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拉拉
(乐清市人民医院产科,浙江 乐清 325600)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谢拉拉
(乐清市人民医院产科,浙江 乐清 3256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 2009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5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 43 例患者,经护理干预,空腹血糖和餐后 2h 血糖水平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高征、泌尿系感染、产后大出血、早产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妊娠结局中母婴危害的概率较高,属产科高危妊娠,一旦发现,须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1]。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现将实施效果分析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3~39岁,平均29.4岁;其中,初产妇54例,经产妇31例;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人员应立即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使其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对于妊娠结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同时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患者身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向患者讲明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全力的配合,使其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2]。
1.2.2 饮食干预
饮食干预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措施,近80%的患者可以单纯依赖饮食控制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饮食干预的主要原则是为孕妇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素,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限制母儿体重过度增长。因此,饮食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活动量等指标计算患者所需的热量,均衡搭配饮食。此外,为了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应建议孕妇尽量少食多餐,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多食植物性纤维,补充铁、钙、镁以减轻胰岛素抵抗[3]。
1.2.3 运动指导
孕妇适当、合理的运动也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良好地控制血糖,保持合适的体重范围,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但运动强度要根据孕妇的个人身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运动,以散步、做孕妇操及瑜珈等为主,运动中,注意有家属或护士陪伴,防止发生意外。对于存在早产及先兆流产征兆的孕妇应避免运动,严格卧床休息[4]。
1.2.4 病情监测及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使用微量血糖仪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对于经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等方法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合理使用胰岛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孕期进展调整胰岛素用量,并通过孕妇的自我胎动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时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比较妊娠结局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情况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43例患者,经护理干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分析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时血糖情况比较分析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43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妊高征、泌尿系感染、产后大出血、早产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分析[n(%)]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容易造成妊高征、泌尿系感染、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5]。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组资料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指导,药物治疗等护理干预措施,使孕妇的血糖控制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使妊高征、泌尿系感染、产后大出血、早产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1]梁海英,陈兢思,赵丹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68-3870.
[2]龚小倩,王燕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母儿预后的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7):79.
[3]杨卉,黄金.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58.
[4]陈伟.饮食控制和运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05-409.
[5]陈艳萍,侯玉玲.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47):86.
R473.71
:B
:1671-8194(2013)07-0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