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洁 栾 群
迄今为止,美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综合实力仍然是其他国家都难以匹敌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产业升级的成功在于其战略谋划上的成功。
1. 高度重视国家战略对产业升级的引领
美国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80年代拖垮苏联之后,逐渐确立起在全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之后,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战略引领产业不断升级,保持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长期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贸易政策行动计划”,保证美国产业发展的出口空间。如1988年,美国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198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贸易政策纲要”,一步步为美国产业发展打开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了“通用的产业政策”,支持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贯彻“保持优势战略”,确保了美国在研发、制造、贸易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针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计划《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美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以帮助美国制造业在逆境中实现升级(见表1)。
表1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发布的部分战略或法案
2.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美国人富有创新精神,并且美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这对美国产业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首先,美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持续的科技创新确保了其领先的产业竞争优势。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超过4,272亿美元,占GDP的2.8%,占全球研发投入比重超过31%,牢牢占据着长期以来全球第一研发投入大国的位置。
其次,美国在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尖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逐步投入规模化产业运用,使得产业经济发展和升级保持了旺盛的动力。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远超我国25%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第三,遍布全国的工业实验室,为美国产业发展培育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和科技人才。1913年,美国全国大约只有50个工业实验室;但到1931年,几乎稍大一些的公司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实验室,其数目超过了1,600家;1940年达3,450家,1956年为4,838家。到20世纪70年代末,大约有15,500家公司拥有自己的工业实验室。从工业实验室拥有人员数量上看,1930年只有3.4万人,1940年有7万人,到1979年增长到45万人,占全美科技人员总量(61万人)的73.8%。
第四,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来源。目前,美国软件行业的93.6%、半导体行业的84.8%、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84.5%、通信行业的81.7%的上市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微软、英特尔、雅虎、苹果、戴尔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都离不开美国灵活、快捷的融资市场机制的支持。
3. 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为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美国崇尚自由、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首先,美国充分利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能力和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将本土企业的制造环节迁往发展中国家。如苹果的生产基地设在苏州和深圳,惠普全球测试中心设在重庆等,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充足的人员为美国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美国在全球布局自己的产业,但特意将研发设计,以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等关涉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在本土发展。
第三,美国一贯注重对品牌和标准的控制。如美国高通公司拥有所有3,000多项CDMA及相关技术的专利,这些标准已经被全球标准制定机构普遍采纳或建议采纳。高通已经向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125家以上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放了CDMA专利许可,为其赚取了巨额利润;而微软2011年一年申请获得了2,311项国家专利;IBM去年更是拿到了6,180项国家专利,专利数连续19年美国第一。品牌和技术标准已经成为美国保持行业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产业链高端的重要手段。根据《财富》“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名单)”,美国企业有132家,前100名中有29家,这些企业拥有的品牌价值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
德国的经验表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制造业都将是一个国家经济成功的关键。德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验主要有:
1.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的支撑
德国为制造业技术创新创造了很好的制度框架,并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及技术标准为企业创新提供激励。目前,德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到国家GDP的3%左右,其中90%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德国装备制造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高达近百亿欧元,占销售额的5%以上;全球约2/3的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协会”。德国还特别重视让中小企业参与尖端技术领域研究,促进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不仅使德国的专利申请数名列全球第三,而且让德国企业在众多领域保持技术优势。根据Batelle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目前德国在汽车及其他机动车、复合材料、纳米技术、再生能源、环保技术、仪器设备等领域技术创新方面,均处于“领跑者”地位。
2. 着力将高品质和高标准作为塑造品牌竞争力的关键
“德国制造”对精准和品质的追求是苛刻的,这源自德意志民族的严谨个性。比如德国诺沃泰克公司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线性精度可达0.01%,分辨率高于0.01mm,其内部的导电塑料电阻及多指贵金属电刷可保证1亿次以上的寿命。德国汽车的安全系数和耐用性,明显超过一些竞争对手。凭借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德国已成功将“品质”打造成“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德国企业普遍执行严格的技术标准,为德国品牌带来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吸引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到德国学习。如很多中国企业不再满足只生产廉价低质的产品,所以把德国作为“走出去”的目标地,以借助“德国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3. 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保持产业发展活力
与美国致力于发展大企业不同,德国制造的真正支柱在于一大批极具发展活力的行业“隐形冠军”。这些小企业往往只是生产单一的专业化产品,却努力将这个产品的市场横向扩展,销售到全球。这些企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专注于能占据统治地位并在高成本的德国继续生产的细分市场,不但技术精良,而且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也较强,都是所在领域的全球领袖。比如德国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等连接件产品,却在全球80个国家或地区有294家销售网点,产品应用上至太空卫星下到儿童玩具,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领域;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拥有250多个销售分支机构,在全球单张纸印刷机市场上占据四成以上的份额,8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类似企业还有生产滤水器的“布里塔”,生产卷烟机的“豪尼”,生产自动车顶天窗的“伟巴斯特”,生产气压弹簧的“斯坦伯”,生产家具五金的“海蒂诗”,非金属表面修复的“柯尼”等,据不完全统计,德国诸如此类的中小企业不下1,200家,这些企业往往占据了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60%~90%。
4、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保证
德国历来重视教育制度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1871年德国统一后,小学、中学、工商学校、技术学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得以很快建立,到1890年时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德国的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德国制定了《职业技术培训法》,规定青年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企业有义务为青年工人提供技术培训的岗位。这使得很多有益的经验得以有效保留,也使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得以传承。正是通过学校与工厂的结合,德国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成为“德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源泉。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英国制造业发展相对变缓,但目前仍然是世界制造业第七大国,并且在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仍十分突出。英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验主要有:
1. 高度重视产学研联合原始创新和技术进步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是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浪潮的重要经验,也是当今英国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理念。首先,英国政府非常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发。英国政府通过推出一些研究计划和基金来引导和支持企业及院校、研究机构携手对英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先进材料、生物科学、高端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领域进行前沿研究。如正在实施的“联系计划”要求申请项目的主体必须是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共同完成,政府提供5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其余由企业承担。“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和“公共部门研发基金”也都用于大学、公共实验室与企业共同实现科研产业化能力的建设上。其次,英国很注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英国有70多个科技园区,其中7个完全为大学所有。这些科技园区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私人投资者独自创办或联合创办,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帮助和辅导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和壮大。第三,英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英国早在1449年就授予了本国第一件专利,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实行现代专利制度的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就成立了专利局;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把知识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把创新作为立国之策。2011年,英国政府公布了知识产权立法改革一揽子计划,提出建立跨部门数字版权交易机制等改革方案,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强竞争力。
2.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和运行效率
目前,英国企业信息化基本实现普及应用,有超过93%的企业使用互联网,80%的企业建立了网站,70%以上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电子商务。2008年,英国在线零售额达到约900亿美元,占全国总零售额的15%,成为欧洲电子商务的领头军和最大市场。英国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把重点定位在中小企业上。对大型企业,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来帮助其发展信息化;对中小型企业,政府建立支持中心,并开设专门网站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提供咨询服务。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深化应用,英国在航空、石油、化工、机电、汽车等优势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3. 积极构建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
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已成为英国政府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与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推手。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对节能减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早在1994年,英国率先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第一个基础性战略文件——《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战略选择》;在2007年3月13日,英国议会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气候变化法案》,首次通过立法形式明确政府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2009年,英国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又在全球首次提出碳预算的概念。英国政府还确定了“污染者支付原则”,规定对于防治污染的费用和减轻因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的费用应由造成污染的企业承担。二是高度注重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英国政府2009年出台了《低碳交通计划》,要求全国陆海空交通工具实施低碳化战略,如汽车行业要尽快实现新型发动机、混合动力、生物燃料、新型轻质材料技术的市场开发推广。三是英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手段,减少甚至停止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生产。目前,英国国内大部分的矿山已经关闭停产。如英国的煤炭产量由1913年的2.87亿吨减少到了目前的1,558万吨,进口煤炭占了英国煤炭需求量的70%以上。
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之后步入工业化的经济体,我们称之为追赶型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是典型的追赶型经济体。
日本把本国的产业升级建立在节能技术、先进制造模式和对其他国家先进技术吸收创新之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是追赶型经济体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
1. 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对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引导
自二战以后,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过程中,日本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导作用。日本强调政府应该制定与客观环境相适应、能够对产业升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政策措施,避免政府的无效率或负效率。一是突出政府在能源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因为能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只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相配合才能落实能源战略;二是突出政府在产业发展方向上的计划与指导;三是突出政府对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行业的扶持,增加资本、技术的投入,促进其迅速发展;四是保护市场和维持法治,为促进产业升级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2. 充分发挥节能措施对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作用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欠缺,能源自给率仅有20%,其中还包括15%的核能。在大部分原材料依靠进口的情况下,日本选择了走节能发展的升级之路。2011年日本发布了《节能技术战略2011》,从技术层面上落实本国产业发展政策。日本通过坚持推行一系列精细化的资源替代和资源节约措施,在过去30年间使能效提高了30%,一次能源消费与GDP之比成为世界上最低的。根据2005年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在每美元价值的经济活动中,日本消耗的能源是欧盟或美国的一半,是中国和印度的八分之一。以耗能大户钢铁行业为例,据日本钢铁联合会统计,从1972年至2006年,日本钢铁业大约投资了450亿美元研发节能技术。JFE钢铁的京滨厂利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捕获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和曾经释放到空气中或燃烧掉的气体,这些热量和气体所发的电能够提供本厂90%的用电。
3.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
在资源约束下,除了注重节能之外,日本还走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之路。日本于1989年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并于1994年启动主要针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先进制造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日本的八大汽车制造商都广泛采取智能制造技术,注重自动化、信息化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将自动化制造系统有机集成起来。据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智能制造等模式的广泛采用,2012年日本八大汽车制造商全球产量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根据生产计划,截至2013年3月,日本八大汽车制造商的全球产量将增长16%,达到2,600万辆,超过2007年的2,319万辆的历史记录。丰田汽车的精益制造,更是早已成为大学和其他企业的典型教材。
韩国建立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之前,韩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指导性计划干预,其产业政策直接由政府部门做出并执行,而且有明确的国家计划和优惠政策。可以说,韩国产业升级的成功是国家战略的成功。
1. 国家政策倾力扶持重点行业
韩国通过对重点行业的扶持,显著提升了国力和国际地位。如IT产业和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就是韩国政府倾力扶持的重点行业。其中IT产业帮助韩国实现了人均国民收入突破2万美元以及贸易规模1万亿美元的目标。从目前产业结构看,硬件产业在全部IT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6%,IT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为17%,软件产业所占的比重仅为7%;而在国际IT市场上,软件产业所占的比重(30%)远高于硬件产业(23%)。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韩国知识经济部日前表示,未来韩国政府将会继续全力扶持软件产业发展,加强韩国软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韩国在世界IT产业中的领先位置,并帮助韩国实现人均国民收入4万美元以及贸易总规模2万亿美元的目标。韩国还将汽车工业作为战略工业之一,给予各种奖励措施支持发展,如由国家建立投资基金,以优惠利率提供大型投资所需的资金;提供保护措施,保证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竞争力;甚至还允许某些企业垄断性经营,以克服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问题。
2. 高度重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政府采取各种财政、信贷、贸易等优惠措施,扶持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减少了资本的分散性和不节约性,提高了资本集中度。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使韩国产品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大集团优势能够促进产品出口,并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促进韩国经济的整体增长。韩国政府主导推行的大企业集团化战略,适合于其在比较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产生规模化效益。据统计,三星、现代、SK、LG和KT(韩国电信)等大企业集团创造的产值在韩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超过60%。
3. 注重通过软实力提升民族品牌
一方面,韩国政府大力扶持重点行业和企业集团,促使韩国某一产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领先;另一方面,韩国政府还通过提升韩国的软实力,着力扩大韩国品牌在国际上的整体影响力。即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积极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技术和经营,并大力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语言和餐饮等,发挥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力推动韩国产品被世界市场接受。通过政府和企业几十年的共同努力,韩国的消费品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还融入了韩国的文化元素,使韩国产品兼具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东方国家的文化特点,韩国制造渐渐成为“性价比”的标志。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像中国台湾地区这种面积不大的经济体,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升级,“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
1.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
20世纪70年代,受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台湾根据时代和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到80年代,以信息业为主的电子工业在台湾渐有成效,1987年包括电子、电机行业的电工器材业,取代长期盘踞台湾产业支柱的石化、塑料行业。2009年,台湾多家半导体企业整合建立了“台湾记忆体公司”,以及群创并购奇美等事件,在全球半导体、面板领域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目前,台湾IC设计、液晶显示面板、加工制造,电机、机械、工控(PLC)设计生产等在全球市场上都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2. 高度重视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重视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本地产业“走出去”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从台湾自身来说,土地面积较小、市场不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必须发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2010年,台湾研发经费投入达395亿新台币;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评比,台湾创新指标排名全球第9位,足见台湾产业发展的科技实力。
3. 充分依靠内地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空间
实施“走出去”,必须选择合适的产业转移和贸易对象。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中国内地被人为割裂为两个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特别是由于我国陆续颁布的对台优惠的产业政策,台湾逐渐将产业扩展到内地市场,获得了更广阔的产业升级空间。2010年,台湾整体出口贸易额2,700多亿美元,进口2,500多亿美元,顺差约23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内地(含香港)出口1,147亿美元,进口375亿美元,贸易顺差771亿美元。如果没有大陆市场,台湾总体贸易逆差将会达到500多亿美元,平均每个台湾民众要负担2,300多美元。事实证明,内地为台湾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台湾地区自身不可能具有的广阔空间;从大陆方面看,2010年台湾对大陆的货物贸易已占到大陆全部货物贸易比重的5%,而欧盟和美国也不过为16%和13%,说明台湾充分依靠内地市场实施“走出去”策略的成功。
图1 “双转移”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后,一部分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而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其战略目标是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并缩小广东省内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006~2010年台湾地区企业界研发投入及增长率
广东、江苏、浙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2011年,广东省经济总量达5.3万亿元,是香港地区的2.6倍,台湾地区的1.7倍,新加坡的1.6倍。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参与全球排名的话,广东位居全球第16位,江苏第17位,浙江第19位。近年来,受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制约,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加速了产业升级步伐,为后发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承接了大量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同时,广东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地区间人均GDP差距较大。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10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是东西两翼与北部山区的3.0~3.5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于2008年正式实施“双转移”战略,积极探索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其主要做法如下:
1. 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
早在“双转移”战略实施以前,2005年以来广东省就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给予了资金支持,2008年广东省进一步规划了2008~2012年省财政投入400亿元,用于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的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奖励珠三角企业转移,支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建,加强重点项目启动与战略产业培育,促进劳动力就业培训与转移就业补贴,耕地占补平衡及标准农田建设等,其中直接用于推进产业转移的专项资金达175亿元。在税收方面,珠江三角洲企业整体或部分转移到园区,符合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可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说的优惠政策。广东省有关部门安排的挖潜改造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项资金等,要向转移企业倾斜。
2. 积极推进产业转移载体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等一系列促进转移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结对建园、利益共享、资金扶持和目标考核等手段,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了一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早在2005年起,广东省财政就对通过省级认定的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所在地级市定额补助4,000万元(分两年安排),用于补贴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在2008年“双转移”战略400亿元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产业转移资金15亿元,补助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每年再安排15亿元择优扶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此外,还安排25亿元的产业转移奖励资金。目前,全省已有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逐步形成了珠三角为龙头,带动东西北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据统计,2011年全省35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86.9亿元,增长34.3%,比同期全省工业产值增速快13.4个百分点。
3. 加强就业培训和人才转移
一是为农民提供短期培训。在400亿元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10亿元以上,专项用于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智力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二是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规模,并为欠发达地区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家庭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提供学费与生活费保障。三是中职学校招生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倾斜。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各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的实施办法》,安排珠三角地区7市中职学校每年招生名额的30%定向招收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学生。目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培育与转移已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2011年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85.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人数137.6万人。
4. 着力降低转移企业运营成本
一是重点降低产业园区企业用地、用电、用工等生产成本,提高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积极推进了销售电价区域同网同价改革,省财政拿出100亿元用于降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电价补贴,使产业转移园电价比珠三角地区电价低约0.1元/千瓦时。二是对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用地指标安排适度倾斜,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对规模大、成效好的产业转移园区的用地指标,广东省给予支持;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教兴省战略,新世纪又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并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2011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1年的54%。纵观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其主要做法如下:
1. 积极推进产学研政合作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坚持科教兴省战略,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950多家省内外高校院所与江苏省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同时,江苏省积极实施省内外科教资源苏北集聚计划,引导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院所到苏北建设分支研究机构17个;中科院连云港能源动力中心、中科院南通海洋所等一批重大产学研载体建设加快,浙江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常州科学与艺术融合中心等30多个平台合作项目相继启动,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
2. 积极引进优秀的创新人才
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已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 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昆山市实施的“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仍将着力引进海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并支持建设企业科学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和更优环境。
3. 着力加强创新型载体建设
江苏省高度重视创新型园区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有18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8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在加大园区建设的同时,江苏省也积极开展了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如昆山市组建的非盈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4. 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江苏省非常重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率先在全国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并积极促进科技支行发展。目前,全省批准设立28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10家;批准设立18家科技支行,已开业15家,是目前国内最多的省份。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无锡和苏州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实现保费收入1.6亿元,为企业提供了7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
5. 发挥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江苏省积极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目前,全省外资研发机构总数达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60家,74家是外资企业全球或亚太地区研发中心,55%的外资研发机构与江苏高校院所、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同时,江苏省还以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为契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2011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80%。
进入21世纪,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成为浙江省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加之国内外形势的共同影响,加速了浙江省产业升级的步伐。
1. 着力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块状经济已成为支撑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为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浙江省政府于2009年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从全省范围内确定了42个块状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示范区,通过设立产业集群示范区专项资金、促进技术改造和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品牌建设、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等措施,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至2011年底,全省基本形成7个左右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15个左右300~1,000亿元、50个左右100~3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
2. 以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传统产业
浙江主要从产业集群、重点行业和企业三大领域,实施两化融合工程。在产业集群层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检测、行业数据库共享等服务;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在重点行业层面,加强行业信息技术推广,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推进印染、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建设一批两化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在企业层面,围绕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3. 进一步加大企业家和人才培训力度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浙江省加大了企业家转型和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实施了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浙江人才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树立11家精细化管理示范标兵企业,推进500多家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改造,深入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此外,浙江省着力优化和规范企业管理咨询培训行业,全省培训基地总量达78家;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区域高新技术和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4. 高度重视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浙江省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引导企业做好规划,并公布了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着力将其创建成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企业。目前,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已明显初现,146家龙头骨干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上市企业78家,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浙江省还高度重视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着力形成一批专业化优势显著、竞争能力强的专业化配套企业,打造一批“小型巨人”和“单项冠军”。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升级的做法,不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德国等国家,还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混合经济体制的韩国,在推动产业升级中,政府的引导和调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美国、德国、韩国等不仅从国家层面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 和“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G-7“高级先进技术国家计划”计划、“韩国科技发展长期计划”等促进产业升级的相关规划或行动计划,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或从财政上给予了积极支持。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在促进产业升级中,也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加大对产业升级的引导与调控。
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国内外都很重视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首先是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ARRA)》、《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为产业升级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是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检验检测、公共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在资金、场地、装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并着力构建了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互动的技术支撑平台,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第三是着力提升国家或地区软硬件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着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为促进产业升级,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首先,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纷纷从国家层面制定了技术创新战略,对技术研发给予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并加大了教育和科技投入,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融资机制的创新环境。其次,各个国家或地区,立足自身,积极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创新资源的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第三,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金融、中介等机构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创新体系,加速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第四,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体。
企业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发达国家和地区着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促进产业升级中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是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主要采取提供创新资金、税收优惠和服务方式创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在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对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了倾斜性政策,其中尤以韩国为甚,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韩国培育出了三星、LG等跨国企业。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市也十分重视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着力发挥其在产业升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配套小微企业。在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的同时,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
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和力量源泉。美国、德国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如美国在多项国家战略计划中,都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德国则是由职业学校、企业、其他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培训体系培养了大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除本土培养外,从国外引进也成为保障所需人才供给的重要途径,如美国政府鼓励美国急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移居美国,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酬和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市,也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仅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加大了人才培养,还纷纷制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环境,着力引进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