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篮球运动发展调研与对策研究

2013-06-28 17:13:54滕朝阳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西昌凉山彝族

滕朝阳,罗 勇,常 鑫,万 宏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篮球运动发展调研与对策研究

滕朝阳,罗 勇,常 鑫,万 宏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业理论分析法和多视角辨证分析法,对西昌凉山彝族地区若干个县篮球运动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旨在对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全面推广和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寻求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拓展学生课余锻炼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多视角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该地区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探询构建适合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与“学校体育网络平台”和建立学校体育指导员体系。

彝族;篮球运动;专业教师;业余训练

篮球运动是西昌凉山彝族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该课题研究目的是探寻在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在全面推广和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寻求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拓展学生课余锻炼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即:基于对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篮球运动的调查研究,探寻在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教学中引进现代体育文化、体育理念、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可能性和为学生课余篮球训练提供专业指导的有效方法。并据此尝试建立具有可行、可操作性的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的学校体育运行模式与机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昌凉山彝族五个自治县部分中、小学教师与学生,西昌凉山彝族五个自治县体委领导和教练员。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彝族教师,成都体育学院多个年级在校本科彝族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赴越西县、盐源县、会理县进行实地调查,利用网络与电话对普格县、喜德县进行调查访谈。组织参加2012年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彝族教师座谈。访谈成都体育学院多个年级在校本科彝族学生。重点了解当地篮球教学、师资队伍、教学文件、场地器材、教材、课时情况,对县体委组织的业余篮球训练情况也进行了基本调查。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研究报告和论文资料。

1.2.3 专业理论分析法 以现代篮球发展规律、趋势为依据,结合现代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为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篮球教学与训练制订适宜的教学大纲和训练计划。

1.2.4 多视角辨证分析法 从历史与环境、经济资源、教育理念、篮球理念多个视角,采用简化推理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为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调研材料整理研究发现

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昌凉山彝族地处四川边远地区、经济落后、信息不畅、交通闭塞、百姓温饱都成问题,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相当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和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可喜进步,信息交通也得到很大改善。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学校体育师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学校体育教育软实力不高,以及贫困、语言交流和社会风俗等问题,制约了西昌凉山彝族地区青少年健康体系构建和篮球运动的发展。如今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个别边远山区的青少年仍存在营养不良、失学、家庭影响(吸毒、贩毒、重男轻女等)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实地调查时发现如今有不少50岁以上的彝族群众还不会说汉语,不少青少年仍存在温饱问题。再加上受传统生活习惯与意识的影响,致使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在体育文化建设和学校体育教育领域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表1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小学篮球发展情况调查

2.2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篮球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处于落后、孤立状态;不少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的边远贫困学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推广和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前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的现状如表1、表2所示:我们一共调查了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整体上看:学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太落后,表现在:(1)多数中学体育教师都没有一本系统的体育教材,小学体育教师就更没有;(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既没有完整的体育教学大纲,甚至连教学计划都没有;(3)学生更是没有一本可读的体育课本。即使1周有2次体育课,学生们认为,这只是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几乎所有中、小学都没有开设篮球课,篮球专业的师资严重缺乏,有不少小学体育课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带课,体育课普遍存在放羊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不足;学生体育课难以保证质量。调查发现:在这种现状下,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是没有机会享受到篮球兴趣的培养。设有高中部的中学理论上1年有1次篮球比赛,其实也是不固定,有时也会因为经费而放弃或被其他比赛所替代。不少喜爱篮球的学生是靠父母自己买篮球,去参加成人队业余训练或与师兄弟之间互相切磋,他们在学校得不到正规的篮球专业指导。在课余时间,这些中、小学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篮球训练。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源中学,它是县里条件最好的中学,没有开设过篮球课,在课余时间也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学校每年10月初举行一次篮球竞赛,高三基本不参加,各年级重点班也不参加。学校既不让高三学生参加,也不让文化成绩好的学生参加。盐源县其他初中学校由于离县城太远每年基本上没有任何篮球竞赛。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的篮球场地设施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不少小学的场地器材缺乏,有近一半的中学场地不标准,器材缺乏,不少篮球架是自制的,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维修和管理。

表2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中学篮球发展情况调查

2.3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业余体校篮球训练现状

从四川省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培训的彝族教师座谈中得知:去年2012年2月,冕宁县第一家“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城厢镇中心校建立,这是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第一家为小学生提供篮球训练的平台。主要接收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参加训练,训练是免费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2月至7月训练。每周1次,1次1h。1学期16次训练。据说:西昌凉山彝族地区每个县都要建立一个这样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然而,这些“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体育教师对篮球运动规律与理念缺乏必要的认识,更不了解先进的篮球教法,他们急需培训。

调查了五个县体校基本情况:见表3所示:如今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不少业余体校名存实亡,业余体校基本丧失了培养青少年专项体育技能的功能。究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出路与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国家没有专门经费支持等。5个县体委基本上没有专门经费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县体校更没有对中、小学生进行常年的篮球训练。县体委每年仅组织一或两次成人的篮球比赛,这是靠企业出钱搞的,实际上,每个县体育经费很有限。落实到业余体校经费就更少。调查5县体委只有盐源县和喜德县各有1名篮球专职教练。他们的任务主要为当地企业或体考生服务,其他三个县体校没有专门的篮球教练。这五个县的篮球普及、培养体系与内地相比是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体校教练员严重缺乏和他们整体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训练理念与方法落后,事业心不够强,缺乏科学化管理,致使不少篮球苗子在这个阶段夭折。比如:越西县体委全年没有组织过学生之间的任何篮球训练与竞赛。他们每年要依靠企业经费组织两次成人篮球比赛:5月左右有次“菜籽花杯”,11月份有次冬季篮球联赛。其他四个县每年只有一次成人篮球比赛。篮球竞赛少的主要原因是:篮球运动普及不够,参赛队伍较少,缺少经费,竞赛组织编排与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裁判水平较低等诸多因素。比如越西县代表队的教练是由一名厨师担任,篮球裁判由中学的田径老师担任。实际上彝族同胞非常喜欢观看篮球比赛。然而,由于县一级篮球竞赛体制还不够健全,致使篮球竞赛起不到推广与普及作用。

表3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校篮球发展情况调查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适合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具有对周边学校健康体系支持力度、经济、行政管理和统一调配的功能特点,是周边学校各类体育资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系构建和高效运作的可靠保证和基本条件。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对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的现有体育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整合研究,探索适合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的体育资源整合思路、内容、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现有体育资源条件整合下的、具有可行性的西昌凉山彝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资源的类别是多样而有差异的,要实现体育资源的效用的最大化,不仅需要加大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更需要实现各项体育资源内部和各项体育资源之间的整合,协调其差异,实现体育资源之间的优化与配置,这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与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入分析与研究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的模式、机制、体制,进一步充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探寻满足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思路与方法;寻求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资源供给和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平衡与解决道路,探寻体育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及其对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并据此尝试建立具有可行、可操作性的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模式与机制。

3.2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与“学校体育网络平台”

从体育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在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与“学校体育网络平台”。以县政府作为“体育创新基金”监管方,创建独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加大对学校体育事业的投入。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可以进行股份制运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创建“学校体育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整合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体育资源,而且可以解决边远学校体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该平台大量引进先进体育理念与方法。该基金和平台的建立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学校体育资源浪费、体育资金缺乏、信息不畅等现实问题。

3.3 加大学校体育软实力投入力度,建立校长监督机制和体育课督导机制

学校不仅需要加大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更要加大学校体育软实力投入力度,加大体育师资的培训力度,撰写适合彝族地区的体育教材和课本,引进先进体育教学理念及方法,比如为其制订相关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本系统的体育教材,特别是应为学生们提供一本通俗易懂的《体育运动》普及课本,它不仅以从多视角向广大青少年介绍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先进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先进体育理念和体育竞赛组织经验等,还能为青少年自我锻炼提供理论指导,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系的中心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两个基本点是体育课教学和课余锻炼。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课余锻炼的组织管理是关键,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渡过的,青少年时期又是身体发育、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校的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育健康第一责任人,学校体育工作做得不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应当追究第一责任人相应的责任。笔者在调查访谈中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运动的学校,该校各项体育运动就发展的较好。所以,在学校建立一套校领导参与体育锻炼的机制,是非常有利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一套体育课督导机制。选派工作负责、德高望重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工作,这样不仅能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推进体育课程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加快体育课教学文件的制定与完善。这两项机制的建立,能有效地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责任心和专业理论水平,使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发挥其更大的培养、指导和普及作用。

3.4 建立学校篮球专业指导机制,加强业余体校篮球训练

篮球专业指导机制的建立对于中、小学篮球运动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篮球专业指导应委派具有较强事业心、勇于创新的篮球专业教师们或高年级学生担任。根据篮球运动规律篮球专业指导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篮球运动本质与特点、它的健身作用。篮球技术内涵,个人篮球防守技术,篮球关键技术动作分析。特别要对篮球技术中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头上投篮和低手上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最好采用技术动作轨迹分析法,比如:用“小鱼图”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用“人体中轴想象投篮法”分析单手头上投篮,用“人体胸前中轴面”来分析低手上篮。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篮球技术组合的规律,制定出简明、具有实战意义的篮球技术练习方法(手段)。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术的组合。并且能在实战中运用。(多采用临场指导形式)。第三阶段的主要内容:篮球战术内容,进攻与防守基础配合。使学生基本掌握在球场局部、几人之间如何进行攻、守配合。重点掌握进攻基础配合中的“传切配合和掩护配合”,防守基础配合中的“挤过和交换配合”。第四阶段的主要内容:篮球全队主要的攻、守战术方法。包括:快攻与防快攻、人盯人与攻人盯人、区域联防与攻区域联防、全场区域紧逼和全场人盯人紧逼。该阶段学生应重点掌握个人如何在全队攻、守情况下,树立全局观念、合理运用篮球技术、配合意识和应变能力。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健身运动项目,它具有形式多样的竞赛形式和游戏比赛形式。比如:常采用的游戏比赛形式有,运球接力比赛、投篮升级比赛、运球上篮比赛和三分命中率比赛等。

西昌凉山彝族地区各县体委应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期间,大力开展篮球业余训练,平时也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常年训练。尽快解决县体委篮球教练缺编问题,加强对体校教练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掌握先进的篮球理念和训练方法,在有条件的县可以考虑引进训练水平高的篮球教练员。建立以县体校为龙头的篮球训练培养基地,有效的整合体育资源,加大各级青少年篮球基础训练力度,派出最好的教练员去指导他们,为他们提供先进的篮球理念和训练方法,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各中、小学应建立起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篮球竞赛制度,使其固定下来,使它更具有普及与提高的作用。比如,篮球游戏性质的比赛、班级之间的比赛、年级之间的比赛和校之间的比赛等。当然,每个县应培养一只素质高、公正的篮球裁判队伍。县中心校创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培养小学生篮球兴趣的一个平台,是值得提倡的新生事物。如今少年宫的篮球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培训和引进。笔者根据当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制订了专门的篮球训练计划。

4 结论与建议

(1)尽快构建适合西昌凉山彝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体育创新基金”和“学校体育网络平台”。

(2)加大学校体育软实力投入力度,建立校长监督机制和体育课督导机制,主管部门与学校不仅要加大体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更要加大体育师资的培训力度,撰写适合彝族地区的体育教材和课本。

(3)构建学校篮球专业指导机制,加强课余时间篮球训练指导。县业余体校应常年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选派最好的教练去指导。

[1] 全国体育学院篮球编写组.篮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2] 滕朝阳,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

[3] 黎文武,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村篮球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

A Study of the Basketball Development and Solution in the Yi Ethnic Area in Liangshan, Xichang

TENG Zhao-yang, LUO Yong, CHANG Xin, WAN Hong

We conducte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in several counties within the Yi ethnic area in Liangshan, Xichang using the method of surveying, reference to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multi-angular analysis. The purpose is to seek a pat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expand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mong students. It can generally popularize and carry out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Student‘s Health” in the Yi area in Liangshan, Xichang. After our analysis on the collected data, we have proposed a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in the Yi area.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o establish a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Yi area and create an industry-oriented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Fund” and ―Network Platfor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ervice in School”, and a complet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pervision in the schools.

Yi ethnic group;Basketball;Professional teacher;Amateur training

G807

A

1007―6891(2013)06―0116―04

2013-09-28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Cheng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engdu, 610041, China.

猜你喜欢
西昌凉山彝族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0
西昌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30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丝路艺术(2018年7期)2018-04-01 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