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分析

2013-07-02 01: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异位症异位内膜

李 梅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术后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分析

李 梅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6例切口部位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随访0.5~3.0年,未复发。剖宫产率的增加和不恰当的手术操作是导致手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提倡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手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和恰当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手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手术切口;剖宫产;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内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3]。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的增加,术后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屡见不鲜[4,5]。现就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6例切口部位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自于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6例切口部位异位症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年龄26~51岁,平均(31.3±4.5)岁。患者临床资料详见表1。

1.2 临床检查

所有患者会阴侧切口处可有局部胀痛或刺痛,可有搔痒感或触痛,经后疼痛多可减轻或消失,并有渐渐增大的趋势,体检可发现位于瘢痕下或周围质硬、与皮肤分界欠清;2例表现为多个病灶,4例为单个病灶。B超显示会阴侧切口处显示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周边见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稀少。

2 结果与转归

患者平均年龄为30岁,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11个月,发病症状为术后切口部位与月经有关的周期性疼痛,切口处可触及实质性结节或肿块,经前增大,经后缩小,包块活动度差,与周围边界不清。其中例4中的患者,病史较复杂,第一次剖宫产术后1年出现进行性加重性痛经,腹部切口处周期性疼痛,以双侧卵巢巧囊?腹壁切口异位症?为手术指征,在外院行开腹手术,术中行双侧卵巢巧囊剥除术,腹壁切口异位灶清除术,异位病灶侵及腹直肌前鞘。患者术后无明显症状,术后6个月妊娠。妊娠38周时在我院行二次剖宫产术,术中见异位灶广泛复发,呈多发性。累及筋膜层、肌层及腹膜层,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难度大。剖开异位灶见灰蓝色质韧实质性纤维包块,触之如沙石状,可见散在暗褐色点状镶嵌,为血液吸收所致,不似典型异位灶形成紫蓝色或红色病变。除了例6中因发病时间段,手术中可见病灶内有典型的陈旧样巧克力样液体外,其余5例均为质硬之纤维组织,术后病理均为增生结缔组织,可见内膜腺体。

3 讨 论

术后的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考虑是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因此,此种疾病也是手术的一个远期并发症,所以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尤为重要[6]。术中应该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规范轻柔,结扎止血彻底,力求术野干净,手术时间短,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7]。该病的诊断并不难,明确的术后切口部位的周期性疼痛,切口处逐渐增大的实质性痛性结节或包块以及B超检查、CA125的测定不难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最有效的方法[8]。药物治疗意义不大。手术的治疗原则是一定要完整彻底的切除病灶,以防术后复发[9,10]。在资料中例4即是第一次腹壁切口异位灶切除不彻底,才导致术后6个月就复发,且病灶范围广,侵及深入腹膜层,术中一定要明确解剖层次,锐性分离切除病灶以及周围1~1.5cm组织,累及腹膜者切除受累腹膜及周围腹膜1cm,会阴切口异位症切除病灶时注意切勿损伤直肠黏膜。完整的清除病灶后大的腹壁组织缺损,我们除了间断张力性缝合外,还应用了进口的补片来填充。术后我们建议该患尽量延长哺乳时间,哺乳结束后应用药物治疗,患者术后随访至今1年尚未复发。其他患者酌情使用孕三烯酮或GnRH-a药物治疗,随访至今均未复发。

表1 本研究中6例患者临床资料

[1] 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2):53.

[2] 李亚里.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45.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4.

[5]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第二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 葛红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19(5):87.

[7] 梁小阳.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9):62.

[8] 颜小利.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80.

[9] 胡香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8,25(6):351-354.

[10] 陈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03-3504.

R711.71

B

1671-8194(2013)12-0171-02

猜你喜欢
异位症异位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