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3-07-02 01:44:47王宗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巴曲二者尿激酶

王宗满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灵宝 472500)

尿激酶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王宗满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灵宝 472500)

目的 对比分析尿激酶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尿激酶组42例采用尿激酶治疗,巴曲酶组42例采用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可用于早期溶栓(6h以内),其早期溶栓效果较巴曲酶好(P<0.05);巴曲酶可用于6h内及6h以后用药,其早期疗效不如尿激酶,但是几周后二者疗效相当(P>0.05);尿激酶组基本痊愈率(40.48%)高于巴曲酶组(33.33%)(P<0.05),但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出血并发症无差异。结论 尿激酶为早期溶栓首选药物之一,疗效显著;超过早期溶栓时机的脑梗死患者,可选用巴曲酶治疗。

尿激酶;巴曲酶;脑梗死;疗效

脑梗死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后栓塞,经医学研究表明尿激酶和矛头蛇蛇毒血清(巴曲酶)都在治疗脑梗死上具有显著效果,在短期和长期上二者疗效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受到了多方关注。本研究选择我院84例脑梗死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5 ±13.5)岁;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2.5±1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2010年第九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具有下列标准之一者应排除:①开始治疗前,情况已有明显好转。②超过70岁。③收缩压>200mmHg,或者舒张压>120mmHg。④发病6h之外。⑤有严重心肺功能缺失。⑥有血液病。

1.4 治疗方法

1.4.1 尿激酶组治疗方法

本组42例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尿激酶规格50万U/支,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尿激酶3支,共计150万U尿激酶,加入1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每次30min[1]。

1.4.2 巴曲酶组治疗方法

本组42例患者采取巴曲酶治疗,巴曲酶规格5BU/0.5mL,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巴曲酶注射液(第1天10IU,后2天5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后静脉滴注,每次60min,连用3d。

1.5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后CSS评分差>15分;进步:自觉症状改善,前后CSS评分差<15分,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SS评分未见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痊愈+进步)/总人数。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尿激酶可用于早期溶栓(6h以内),其早期溶栓效果较巴曲酶好;巴曲酶可用于6h内及6h以后用药,其早期疗效不如尿激酶,但是几周后二者疗效相当;二者出血并发症无差异(表1)。尿激酶组基本痊愈率高于巴曲酶组,但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表2)。两组中均有1例(2.38%)出血。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CS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治疗效果[n(%)]

3 讨 论

脑梗死主要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导致动脉管腔闭塞和狭窄,造成动脉供血区的局部脑组织坏死。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脑梗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发于老年人。脑梗死根据栓子的不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尽快恢复梗死区的血液循环,从而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减轻脑缺血程度,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及其功能损害。只有在发病后6h的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内,才能起到预防大面积脑梗死、挽救缺血半暗区和低灌注状态的作用。

尿激酶主要是指从人体血液中的尿激酶原在部分降解后,从人的尿液中分离的丝氨酸蛋白酶,是血纤溶蛋白酶原激活剂,可以将得到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尿激酶似一种可以直接作用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药物,静注后,可迅疾提高体内的纤溶酶活性,停药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但血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降低,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的增加可持续12~24h。对新形成的血栓治疗见效快、效果好[2,3]。

巴曲酶也叫凝血酶样酶,主要是从矛头蛇的蛇毒中提取而制成,巴曲酶是一种可以降低血黏度、将去纤维蛋白原分解、抑制血栓的形成,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4,5]。巴曲酶主要用于突发性耳聋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6-8]。本组资料中,尿激酶可用于早期溶栓(6h以内),其早期溶栓效果较巴曲酶好;巴曲酶可用于6h内及6h以后用药,其早期疗效不如尿激酶,但是几周后二者疗效相当;二者出血并发症无差异。

综上所述,尿激酶为早期溶栓首选药物之一,疗效显著;超过早期溶栓时机的脑梗死患者,可选用巴曲酶治疗。

[1] 卓利勇.尿激酶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61-462.

[2] 程记伟,候郁青,张晓菁,等.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3):204-209.

[3] 樊宏,程建平.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J].陕西中医,2011,32(2):86.

[4] 李晓龙.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98.

[5] 常世伟.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241.

[6] Hu XS,Zhou D,Hu XY,et al.Effectiveness of urokinas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batroxobin (DF-521) in rat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J].Sichuan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2004,35(3):395-397.

[7] Wang HT,Jiang WL,Zhang YN,et al.Multicentr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nticoagulation and thrombolysis for the deep venous thrombosis[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9,89(45):3181 -3185.

[8] Al Dhaheri Y,Attoub S,Arafat K,et al.Anti-Metastatic and Anti-Tumor Growth Effects of Origanum majorana on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Inhibition of NFκB Signaling and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Production[J].PLoS One,2013,8(7):e68808.

R743.33

B

1671-8194(2013)29-0087-02

猜你喜欢
巴曲二者尿激酶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巴曲酶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长阳南曲缘起《桃花扇》之考析
黄钟(2014年4期)2015-03-23 02:42:5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