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绍华
(应城市人民医院药事管理科,湖北 应城 432400)
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评价分析
田绍华
(应城市人民医院药事管理科,湖北 应城 432400)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建议,减少细菌耐药性及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8 月 166 例手术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166 例围手术期患者有 7 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95.78%,不合理使用比例为 68.67%。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是选用抗菌药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分析
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深部腔隙或器官感染)或治疗已经存在的感染[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但对于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机以及用药疗程如果不合理,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药品费用的上涨,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本文通过对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166例手术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1.1 资料来源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围手术期出院患者的病历166例,填写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并作出评价分析,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
1.2 调查内容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天数),手术信息(手术名称、手术日期、切口愈合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信息(用药名称、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等),是否联合用药等。规范填写评价标准表,然后进行统计。
1.3 调查方法
通过调查表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表1来判断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否合理。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年龄>70岁);免疫缺陷等。
2.1 一般情况
166例手术患者中,其中男性92例,女性74例;患者年龄最大72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41岁。最短住院时间4d,最长住院时间26d,平均住院时间9d。患者手术类别有甲状腺手术46例,乳腺手术38例,骨科手术26例,肝胆系统手术17例,妇科手术15例,小儿外科手术9例,其他手术15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35例,Ⅱ类切口手术31例。
2.2 抗菌药物种类与使用频度
166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5.78%,共涉及抗菌药物品种12个,其中青霉素类使用最多,共69例,占41.56%;其次头孢三代类35例,占21.08%;克林霉素类16例,占9.63%。见表2。
表2 使用频率前10名的抗菌药物及占抗菌药物比例
2.3 评价分析
166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术后给药时间不合理的例数最多,在评价分析的166份病历中,有52份病历抗菌药物完全合理,占31.33%,不合理比例为68.67%。
表3 166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结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术后感染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3.1 预防用药指征
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但本次调查的166例患者中135例是Ⅰ类切口手术,其中仅7例未使用抗菌药物,有些无用药指征的也使用了抗菌药物。
3.2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Ⅰ类切口手术者,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期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超过3h,或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Ⅰ类切口手术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2]。本次调查的166例患者中有81例术前给药时机不当,109例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有的甚至超过96h。
3.3 预防用药品种选择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确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3]。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甲硝唑(预防厌氧菌感染)。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大环内酯类属抑菌剂,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针对这些原则,分析调查的病历,本次调查的166例患者中有69例选择的预防用药为青霉素类,围术期感染主要是预防金葡菌,青霉素类的针对性没有一二代头孢强,而且耐药率较高,半衰期短,故不推荐首选,而应该以一二代头孢为主,但本次调查使用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及头孢三代为主,属于不合理的选择。
综上分析,本次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是抗菌药物选用不当,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指征不强。医院应严格遵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有关规定,提高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1]黎沾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 (9):546-546.
[2]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Z].卫办医发[2008]48号.
[3]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R969.3;R978.1
:B
:1671-8194(2013)07-0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