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93)
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研究
周建华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193)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并发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研究及随访期间血压控制情况、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服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期间以及结束之后服用降压药种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规范患者的服药情况,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卒中;高血压管理模式;慢性疾病管理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极易发生脑卒中,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管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加速患者脑动脉硬化,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极易导致下动脉壁管病变,导致管腔变硬,内膜有所增厚,当患者脑血管官腔狭窄甚至闭塞时,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血栓发生。高血压患者极易导致细小动脉壁变性甚至坏死,进而导致微小动脉瘤的形成,当患者血压骤升时,患者已经变硬的的脆弱血管极易破裂进而引发脑出血的发生[1]。由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是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一种体现,能动态的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一步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合理的调节,体现个性化管理的理念,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社区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和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临床指南[2],且经过临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证实。排除具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史以及其他家族史患者。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60例;高血压临床分级:1级: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观察组56例,对照组63例;3级: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mmHg,观察组72例,对照组67例;观察组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8.3±7.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9.3±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干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实施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进行重点管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确定随访间隔时间,分为3组,1组为每月1次,2组为3月1次,3组为6月1次。根据患者每年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危险分层进行合理的调整。
1.3 评价方法
血压控制率=血压<140/90mmHg患者数/高血压总例数×100%;脑卒中发生率=脑卒中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压控制情况
根据一般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研究前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测量患者的血压值,对照组血压控制36例(22.50%),1级83例(51.88%),2级38例(23.75%),3级3例(1.88%);观察组血压控制69例(43.13%),1级67例(41.88%),2级24例(15.00%),无3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n(%)]
2.2 脑卒中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18例(73.75%)未发生脑卒中,42例(26.25%)发生脑卒中,其中13例(30.95%)发生至少2次脑卒中,29例(69.05%)发生1次;观察组142例(88.75%)未发生脑卒中,18例(11.25%)发生脑卒中,其中3例(16.67%)发生至少2次脑卒中,15例(83.33%)发生1次。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n(%)]
2.3 服药种类分析
随访期期间以及结束之后对照组服用1种降压药93例(58.13%),2种61(38.13%),3种6例(3.75%),观察组服用降压药1种58例(36.25%),2种78例(48.75%),3种或者以上24例(1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性疾病,致残、致死率均较高,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干预其危险因素,众多的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为高血压。由此,对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发现早治疗以及规范化管理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环节,对有效的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3]。
有相关研究表明,患者血压的水平和脑卒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呈对数线性关系,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血压控制36例(22.50%),1级83例(51.88%),2级38例(23.75%),3级3例(1.88%);观察组血压控制69例(43.13%),1级67例(41.88%),2级24例(15.00%),无3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18例(73.75%)、观察组142例(88.75%)未发生脑卒中;表明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模式干预能积极的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指南指出对于大多数的患者一般要联合服用两种及以上降压药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高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规范患者的服药情况,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沈菲,吴学智,白元,等.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4):3956-3958.
[2] 孙戎.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5):69-71.
[3] 王健松,郑润平,张慧英,等.高血压病早期管理对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5-9.
[4] 张敏,赵光.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392-392.
[5] 任岩,曹余恒.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管理模式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7):422.
R544.1
B
1671-8194(2013)12-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