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四川省农业厅机电提灌处
四川省启动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工作
□周楠/四川省农业厅机电提灌处
农村机电提灌站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相关精神,推动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农业厅于2013年1月专门出台了《关于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2013年3月5日在资阳市雁江区召开了全省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现场会。来自全省21个市(州)及24个县(市、区)农业(机)局分管机电提灌工作的负责人共8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
会议代表参观了雁江区巷子口电灌站。该站始建于1967年,是保和镇晏家坝村的基础性生产保障设施。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2010年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装机容量1台/ 45kW,扬程60m,控灌面积100hm2。并在全市率先采用“自动化抽水、高位蓄水、管网供水、闸阀控水、计量用水”的技术模式,应用了真空集成潜水泵、智能控制、软起动控制等先进新技术。为加强电灌站管理,提高工程效益,由电灌站产权单位——村委会组建了晏家坝农民用水户协会,吸纳用水户1 000余户,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协会制订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民主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专人管护,定期收取水费,实行独立核算。2012年该站共计作业2 000h,提水28万m3,实现收入6万余元,电灌站的成功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种植业发展。2012年该区域内种植蔬菜100hm2,实现总收入2 250万元。巷子口电灌站先进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管护模式以及高效的工程效率、高效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和与会代表的高度称赞。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就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他指出,中央和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大政方针都聚焦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标志着在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之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已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农村机电提灌站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蓄水工程、引水工程等共同构建了四川省基本粮食生产能力的水利保障体系,在保障农田灌溉、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机电提灌站存在产权不明、体制不顺、管理不善、设备老化、效应较差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四川省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对于充分发挥提灌工程灌溉效益,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在四川省机电提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希望大家对此能有深刻的体会和高度的认识。对如何搞好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牟厅长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明确目标,把握原则。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体制改革旨在以明晰提灌站所有权为核心,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重点,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目的,构建“权责明晰化,管理规范化,投入多元化,营运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的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明确农村机电提灌站的公益性质;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积极稳妥推进。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市(州)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意见》的实施细则,并选择1~2个县(市、区)进行典型试点。围绕解决“归谁有”、“谁来管”和“怎样管”这三大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晰产权,落实资产主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法对提灌站进行产权登记,并由县(市、区)农业(农机)部门颁发提灌站产权证。二是完善经营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以“分类定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为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按照“自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提灌站装机容量、灌面大小等情况,选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专业合作社或者用水协会管理,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三是健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完善提水收费制度,制定提水费收取指导价格;建立健全提水费成本核算、收支、监督制度;探索建立抗旱救灾和贫困农户提水补助与救济的办法。健全管理维护投入制度,加快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等规定。完善操作规程、使用制度、岗位责任制等提灌站管护规章制度。
三是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妥善解决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农业部门要积极主动与财政、水利、物价等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推进改革进程;要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各种形式的机电提灌用水合作组织;要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充分尊重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