濡衣冠,是谓洗兵。《西溪丛语》: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六韬》:武王问太公,雨辎车至轸,何也。……《魏武兵要》曰:大将将行,雨湿衣冠,是谓洗兵。校勘笺注字句19 卷二《洗兵马》“朔方”条注《旧书》:肃宗大关六军,……房琯败于陈涛,……惟倚朔方为根本。《旧书》:肃宗大阅六军,……房琯败于陈陶斜,……惟倚朔方军为根本。校勘笺注字句20 卷二《洗兵马》“崆峒”条注《元和志》:……陇州之北即灵州,灵州即灵武,南回自原州入,……《元和志》:……陇山之北即灵州,灵州即灵武也。肃宗即位灵武,南回自原州入,……《南部新书》:……增订笺注内容21 卷二《洗兵马》“问寝”条注《高力士传》:……悉令收付所司……《高力士传》:……悉令收付所由…… 刻本当误⑳22 卷二《洗兵马》“萧丞相张子房”条注 次年正月,镐罢。 次年五月,镐罢。订正笺注内容23卷三《遣兴三首》其一“黄叶坠我前”句“坠”字下注无一作堕增补校勘条目(写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24 卷三《遣兴三首》其二“马邑”条注《唐 志》:…… 宝 应 六年,……《唐 志》:…… 宝 应 元年,……订正笺注内容25 卷四《石笋行》苔藓食尽波涛痕 苔藓蚀(旧作食)尽波涛痕增订校勘条目(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作“蚀”,无异文)26 卷四《石笋行》“石笋”条注扬雄《蜀王本纪》云:……颜色美绝,……墓于成都郭中。……。《华阳国志》曰:……益地数亩……其石……。《今本华阳国志》云:……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梁益记》云:……《寰宇记》:……在郭内州西门之外大街中。扬雄《蜀王本纪》云:……颜色美丽,……葬于成都郭中。……。《华阳国志》曰:……盖地数亩……立石……。《今本华阳国志》云:……故其庙称青黑赤黄白帝也。《梁益州记》云:……《寰宇记》:……在郭内州城西门之外大街中。校勘笺注字句27 卷四《枯楠》篇后注 石林云:凡诗当为房次律而作。石林云:此诗当为房次律而作。订正抄写讹字28 卷四《丈人山》不唾青城池 不唾青城地 订正抄写讹字29 卷四《丈人山》“丈人山”条注《玉匮经》曰:……真仙之宗秩。……一名春城,一名青城都,……《玉匮经》曰:……真仙之崇秩。……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宗”、“崇”,刻本误;“春”、“赤”,写本误。㉑30 卷四《丈人山》“不唾”条注《智度论》:若入寺时,当歌呗赞叹,不唾增地。《智度论》:若入寺时,当歌呗赞叹,不唾僧地。订正抄写讹字
31 卷四《戏作花卿歌》题下注 无 吴若本注题下:…… 增补吴若本注文㉒32卷四《戏作花卿歌》“绵州副使著柘黄”句“使”字下注一作史 无删订校勘条目(刻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33卷五类目 古诗五十二首 古诗五十六首 修订分卷篇目34卷五类目下注 再至阆川 再至阆州 订正抄写讹字35 卷五《观打鱼歌》“绵州”条注《寰宇记》:……涪州之所经。开皇五年,……《水经注》:……又言是洛水,故语曰绵洛为设沃也。……《寰宇记》:……涪水之所经。隋开皇五年,……《水经注》:……又言是洛水……订正抄写讹字、脱字,删订笺注内容36 卷五《观打鱼歌》“赤鲤”条注《酉阳杂俎》:唐朝律,……杜宝《大业拾遗录》:……横渎逆流西北十馀里,……《酉阳杂俎》:国朝律,……杜宝《大业拾遗录》:……横渎迸流西北十馀里,……订正用语(“唐朝”、“国朝”);“逆”、“迸”,似刻本误㉓37 卷五《观打鱼歌》“槎头”条注《襄阳耆旧传》:……敬儿作六鲈船。……梦弼曰:……襄阳俗谓鱼槮为槎头,言所积柴木槎枒然也。《襄阳耆旧传》:……敬儿作辘轳船。……梦弼曰:……襄阳俗谓槮为槎头,言积柴木槎枒然也。校勘笺注字句38 卷九《对雪》战哭多新思 战哭多新鬼 订正抄写讹字39 卷九《元日寄韦氏妹》诗题 元日 元日寄韦氏妹 写本同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40卷十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四“少城”条注故《蜀都赋》云:亚以少城,接于其西。故《蜀都赋》云:亚以少城,接乎其西。校勘笺注字句41 卷十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可爱深红与(一云映,晋作与)浅红可爱深红爱(一云映,晋作与)浅红订正诗歌正文42卷十二《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其二“修竹”条注《水经注》:……菁菁相望。《水经注》:……菁菁实望。校勘笺注字句
由上表显示,在笔者复制傅图藏写本钱注杜诗26篇中,有19篇与静思堂刻本具不同程度之差异,计相异处38条,卷首类目相异处4条,可见两本细部实存在较大差异。静思堂刻本改正了写本抄录中之脱字、夺字、讹字及用语不妥处,修订增补了写本的校勘及笺注条目、内容。据此可见,清顺治十八年(1661)钱谦益杜诗笺注成书后,钱曾订补之力实巨,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刊刻时诸位校勘者之功或亦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上表第21条、29条存在写本不误,而刻本误之情况。此涉及康熙六年季振宜刊刻本是否完全符合钱注最终勘定原貌之问题。据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二《广异记》六卷条:“杜诗《诸将》篇‘昔日玉鱼蒙葬地’,以此书‘刘门奴’事注之,流俗本误为‘明奴’,非也。考之《广记》善本亦然。丙午〔丁未〕夏,沧苇邀予渡江,校刊牧翁《草堂笺注》。日长苦志,数月始溃于成。后偶以事还家,忽为妄庸子改作‘明奴’,且行间多以方空界字,可恨也。”条下章钰案:“今流传季刻本钱注杜诗《诸将》第一首,注正作‘明奴’,如此《记》所说。行间亦多方匡。”由是可见,季刊本最后椠刻时,实有个别不合钱曾勘定本之处,而傅图藏写本可订正刻本之误,故具有一定校勘价值。
又,此写本附录《少陵先生年谱》末抄录了一段季振宜静思堂刻本所无之文字:
附宋高宗授杜甫裔孙杜邦杰承节郎敕
初政之临,祗奉慈训,爰推庆泽,普及万方,凡尔有官,始于一命。咸进厥秩,特为异恩。往其钦承,弥务共恪。可特授承节郎。奉敕如右。
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侍中中书平章事
仆射
右敕用白绫,字行书,方寸许,亦藏杜富家。
《钱注杜诗》卷二《述怀一首》注:“唐授左拾遗诰:‘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义郎,行在左拾遗。授职之后,宜勤是职,毋怠。命中书侍郎张镐赍符告谕。至德二载五月十六日行。’右敕用黄纸,高广皆可四尺。字大二寸许,年月有御宝,宝方五寸许。今藏湖广岳州府平江县裔孙杜富家。”按清乾隆《平江县志》卷二十二《古迹志》“杜氏遗敕”条载有唐授杜甫左拾遗敕与宋高宗授杜甫裔孙杜邦杰承节郎敕,卷二十三《艺文志》载有明嘉靖间参政陈垲《跋杜氏诰敕》一文,此篇跋文对唐宋两敕的纸张、材质、字体等皆有详细之记载,跋文云:“嘉靖壬寅春,予驻节岳之平江,阅县志,载有杜子美为左拾遗敕,及其裔孙杜邦杰为承节郎敕,云尚存于县市民杜富家。亟命求其家,得之。子美敕为唐至德二载所授,邦杰敕为宋绍兴三十二年所授。文皆简古,真敕语也。唐敕用黄纸,高广皆可四尺,厚如钱,故久存。字大二寸许,倔而劲。年月有御宝,宝方五寸许。色转沉,中有碎裂,而全者皆为蛇文矣。宋敕用白绫,如今敕度,而细腻坚厚,非今所及。字用行书,方寸许,俊逸流动,有晋风神,且类今所传宋高宗御书,或当时宫中宦官、女史所习也。年月隐隐有御宝,年月后细楷书侍中、中书、平章、仆射等官,盖中书所奉行也。后复有承节郎四行书字。”复据“杜氏遗敕”条转载“弘治旧志”云云,可推知至迟在明弘治间编撰之《平江县志》中已有上述唐宋两敕的相关记载,嘉靖间编撰之《平江县志》中初载陈垲跋文,后隆庆、崇祯修志当亦刊载此敕文及跋文,是为《钱注杜诗》卷二《述怀一首》注与写本附录文字之文献来源。但明代《平江县志》今已不存,明代弘治、隆庆《岳州府志》相关部分或无记载或为缺卷,故无从查验其原始文献。钱谦益注意利用当时最新发现的文献材料(方志中所载实物证据)注释杜诗,显示出其敏锐深邃的学术眼光。写本《少陵先生年谱》后附录宋高宗授杜甫裔孙杜邦杰承节郎敕,是为杜甫后人仕宦经历及有宋典章之珍贵文献,静思堂刻本将此条文字刊落,甚为可惜。
综而言之,傅图藏“钱牧斋杜注写本”作为前刊本形态的文本,不仅反映了钱谦益杜诗笺注相对原始之面貌,更重要的是,在写本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考见钱注由未定稿本,经由增补删校,向最终勘定刻本流变之轨迹。复原季刊本雠刻过程中的复杂情况,此写本对刻本尚具一定之校勘价值。惜笔者仅获准复制少量内容,日后如有机缘目验此写本全书,更拟全面考察其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之异同,或对解决《钱注杜诗》底本、成书、注释等问题有所裨益。
注释:
①详请参阅:拙著《〈钱注杜诗〉禁毁后原刻批校本题识辑述》,《文献》2010年第2期,第78—84页。
②成都杜甫草堂编:《成都杜甫草堂收藏杜诗书目》,油印本,1956年版,1959年增订。
③祁理孙藏并编:《奕庆藏书楼书目》,《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明清卷第十四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抄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34页。
④周采泉:《杜集书录》内编卷八辑评考订类一“《读杜寄卢小笺》三卷《二笺》二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62页。
⑤柴萼:《梵天庐丛录》,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中华书局石印本,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藏。
⑥杜甫撰,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辑注》,《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第81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康熙金陵叶永茹刻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⑦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牧斋有学集》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册,第1350页。
⑧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牧斋有学集》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册,第1352页。
⑨钱谦益著,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牧斋外集》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册,第826页。
⑩瞿世瑛藏并编:《清吟阁书目》,《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近代卷第一册影印民国七年(1918)仁和吴氏双照楼刻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3页。按:张忠纲、赵睿才、綦维、孙微编著《杜集叙录》清代编误著此书为“丁白《宝书阁书录》著录。”(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229页。)
⑪瞿世瑛藏并编:《清吟阁书目》卷首书名下自注,《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近代卷第一册影印民国七年(1918)仁和吴氏双照楼刻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⑫参阅:赵国璋、潘树广主编《文献学辞典》“清吟阁”条,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74—775页。
⑬傅增湘撰《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册,第861页。
⑭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册,第986页。
⑮ 傅斯年图书馆网址:http://lib.ihp.sinica.edu.tw。
⑯笔者检阅杜诗学文献、论著所及,仅见叶嘉莹先生《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征引数条,但吉光片羽,并未作专力考察。
⑰汤蔓媛纂辑:《傅斯年图书馆善本古籍题跋辑录》集部录有此跋之图版及释文,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年版,第178—179页、第580页。
⑱《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0册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六年季振宜静思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季氏静思堂原刊本断句排印本。
⑲ 检核:〔清〕杜甫《宋本杜工部集》,《续古逸丛书》之四十七,商务印书馆影印,1957年版,江苏古籍出版社重印,2001年版。是书实为二王本各种翻刻本及钞本的配合本,是今存最早的宋本杜诗。具体配合之版本情况,请参阅是书后附张元济《跋》文。
⑳检核:〔唐〕郭湜《高力士外传》,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㉑检核:〔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七山类“青城”条,广陵书社影印清光绪刊本,2007年版,上册,第225页。
㉒《续古逸丛书》集部《宋本杜工部集》影印绍兴三年建康府学吴若重刻二王本残本,其中宋刻卷十至十二,毛钞卷十三、卷十四,故今已无法检核钱注之征引。《宋本杜工部集》卷四影印绍兴初浙江翻刻二王本残本毛钞,同诗题下无任何注文。
㉓ 检核:《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六作“迎流西北”,〔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五十六鱼类“角长一尺”条作“逆流西北”(广陵书社影印清光绪刊本,2007年版,下册,第1863页)。
㉔笔者对比《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六年季振宜静思堂刻本《杜工部集》二十卷与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静思堂原刊本断句排印本《钱注杜诗》,发现原刊本于每卷卷末刊有当时本卷校勘者之姓名,共计十四人,排印本无。至于诸人是仅挂名还是实际参与校勘,俟考。
㉕钱曾著,管庭芬、章钰校证,余彦焱标点:《读书敏求记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㉖杜甫撰,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㉗谢仲坃纂修,石文成增修(乾隆):《平江县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八年(1743)修,清乾隆二十年(1755)增修,《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8册据清乾隆二十年增修刻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4页。
㉘清乾隆《平江县志》卷二十二《古迹志》“杜氏遗敕”条:“按《弘治旧志》云:平江故老相传今七都地名小田杜昂家即唐杜甫后裔,及索其家谱,载杜预、杜暹、杜审言、杜甫,皆杜昂远祖,窃恐世远传讹,谱谍苟简不足据信,舍置久之。一日小田宗派居县市民人杜富因献家藏诰敕二通,阅之,则前朝织锦,墨迹甚古,御宝犹新,乃唐肃宗至德二载及宋绍兴三十二年杜甫暨其裔孙杜邦杰诰敕二通,读之今〔令〕人起敬等语。《旧志》将诰敕附载《流寓志》,今以其人事无考,所传特诰敕遗迹,改附于此。”(《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8册据清乾隆二十年增修刻本影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