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校企合作是一个关系到多方面利益因素协调的系统工程,[1]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中最突出的也是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问题。
基于企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要使企业能存在并作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从以往被动接收学生实习或就业变成主动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从而在人力资源成本中找到与高职院校的利益共同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总体上应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方面。“培养什么人”解决的是专业定位的问题,即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怎样培养人”是根据专业定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编写教材或讲义,并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以上几个方面也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承受对象,也是改革的利益主体,因此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内的所有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应落实到学生身上,即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才。改革只是手段,学生成才是目的,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在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价值取向和利益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设计。[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决定了用人市场的选择是检验学生成才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不可能离开行业企业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要真正有效地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校企合作的发起点更多地在学校,这样的合作带有明显的自利性,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希望获得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如高职院校过分注重自身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而缺少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使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提高企业对毕业生录用的吸引力[3];同时由于企业未能充分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等环节,因而也未能充分认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潜在价值,以至于在实习中单纯地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进而使学生失去对企业甚至专业的认同。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前提是企业是否能在合作中获得主动权,而企业先导正是体现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企业先导是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基于企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企业的全程参与和引导,通过与企业一起开展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确立培养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能力标准、评价标准、生产项目甚至企业文化,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及相应的教材,设计符合生产实际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积极性。
邀请与专业预期定位相适应的企业参与一起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对专业人才需求前景、专业设置必要性、专业开设的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构想等进行充分论证。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就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以及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 (群),因此课程体系就必须以全面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宗旨。通过与企业专家联合,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
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采取由高向低的“演绎”方法[4]。首先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平台课程,进而向下分解形成专业基本能力平台课程,最终与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一同构建基于“四大能力平台”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产品,学生、企业、社会是课程的客户。无论是学生、企业员工还是社会自学者,通过课程学习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课程开发不能只是院校单方面进行,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而是应该强调与企业的合作。课程的产品属性使得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变得可能,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以契约的形式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并最终共享课程开发成果。
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价已经从简单的知识考核向知识、技能、态度综合评价转变,而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又决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与否需要有来自企业的评价,来自企业的评价不仅使对学生的能力评价更为真实、合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利用评价结果及时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使之更贴近企业需求[5]。因此必须吸纳并发挥企业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成立专业“教学评价委员会”,使评价主体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企业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从而客观、科学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下面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企业先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水利工程专业是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水利工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多年来为浙江省水利系统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专业在开设之初即成立了水利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水利职业教育经验。2008年被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2011年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在专业开设前,专业建设团队通过前往浙江省内各级水利施工企业、水利工程监理单位、水利工程设计院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市(县)级水利(务)局等单位进行广泛的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并选择联合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充分论证,掌握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岗位面向和工作范围等信息。
专业建设团队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校企联合论证,确定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针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岗位群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围绕该培养目标又与合作企业一起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提出了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图
同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构建了“3+2+(2)+1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把能力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专业基本能力到专业综合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职业能力层层递进、延展,并将职业核心能力融渗于全学程中培养,再利用两个暑期的社会实践开展岗位见习和生产实习,以及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
由水利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认真分析岗位群对应的工作任务,放弃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构建形成了基于“四大能力平台”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水利工程建设一线的岗位群,形成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工作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结构。课程体现从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强调能力本位的特点,秉持理实融合的原则,设计具体的项目化课程满足企业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
由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了课程建设团队,分析各门课程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学习项目,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划分教学单元,确定课程单元所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将其转化为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专业基本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途径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项目化方式,如建筑材料与检测、水利工程CAD、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实用水力计算、水工混凝土结构等与专业基本能力横向对应的课程采取小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重力坝、土石坝、水工隧洞、河道整治工程等将专业综合能力纵向贯穿的课程采取大项目化的方式进行开发。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的参与,并积极引入水利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特别是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共同开发了多门项目化课程教材,突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开发的课程作为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成果,也将直接适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
该专业在考核评价模式上初步形成了如下构想:校企分工合作开展课程考核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学院侧重教学的过程考核,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工作态度的形成,企业侧重教学结果的鉴定,对设计报告、施工组织方案、监理细则等成果质量进行评价。
实践表明,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企业先导对于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具有明显正向作用,也是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促进深层次合作,并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尝试。但同时必须看到,企业先导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原有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模式都将因之而有所改变,随之而来的诸如校企合作评价如何操作、课程开发成果如何保护使用等问题也都尚需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寻求解决之道。
[1]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8[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黎荷芳,查吉德.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10)
[3]胡丹桂.校企合作长久运行机制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与社会,2008,(11)
[4]穆晓霞,陆霞.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5]公昆.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方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