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宏,胡金丰, 衣守忠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20)
随着航模、电动工具和电动玩具对高倍率放电需求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在大倍率放电时,极耳发热严重,导致电池整体温升过高,电池容易热失控,从而导致电池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持续恶化。一般情况下,设计者们都是主要从正负极材料和电池本身结构两方面进行改善[1-3]。现有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分为叠片方式和卷绕方式,叠片方式相当于几十片小电池并联,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的欧姆内阻,其倍率性能远远好于卷绕方式。但叠片方式成品率低、效率低,产业化成本高,不利于推广。本文通过改进极耳的引出方式来改善卷绕电池的倍率性能,使其具备部分叠片方式的优点,兼顾倍率和成本。为了避免极耳过热造成电池失效,不同倍率要求的电池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极耳,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归纳出极耳选用规范。
将正极活性物质LiFePO4、超导炭黑SP和导电石墨KS-6混合,以PVDF作为粘结剂配制成正极浆料。将负极活性物质中间相碳微球MCMB和超导炭黑SP混合,以丁苯橡胶SBR作为粘结剂配制成负极浆料。将正、负极浆料经涂布和辊压后,按图1制成正极片和负极片。
图1 电池极片示意图
制成0754200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其容量在3 Ah,并使其极耳从电池两侧引出。其中A、B、C和D均使用0.1 mm(厚)×15 mm(宽)的极耳(见表 1)。
叠片的电池(E类)分别使用0.1 mm×10 mm、0.1 mm×15 mm、0.2 mm×10 mm和0.2 mm×15 mm极耳(表2)。
表1 实验电池的极耳设计
表2 E方案极耳规格
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 (深圳新威尔产);RBM-200智能电池内阻测试仪;热电偶。
在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电池的放电电压曲线会出现电压峰,同时电池的放电容量也有所增大。通过红外热成像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各个区域的电极反应是非常不平衡的,高倍率放电的条件下,开始放电时极耳附近区域的电阻较小,电流密度较大,这部分产生的热量比较大,温度升高较快;充放电过程的后期,靠近极耳区域的容量耗尽,远离极耳区域的部分,温度上升比较缓慢时,会导致放电过程终止,反之会出现电压上升的现象[4]。
3 Ah电池叠片有20多片,相当于20多个小电池并联,电压U不变,内阻R=1/(R1+R2+……+R20),R1=R2=……R20。叠片电池的欧姆内阻相当于卷绕电池的1/20。电池的内阻由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极化内阻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性质决定。欧姆内阻由电池的结构决定。
设计大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时可在极片上多焊接几个极耳,这样在高倍率放电条件下,放电初期电池内部就会有多个区域内阻较小,电流密度较大,反应速度较快,从而缓解单极耳情况下的剧烈反应[5]。电池的倍率性能接近于叠片方式,优于卷绕方式。但是多极耳会大幅降低生产效率,产业化成本过高。
已经产业化的锂电池一般采用极片头部设置极耳方式,本文将极耳位移到极片的中部。相当于一个电池由两个小电池并联而成,电池电压U不变,内阻R=1/(R1+R2)。并联后总的欧姆内阻降低了一半。大电流放电时要好于常用的头部出极耳的电池。不同极耳位置电池内阻及倍率放电的容量保持率如表3。
表3 内阻和容量保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