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创作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3-06-26 01:18李小兵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4期
关键词:理念内容方法

李小兵

【摘要】雕塑创作,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面临着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上三个角度对其展开分析,探索我国雕塑创作教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雕塑创作;教学;理念;内容;方法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形式,通过对雕塑泥、石头、木材、金属、玻璃、塑料水泥等多种材料进行形体处理,来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感受及对世界的看法。是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门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的雕塑创作也要积极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变化,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和方向。随着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关注,雕塑创作注入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和新的创作思路。

一、雕塑创作教学概述

许多人认为,雕塑创作没法教。创作是个人思维和感受的综合表现,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教师确实无法完全掌握和替代。创作过程是在对生活和现实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对自己所观所感的再现,是对自我的一种表达。如此看来,雕塑创作是没法教的。但是,首先雕塑创作作为一种基于物理材质的艺术创作,首先必须对艺术原材料的创作特质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还必须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以及注重对艺术表现思维的训练,教师应对学生的创作语言、创作思路以及雕塑的基本功进行教授。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注重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提高审美能力等也是艺术创作教学的一部分。因此,我认为,雕塑创作还是有必要进行教学的。

雕塑创作教学是一项庞杂的教学过程。它涉及的创作原材料的了解,还涉及到和其他艺术教学同样的思维、表现方式的教学,同时还有雕塑技法的教学,而且在雕塑的创作之前还涉及到绘画等美术基本功的教学。因此,雕塑创作教学的内容一般分为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展开教学,注重雕塑技法和雕塑原材料及工具的运用,培养学生塑造和结合客观实物表达自己感受的专业技能,力求将基础训练打牢,让学生能够面对任何材料,都有随心所欲的造型控制能力。为之后的开放性创作打好基础。在创作阶段,教学主要采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把握大的创作方向,掌握雕塑创作中灵魂和情感的注入,同时还要注意创作的创造性。

当前我国的雕塑教学正处于现实主义传统向现代多元自由新趋势的转变过程中,雕塑教学面临着改革的重任。力求突破传统的纯技能教学,逐渐转向以创新和思想表达为主的创作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雕塑创作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应对

在雕塑创作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转变的大形势下,凸显出了我国雕塑创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观念上看,雕塑创作教学的理念亟待更新。21世纪的今天,国内的美术界呈现着一种空前繁荣活跃的气氛,整个世界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雕塑创作教学主要以学院教学为主,强调写实技能,观念还比较单一、陈旧。为了适应新发展,应该将现代艺术教育的观念引入到雕塑创作教学当中,鼓励学生结合当前文化社会现实自由创作,创作中彰显个性和独特感受。教师也要以新的文化观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进行雕塑创作的教学。从思维模式来看,传统的教学理念侧重于写实,现代的创作设计思维则要求融合多种理念,全方位进行把握。因此,雕塑创作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进行综合性和多元性的创作,不仅从理念上而且要从思维方式上进行多元的思考和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的教学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难以跟上当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基础教学要注重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点滴素材的捕捉,通过对现实的感悟来指导雕塑创作。生活才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力;还要强调对规律的把握,从“创作四律”(择优律、相似律、对应律、综合律)到雕塑的构型都要有纯熟的掌握;加入一些抽象雕塑的课程,让学生对雕塑造型的元素有个清晰的掌握,通过对点、线、面、体的灵活运用表现作品的内涵;当前雕塑材料的选用也不断发展,传统的材料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创作的需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要求雕塑创造的原材料选择朝着多样化发展,所以,可以加大材料课的课时量,增加陶艺、铁艺、石雕木雕、综合材料、布艺、装置等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突破性的创作,结合中西方艺术思想,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一起,汲取多种文化中的精华来进行自主创作。不要将雕塑系变成泥塑系。当然,这里不是全盘否定泥塑基础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其实泥塑也可以做得很当代,这和老师的要求很有关系,如果泥塑的要求一直就停留在写实上,那么标准就显得单一,作品也会单一,很难创新。在有写实基础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尝试写意的、变形的、抽象的等多种风格。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在创作思想和想法上沟通,进行反复地推敲促进学生尝试创作形式。但要避免学生受流行文化中的过分媚俗、商业化因素的干扰。要体现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综上所述,雕塑创作教学面临着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地挑战,需要在实际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雕塑创作教学面临的问题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也来自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创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雕塑创作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在自身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获取强劲的生命力。针对这些问题,雕塑创作教学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系,促进我国雕塑创作教学的健康发展,力求为我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雕塑创作人才。

猜你喜欢
理念内容方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