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侠
(北京大学 电子学系,北京 100871)
巴西在2000年6月采纳ISDB-T标准而未采纳ATSC标准的原因之一是:ATSC不能提供移动电视接收业务。此后某些专家声称:在地面数字电视(DTT)传输技术中,只有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多载波系统能实现移动接收,而仅有时间域处理的单载波系统则不能。但单载波系统实现移动接收这个技术难题,先后在中国和美国被破解:1)200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张文军小组和原美国LINX Electronics公司(以下简称为LINX)合作研制的ADTB-T/OQAM单载波系统,在上海市中心演示720p HDTV的移动接收。2)2009年9月,ATSC批准其移动电视的A/153标准(ATSC-MH;单载波系统)[1]。
本文是《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现移动接收》[2]的续篇。在回顾DTT单载波系统实现移动电视接收的典型案例及单载波系统的新进展后,补充讨论接收端的一些时间域处理技术:1)从相位域(单位圆)和时间域(两者看成可收缩和扩张的“半拉开弹簧”,其中每圈还有360°的相位域)分析主信号和单个“0 dB回波”的能量叠加后,C/N门限值可望下降约1.5~2.5 dB。2)对“同步码捕获/保持”提出的“部分序列法”缩短所需时间,作补充说明。3)对自适应信道均衡器的卷积运算则提出“6 msb(最高有效位)/符号处理法”(替代原8比特/符号),以显著节省运算资源和缩短运算时间,方便移动电视业务。
在DTT传输的多载波系统中利用OFDM处理回波,其技术简洁,容易用软硬件实现。
但此优点中又隐含缺点。以DVB-T为例,2000年3月巴西测试报告:在样机实验室固定接收测试的5个回波模型中,DVB-T样机的C/N门限值上升1.7~9.8 dB(见表1);强回波信号的能量不仅没有利用,反而当作干扰。
表1 LINX在固定接收中对回波的测试结果
2001年3月,笔者与LINX夏劲松进行私人交流以来,单载波系统移动接收的成功演示有:
1)2002年12月,上海交大与LINX在上海市中心演示ADTB-T/OQAM单载波系统的720p HDTV移动接收,最高车速120 km/h。
2)2003年1月,上海交大与LINX在上海磁悬浮铁路车厢内演示ADTB-T的SDTV移动接收,最高车速达到461 km/h。
3)2003年4月,LINX在美国NAB年会报告(展台还有现场演示):用时间域处理技术破解ATSC(还有DVB-T)样机在固定接收中处置“0 dB回波”的技术难题。对巴西C和D、修订C和D的4个回波模型,C/N门限值下降1.8~3.9 dB(见表1)。
可见,LINX得到创新结果:从“门限值上升”变为“门限值下降”(因而获NAB2003创新大奖;实现笔者预期的约1.5~2.5 dB),但巴西模型A和B属于弱回波,门限值仍有所上升;而模型E的结果还有待改善。
4)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飞船的4次返回舱搜救活动中,上海交大归琳分组使用的“图像传输系统”就是以ADTB-T/OQAM单载波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该系统不仅逐次升级,每次都有电视实况转播,而且“神九”的实况报道时间最长(约1.5 h)。
5)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归琳分组还与铁路某单位合作,开展“高速铁路移动电视系统(ADTB-R)”的研制[3]和多次现场实验:上海郊区3个发射站,苏州境内6个发射站;节目源来自卫星;在D字头火车车厢接收;总距离约80 km,单程历时约1.5 h;最高车速170 km/h;全程只有个别主观不一定觉察的“中断”。
6)2009年9月,上海交大小组管云峰报告:地面国标C=1在上海市区主要街道(外环路以内;东西和南北距离各约40 km的大面积覆盖),实现移动电视接收的初步结果(见图1)[4]。
采用的技术参数为:地面国标C=1,4QAM,0.8 LDPC,PN595和M=720;其有效比特率10.396 Mbit/s。实验结果是:接收成功率达98%(传输性能)。
7)2009年9月,ATSC批准其移动电视标准A/153[1](即ATSC-MH),而相应的业务也已启动(2007春夏已有较成熟技术)。
从上述案例可见:“单载波系统不能实现移动电视接收”这个技术难题已先后在中国和美国被破解。但在地面国标C=1固定接收的样机实验室测试结果中,还未见到“门限值下降”的报道(类似表1的部分结果)。
1)2011年5月,上海某通信公司对5个相邻8 MHz频道(共40 MHz)宽带电视激励器(每频道22 W)的测试结果:采用地面国标C=1时,每频道的“带肩比”仍可满足–36 dB的要求(见表2,与单个频道相比已恶化,MER测试也有类似结果)。而采用地面国标C=3780时,则会有2~3 dB的差距,达不到技术要求。
表2 地面国标C=1的5个相邻频道测试
2)2011夏秋,广西桂林某通信公司把“地面国标C=1+AVS视频编码(专利费低廉,中国自主可控)+单台宽带电视发射机(不需配置价格昂贵的RF多工器)组建M-SFN”的成套系统技术(简称“C=1新DTT系统”),先后在斯里兰卡和吉尔吉斯坦2个国家推广应用。其中M代表多个邻近频道(multiple adjacent channels;可以不全是相邻的)。仅该公司一家从2009以来3年多时间在境内已有一批案例[5]。
另一方面,从2009年秋起,欧洲已有“DVB-T2+MPEG-4/H.264视频编码(专利费较高)+多台发射机(配置RF多工器)组建SFN”新系统(简称“T2新DTT系统”)的一些案例。
但由于“C=1新DTT系统(单载波)”的技术性能接近“T2新DTT系统(多载波)”,而价格低廉(考虑组建地区DTT覆盖网络),性能价格比较高;因而前者已成为后者在国际DTT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5]。
3)2012年3月,美国Charlie Rhodes从机顶盒的测试结果得出[6]:ATSC机顶盒中混频器和自动增益控制(AGC)固有的非线性造成大功率ATSC信号的互调失真(inter-modulation)和交调失真(cross modulation),严重影响其上下邻近频道的ATSC或宽带电信业务之正常接收。
报道的1例是:ATSC第45,47,51频道的“三重拍频(triplets)”,对第52,53,54频道(上邻近频段A,B,C)的宽带电信业务,将造成严重干扰:噪声电平上升值〉15 dB。
而DTT多载波系统因其OFDM固有的正交性,导致大功率信号非线性对邻近频道的干扰,与ATSC单载波系统相比,是否将更为严重?
4)2012年4月,笔者在《地面国标C=1将是DTT绿色(低碳)产业候选者》一文[5]中估计:在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地面国标C=1的C/N门限值与C=3780相比,将低约4.5 dB。
2.1.1 回波和多径
回波(echo)是人类在听觉领域(声学)首先感知和探讨的。这是从接收端角度分析的;DTT回波(无线电波)与之类似。但同一过程的另一描述方式则是多径过程,是从传输物理过程角度分析的。这两类分析方法密切关联。
若再把DTT发送端的单个信号源扩展为多个(如组建SFN),还把接收端从单个扩展为多个,则对DTT传输全系统的讨论将更有意义。
图2是DTT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回波情况[2]。回波可有多个(滞后的和超前的),其幅度不同、时延不同、相位不同,而这正是从接收端角度分析的(时延t1〉0和t1〈0分别对应滞后回波和超前回波)。
多径过程若采用射线理论(不是波动理论),则可使用直线/曲线绘制其传输路径,并因其直观、通俗易懂而被普遍使用。
在优先讨论单个“0 dB回波”后,其原理可推广到幅度≤0 dB的1~2个强回波(例如≥–3 dB)。
2.1.2 回波和单频网(SFN)
DTT信号是宽带信号(如带宽8 MHz),而不是窄带“单频信号”。但若以其中心频率把它看成单频信号,则仍可使用射线理论描述其传输路径。
单个DTT发射端在楼群密集的城市中心可有类似图2的4个接收信号;但同样的接收信号也可看成来自SFN的4个发射站,以不同幅度、时延和相位在接收端汇集。这就是单纯从接收端角度分析较为简洁的优点(但只看结果,而不问发射源/传输过程)。
笔者从“双信号源-单天线接收”原理得到启发:若把单个“0 dB滞后回波”的能量同主信号叠加(同相位、同幅度),则理论上可得3 dB增益(即C/N门限值下降3 dB)。
于是可先讨论在主信号和单个“0 dB回波”条件下,对DTT接收端的同步码的快速捕获/保持过程。若两者的能量能完全叠加,则“同步码的捕获/保持”过程将加强、加快。其原理和结论还可推广到接收端的全部接收信号。
1999年到2000年春,巴西专家根据现场测试的结果提出5个“回波模型”,供实验室测试使用。这对推动DTT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11年10月,章理为等提出“简化的3径模型”[7]。其中“只考虑强度,不考虑相位”;对商用机顶盒进行回波的实验室测试;而且第3径包含0,–1,–2,–3 dB等强回波(滞后或超前的)。结果获得理论模型和测试结果的良好拟合。这对DTT回波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该文把第3径(还有第2径)当作干扰处理。因为,测试结果(门限值都上升)的规则性起伏,仅是干扰幅度的规则性起伏(以1 dB为阶梯)。该文没有考虑相位,而机顶盒的解调制技术又没有利用回波的能量。
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采用过取样技术,即采用频率较高的本地时钟,实现解调器中的高速时间域数字处理。若DTT传输的有效带宽为f0,则其取样符号率也是f0。于是,解调器的本地时钟频率f1可选为
式中:N=8,16,32,…。
地面国标的有效带宽f0=7.56 MHz。取N=16时,本地时钟频率f1=120.96 MHz。这时,单位圆可划分为16个扇形区(扇形角360°/16=22.5°)。而灵活使用高速DSP/CPU(运算时钟〉2 GHz,高于16倍f1)内置的寄存器、堆栈和高速存储器等的软硬件特性,可实现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从窄带单频信号出发,讨论单位圆上矢量的相位和幅度,然后推广到宽带信号。
窄带单频信号可在图3的单位圆上用矢量描述其相位(如仅考虑宽带电视信号的中心频率)。但同一现象也可从时间域/取样符号域角度分析:把它看成是“半拉开的弹簧”(弹簧每圈看成时间域的1个取样符号,而每圈还有360°的相位)而正或负的Doppler效应,相当“弹簧”的收缩或扩张。
图3 主信号M和“0 dB回波”E的合成矢量R
图3的单位圆上主信号M(窄带单频信号或宽带电视信号的中心频率信号)和单个0 dB回波E的合成矢量R,必定落入下述2个区域之一:
1)以2/3的概率落入右侧±120度区域,R的幅度≥1单位:在右半圆内(± 90°内,50%概率)≥1.41单位;而在0°附近接近2单位。
2)以1/3概率落入左侧虚线扇形区域。R的幅度〈1单位(180°时为0)。
3)从积分计算可得:合成矢量R的幅度平均值为4/π=1.273单位(与只有主信号M时平均值为0对比,显著增强)。
若过取样参数N=16,则图3的单位圆可划分为16个扇形区(圆心角为360°/16=22.5°)。于是,上面对360°的讨论,可推广到22.5°(±11.25°)的扇形区,而且有:
1)对窄带单频信号(如电视信号的中心频率)在单位圆上的相位域的讨论结果,可推广到宽带电视信号(如8 MHz带宽)在取样符号域的结果,如本地生成的“弹簧”与接收到的“弹簧”完全对齐(逐个取样符号对齐)。
2)本地生成的信号只要稍作相位微调(通过锁相环电路反馈到本地晶体振荡器的电平实施),合成矢量R即以50%概率落入±11.25°/2=±5.625°的幅度≥1.41单位之增强区域。
以地面国标C=1的数据帧头PN595为例:
第一步,优先解决接收端本地生成的PN595同步码与接收到的比特流中PN595同步码两者间的“捕获”(即取样符号域及相位域的同步)。前者相当图3的主信号M,后者则相当其“0 dB回波”E;而两者的合成矢量R以50%概率落入±5.625°的幅度≥1.41单位之幅度增强区域(≥1.5 dB的增益,或本地时钟的相位稍作微调,即满足此条件)。
这样,通过“逐个取样符号的移位”(还有N=16的相位细分)进行的符合(与)运算,可寻找符合累加值的“峰值”(最大等于595)。而后者可使反馈到锁相环路的电平调整本地时钟的频率和相位,完成取样符号的同步(载波恢复;即频率相同)和相位同步(时钟恢复,即合成矢量R为0°)。这一步同常规处理完全相同。
这时,接收到的取样符号域的“弹簧”与本地生成的“弹簧”完全“对齐”;而且若前者发生微调时(如移动接收为时变信道),后者相应地作微调,始终跟踪而保持“对齐”。
第二步,在完成第一步后,接收端还要生成第2个本地PN595同步码,通过取样符号域的移位(还有N=16的相位细分),进行类似第一步的符合运算。只有当取样符号域的移位达到时延为t1(假设回波是滞后的,t1〉0)时,则符合运算累加值可得第2个“峰值”(最大也等于595)。而把“0 dB回波”当作干扰处理时,没有这第二步。
综合以上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讨论可看出:
1)在没有考虑主信号PN595受到“0 dB回波”比特流内除PN595以外的其他信息的干扰时,以及没有考虑“0 dB回波”PN595受到主信号比特流内除PN595以外的其他信息的干扰时,除了第一步的“最大峰值”(595)以外,还新增第2个“最大峰值”(595);两者合计最大为1190。
2)考虑上述2类“干扰”时,每个取样符号的幅度将乘2或等于0的概率各约50%;其平均结果是,符合累加值合计的最大值仍接近1190(与单个595相比,接近翻一番)。
于是,由符合累加值导致从锁相环电路反馈到晶体振荡器的电平,将接近翻一番,因而加强、加快“捕获过程”。反之,若把“0 dB回波”当作干扰处理,则必定延迟这个捕获过程!
此外,从PN595同步码的幅度来看,可有:
1)若“0 dB回波”E的相位接近主信号M的相位(即合成矢量R的相位接近0°),则合成矢量R的幅度接近翻一番,可使PN595同步码的接收门限值下降近3 dB(理论值,工程值可望下降约2.5 dB)。
2)当N=16时,两者的合成矢量R以50%概率落入±5.625°的幅度≥1.41单位之幅度增强区域(≥1.5 dB的增益,或本地时钟稍作相位微调,可即满足此条件)。
总之,由于充分利用“0 dB回波”的能量,PN595同步码的“捕获过程”(以及相应的“保持过程”)得到加强、加快(门限工程值可望下降1.5~2.5 dB)。而此结论还可推广到整个接收端的门限值。
PN595码的捕获/保持过程若采用DSP/CPU进行符合运算,有两方面不足:1)位总数(如595)稍大,不利于DSP/CPU中的16/32/64/128位运算。2)符合累加值的“峰值”也稍大(与噪声或干扰相比),运算资源有点“浪费”。
为此,2008年3月夏劲松对ATSC场同步码PN511的捕获/保持,提出32 bit的“部分序列法”[8-9],以保证捕获/保持过程的快捷。
可补充的是:该文主要说明原理。但ATSC还有PN63的设计,部分序列法选取64 bit是否更为有效?
《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现移动接收》[2]第5节指出:在移动速度为400 km/h(如国内高架铁路)时,相位域的偏移微不足道。“但家用接收机的廉价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与额定频率相比,可有±0.01%的精度偏差”。相当于某种“伪Doppler频率偏置”。
例如ATSC场同步PN511的符合运算中,这个容许偏差相当于±0.01%×511 bit= ±0.0511 bit。
此数值代表PN511的“首位”和“尾位”的取样符号差,其绝对值并不大。但此偏置数值在连续几次捕获(保持的要求)时,将积累而增大。
以ATSC的2个场同步码PN511之间的符号数(即场同步的周期)=832×313=2.604 E+5为例,此数值的±0.01%相当±26个取样符号的偏置。若要求“4次捕获而完成保持”,则此偏置值将增为±104个取样符号,再考虑相位没有对齐和误码等因素,这样的偏置对“符合累加值”的影响已“举足轻重”。
而采用部分序列法则可彻底避免这种不利后果。因为,它缩短了取样符号总位数,偏置累加值也相应减小;而只要保持符合累加值仍具有尖锐的“峰值”特性。
而地面国标PN420,PN595或PN945由于其数据帧的绝对时间较短,并没有ATSC场同步码PN511在“捕获/保持”过程中的偏置累积问题!
地面国标PN595数据帧的取样符号数为595+3780=4375。数据帧的周期为(4375/7.56)μs。若“保持”过程要求4次捕获成功,则“捕获/保持过程”所需时间稍大于(4375/7.56)μs ×4≈2.3 ms。
采用部分序列法为64 bit时(方便在DSP/CPU中运算),4375/64=68.36个部分序列。而±0.01%的偏置为±0.01%×4375=±4.375符号;相当±4.375/64=0.068个部分序列的偏置。也就是说,68.36这个数值由于偏置而使其实际数值可能处于 68.29(“弹簧收缩”)~68.40(“弹簧扩张”)之间。
于是,在第1次捕获后,可在第69次运算中完成第2次捕获。而这个数值小数点后的“零头”在取N=16时,可由1/16=0.0625得到处置(细节从略)。
为此,可设计取样符号的“时间序号n(j)”之计数器j(正整数),并记录“同步码符合”时的n(j)。例如,第1次符合成功,记为n(1);而第69次符合成功,则记为n(69)(对“零头”部分的讨论从略)。
而从j的数值大小(包括“零头”,收缩或扩张)可直接判断:1)Doppler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2)主信号和“0 dB滞后回波”的先后逻辑顺序(前者的j小于后者的j)。3)还可得出滞后回波的时延t1的数值。
若滞后的“0 dB回波”紧接着主信号后面(没有交叉),则t1的最小值t1-min=(64/7.56)μs=8.46 μs(64个取样符号的时间),但可以有交叉(讨论从略)。
3.4.1 自适应信道均衡器的“训练”和卷积运算
假设从PN595同步码的捕获/保持过程中,已知有单个滞后的“0 dB回波”,其时延为t1。而接收端信道自适应均衡器的“卷积运算”简化框图见图4。
图4 自适应信道均衡器的训练和卷积运算
在没有“0 dB回波”时,自适应信道均衡器(FIR滤波器)的脉冲样值响应IP-1如图5a;其分支(tap)数为L,长度为2L+1,幅度为1的单峰值在中间。
修改为双峰值的脉冲样值响应IP-2
有单个滞后的“0 dB回波”(时延t1〉0)时,IP-1需要修改成IP-2如图5b;其部分特性可从IP-1中“截取”(对比图5a和5b),长度为2L+2,幅度为1的双峰值(分别对应主信号M和“0 dB回波”E两者的PN595帧头)。
于是自适应信道均衡器的卷积运算过程是:
第一步,采用已知的双PN595同步码(有时延t1)对双峰值的IP-2特性进行“训练”(原常规过程中只有单个PN595码对IP-1特性进行“训练”)。此“训练”的判据之一是:PN595码卷积输出为最大值(≤1190)。而逐个调整IP-2的各系数,需要多次叠代运算。
第二步,第一步获得的经过训练的脉冲样值响应IP-2,对整个接收到的取样符号比特流进行卷积运算,其输出为单个PN595为数据帧头的数据帧。下一步,每个输出取样符号值再进行常规的解交织和LDPC纠错解码的处理(从略)。
若主信号M与单个“0 dB回波”同幅度和同相位(或合成矢量R的相位接近0度),则整个卷积输出的信号幅度将接近翻一番;与没有“0 dB回波”时相比,将有3 dB增益(理论值;工程值可望有2.5 dB)。而若M与E的相位落入±5.625°的幅度≥1.41单位的“幅度增强”区域,则也可望有≥1.5 dB的增益。
可见,充分利用单个“0 dB回波”的能量,接收端的整体门限值可望下降1.5~2.5 dB,而不是上升。
3.4.2 自适应信道均衡器与最大时延tmax
如何依据通信理论设计自适应信道均衡器(FIR数字滤波器)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但它的长度与t1的最大时延tmax有关。
在卷积运算中FIR滤波器有定义的范围是
式中:取样率f0的单位为MHz(地面国标f0=7.56 MHz),而tmax的单位为μs。
若考虑回波的最大时延tmax约200 μs,则L≥3024。而地面国标的有效信息为3744个取样符号,则L=3744将是较好的选项。对应的tmax≤((3744/7.56)/2)μs=247.6 μs。
于是,在组建DTT单频网(SFN)时,各发射站之间的距离,就与(L/2)·f0参数有关(它依赖于接收端处理“0 dB回波”的时间域技术);而与多载波系统OFDM的保护间隔理论无关。
信道自适应均衡器的运算是解调过程中运算量最大的部分。而节省其运算资源的对策有(对于移动电视业务特别重要):
1)采用非线性数字滤波器替代线性数字滤波器,加快收敛过程(已采用整数运算,替代浮点运算)。
2)采用“6 msb/符号处理法”:若音频和视频的精度要求8 bit,则信道每取样符号的精度在常规处理中一般也要求是8 bit精度。然而,接收到每个取样符号的8 bit中第7和8位之精度分别是1/128和1/256,相当–21 dB和–24 dB;其数值已是噪声或弱回波干扰的量级。若进行10 bit精度的运算,显然会把大量运算资源用于第7位和第8位的噪声和弱回波的处理中(又不利于DSP/CPU中的8/16/32/64位运算),效率较低。本文提出,对接收到的每个取样符号只对其6 msb(最高有效位)进行自适应信道均衡器的卷积运算;而对后2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则可用4路运算替代之(穷尽的00,01,10和11)。而从LDPC纠错解码给出的附加信息可知:这4路运算中必有1路是正确的解码。
3)此外,6 msb中出现1位误码的概率等于1/6=0.1667(〈0.2)。因而采用0.8 LDPC可满足信道纠错的需求。这就从原理上说明:1.2节案例6)管云峰报告[4]中,对地面国标C=1的移动电视接收业务,采用R=0.8 LDPC的理论依据。
对比DVB-T移动电视采用R=0.5纠错率和GI=1/4,以及地面国标C=3780移动电视采用R=0.4和GI=1/4,可看出:两者的纠错原理与本文原理是根本不同的。
此外,“7 msb处理法”不需再讨论;而“5 msb或4 msb/符号处理法”则有待探讨(文献[2]中已提出“抓住强信号,舍弃弱信号”的原理)。
1)本文补充讨论《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现移动接收》[2]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在相位域和时间域中讨论主信号和单个“0 dB回波”的合成矢量的特性、“部分序列法”和自适应信道均衡器中的“6 msb/符号处理法”等。特别是:充分利用单个“0 dB回波”的能量获得的好处有:(1)缩短同步码捕获/保持的时间;(2)C/N门限值可望下降1.5~2.5 dB。其适用范围可能是1~2个强回波信号,最好是单个0 dB回波,优先考虑≥–3 dB的回波。而幅度〈–6 dB的回波,本文方法可能“得不偿失”。
2)“单载波系统实现DTT移动电视接收”这个技术难题,从2002年在中国上海被破解算起,到美国ATSC开始筹备A/153标准为止,前后历时约5年,并在中国已有一批典型案例。
3)本文有关内容同笔者已发表的文章[2,10]一样,既可用于地面数字电视(DTT)传输的单载波系统(如ATSC,地面国标C=1和ATSC-MH),也可用于DTT多载波系统(如 DVB-T,ISDB-T,地面国标 C=3780和DVB-T2),它们既可用于DTT移动接收,更可用于其固定接收。
4)笔者希望中青年专家在DTT接收端的时间域处理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和开发,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把已成熟的内容列入专业课程和教科书。
5)单载波系统的在中国的“接力棒”:1)2001年3月—2006年8月(第一棒),SJTU/LINX合作的ADTB-T/OQAM单载波系统;2)2006年8月—2011年11月(第二棒),地面国标的制定和“C=1新DTT系统”的推广应用;3)2011年11月11日起(FoBTV宣言)[12](第三棒),单载波系统在FoBTV制定的DTT传输3.0版中是否还有“一席之地”?
致谢:笔者感谢上海交大张文军小组(包括夏平建、归琳、杨亮、管云峰和孙军)以及夏劲松和李文华(原LINX Electronics,现上海某通信公司)多年来的技术交流。
[1]ATSC A/153,ATSC-mobile DTV standard,Part 1–ATSC mobile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2011.
[2]徐孟侠.地面数字电视单载波系统如何实现移动电视接收[J].电视技术,2010,34(7):8-11。
[3]陆靖侃,马文峰.铁路电视单频网信道简化模型覆盖设计[J].电视技术,2011,35(8):35-38。
[4]管云峰.国标移动性能对比[R].北京: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2009.
[5]徐孟侠.大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介绍(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与台湾友人笔谈)[EB/OL].(2011-10-28)[2012-01-28].http://www.ratiog.org.
[6]RHODES C.Future spectrum demands will impact DTV and GPS receiver designs[J].IEEE Trans.Consumer Electronics,2012,58(1):8-14.
[7]章理为,万戈,邸娜,等.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多径模型研究与性能预测[J].电视技术,2011,35(10):21-24.
[8]XIA Jingsong.A carrier recovery approach for ATSC receivers[J].IEEE Trans.Broadcasting,2008,54(1):131-139.
[9]XIA Jingsong.A novel clock recovery scheme for ATSC receivers[J].IEEE Trans.Broadcasting,2008,54(2):276-282.
[10]徐孟侠.ATSC和DVB-T固定接收时的回波处理性能对比[J].电视技术,2010,34(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