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林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冶金矿山企业。建国以来,累计生产铁矿石13.8亿t,为鞍钢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鞍山东部矿区包括齐大山采区、许东沟采区、哑巴山采区、西大背采区、砬子山采区、关宝山采区,关宝山选矿厂(处理砬子山、关宝山矿石)、鞍千选矿厂(处理西大背、哑巴山、许东沟矿石)、调军台选厂(处理齐大山、许东沟矿石)、齐大山选厂(处理齐大山矿石)。由于东部矿区地质赋存条件差、矿石性质复杂和难磨难选贫矿多,以及矿山工程组织困难等原因,致使东部矿区采选技术难度较大。为了缓解贫铁矿开发利用的世界性难题,使过去不能工业利用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鞍钢矿业创造性地采取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建成了世界特大型贫铁矿区(鞍山东部矿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提高精矿品位为核心,统筹考虑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简称五品),实现以勘促采、以采保选、以选带采、多选少冶的管理模式,简称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
(1)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铁矿石是工业化最基础原料之一。中国是世界第4大铁矿资源国,资源量744亿t,但贫铁矿占99%,以贫磁铁矿和贫赤铁矿两大类为主,平均品位33%。上世纪末精矿品位62.5%,生产成本高于进口矿价的51%,全国资源利用率仅7.6%,“采矿不如买矿”成为业内主流思路。2000年以来国内钢铁需求旺盛,进口铁矿石量价同步攀升,10年多支出原料成本近2万亿元,导致钢铁全行业亏损,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创造性地采取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成功解决贫铁矿开发利用的世界性难题,使过去不能工业利用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对我国增加自产矿比例,提升铁矿石谈判话语权,抑制进口矿价格具有重大意义。
(2)满足鞍钢炼铁原料自给的需要。鞍钢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就是拥有雄厚的铁矿资源,但随着钢铁产能的增加,矿山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鞍钢生产和发展的瓶颈。预计到2015年,鞍钢铁产量将达到2 450万t,如不实施东部矿区建设项目,鞍钢矿山自产铁精矿产量到2015年将降到1 200万t,铁精矿自给率仅为30%左右,鞍钢的资源优势将大大削弱,国内外竞争力非但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通过五品联动管理实践,加快矿山建设,保持铁矿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是满足鞍钢和矿山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
(3)推动鞍钢矿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鞍钢矿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但“十五”期间,受技术、成本及外部因素制约,铁矿山开发建设滞后,产能迅速下降,连续10年严重亏损。为尽快扭转局面,鞍钢矿业提出“两步跨越”的资源发展战略,制定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共安排重点矿山建设项目32项,规划目标:2015年铁矿石产能超1亿t,2020年超2.3亿t,控制资源320亿t,建设世界级铁矿山企业,增强与国际矿业巨头抗衡能力,提升铁矿石定价主动权。如此庞大的铁矿山项目集中建设,必须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方法。鞍钢矿业通过推进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为大规模矿山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攻关和工程组织模式,保证了资源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4)实施鞍山东部矿区建设的需要。实施鞍山东部矿区建设工程是鞍钢矿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东部矿区是世界资源量最大、赋存条件最差、难选矿种类最多的特大型贫铁矿区。东部矿区拥有铁矿石资源量172亿t,矿床发现80年一直未大规模开发,主要原因:一是采矿难度大,矿岩互层、多采空区、钻爆性差;二是选矿难度大,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粒度不均匀、矿石品位低、破碎磨矿难;三是工程组织难度大,地形复杂、矿石类型多、采区部位散。此类资源国内外尚无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可供借鉴。“十五”期间鞍山东部矿区矿石产量徘徊于1 000万t/a,精矿品位63.5%,成本比售价高30%以上,经营举步维艰。鞍钢矿业通过创建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成功解决了鞍山东部矿区开发利用的技术问题和工程组织难题,实现了东部矿区大规模高效开发,促进了鞍钢资源优势的发挥。
鞍钢矿业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鞍山东部矿区建设工程为依托,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突破“采、选、冶”工艺独立优化思维定式,将矿山生产勘查、采矿、配矿、选矿、冶炼五大环节整体优化(图1),以提高精矿品位为核心,五品统筹考虑形成了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提出“点突破、线联动、面拓宽”递进式工程建设思路:以技术攻关实现关键环节点突破,确保工序指标最佳;以工程管理实现工序间线联动,确保系统效率最高;以全矿区指标整体优化实现面拓宽,确保效益最大。基于这一模式,鞍钢矿业组织实施了鞍山东部矿区重大技改工程,建成了世界最大贫铁矿区,矿山产量规模、工艺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我国铁矿资源开发的典范。
图1 五品联动动态优化系统
五品联动管理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同时依据扣除前序费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数学方法,编制决策支持系统。
(1)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矿山生产涉及多个生产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复杂性,包括赋存条件、技术、工程、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二是动态性,各个子系统间存在动态联系,单个系统变化引起整个系统变化;三是开放性,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变动。如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地质、采矿、选矿、球团、烧结等技术进步,都将使系统发生变动。
(2)扣除前序费用理论。当降低地质品位时,可将表外矿乃至超贫矿划归表内矿,则要回收利用它们可不再耗费凿岩、爆破等费用,因为即使不回收利用它们,也要把其爆破并运到废石场去。
(3)边际效用理论。当产量不变,单位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当产量变动时,按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应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效益最大。
(4)多目标优化决策理论。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不一定是资源回收效益最好的方案。只有通过多目标优化决策,兼顾两者,达到相对最佳经济效益和相对最佳资源回收效益,才是合理的五品联动管理。
以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为决策变量,以开采、洗选、冶炼过程总成本(F)控制为目标,可以建立用以描述五品联动管理的数学模型
式中,ti为各环节产量;fi(pi,pi+1)为各环节对应的成本,pi为各环节对应的品位。
鞍钢按五品联动管理思路,针对东部矿区开展技术攻关,建立三大工程技术系列。
(1)建立贫磁铁矿提铁降硅技术系列。从2000年开始,鞍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提铁降硅”攻关,突破单一铁品位评价模式,把铁精矿质量扩展到采选和冶炼大范围研究,以炼铁成本最低确定合理品位。从提高入炉品位入手,确定冶炼、选矿、配矿等环节工艺参数,逆推工序至采矿源头;通过分采分运将采出品位提至28.2%;通过高效预选将入选品位提至29%;采用阳离子反浮选将精矿品位提至69%,SiO2降至4%;形成贫磁铁矿提铁降硅技术系列,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开创国内磁铁精矿阳离子反浮选提铁降硅先例,已应用于国内外10余个大型矿山。
(2)建立“三力场四流程”贫赤铁矿选矿技术系列。鞍山东部矿区资源是公认的难选矿。鞍钢确定了“磁选保收率、反浮选提品位、重选降成本”技术路线,建立了“三力场四流程”贫赤铁矿选矿技术系列。即将重力、磁力、浮力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多力场联合选矿工艺。研发了“阶段磨矿—粗细分选、极贫赤铁矿湿式预选、含碳酸盐赤铁矿分步浮选、赤褐铁矿尾矿再选”四大主体技术。针对4类难选矿石,分别开发出“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自磨—强磁预选、阶段磨矿、重磁浮联合分选”,“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磁选—分步浮选”,“浮尾强磁—再磨—强磁—反浮选”四大选矿工艺流程,攻克了东部矿区贫赤铁矿利用技术瓶颈。
(3)建立露天矿与地下矿协同开采技术系列。针对鞍山东部矿区存在多矿体、多采场、多采区、多空区、多中段同时开采及露天转地下过渡开采等问题,从矿山开采对岩体破坏与稳定的内在实质出发,分析了在复杂边界条件下的开采扰动与岩体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损伤场等相互耦合作用机理,建立了矿山时空反演技术理论,研发了矿产资源露天与井下协同开采技术,解决了鞍山东部矿区复杂矿体条件下资源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矿山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技术的突破。
鞍山东部矿区地形复杂、矿石类型多(4种类型)、采区部位散(6个采区、11个采矿部位),工程组织难度异常大。鞍钢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大区域开采、网络化配矿、差异化分选、全员化管理、信息化保证”的新的工程组织模式。
(1)大区域开采。“十五”初期,鞍山东部矿区呈现单个矿山小规模开采的局面,造成周边环境的严重破环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的采空区给后续安全开采带来了重大隐患。鞍钢制定了东部矿区总体开发方案,将齐大山、许东沟、哑巴山、西大背、砬子山、关宝山等6个采区统筹规划,科学开采,实现了东部矿区大规模区域化、安全高效开采。
(2)网络化配矿。根据矿岩及品位高低分布情况,在采场按区域采取了分钻、分穿、分爆、分装、分运的“五分法”生产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和采出品位。按照分类配送的原则,将不同采区的同类矿石分别送相对应选厂,形成17条矿岩胶带运输系统,形成了平面与空间交叉的立体运输网络,实现了“区区相连、采选互通、整体联动”。
(3)差异化分选。按矿石种类进行差异化选矿,大大提升选矿能力和精矿质量。调军台选厂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磁—阴离子反浮选”处理细粒浸染状赤铁矿;齐大山选厂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磁—阴离子反浮选—浮尾再选”工艺处理低品位细粒赤铁矿;鞍千选厂采用“湿式预选—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处理低品位假象赤铁矿。
(4)全员化管理。建立了科研、设计、管理、施工、运行五位一体工程组织方式,实现工程全生命期一体化和集成化管理。工程组织实施分级管理。决策层负责项目重大和关键问题的决策;管理层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试车、验收进行全面管理;执行层执行具体和工程管理与建设任务。在职能上,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主,横向以专业管理为主,形成矩阵式管理架构,并通过项目决策组、技术创新室、职工攻关队等有效形式发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全员管理的目标。
(5)信息化保障。鞍钢高起点、高标准推动信息化与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先后建设了GPS智能调度系统、GIS矿山地质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预算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点检、工程管理等专业管理系统,形成了鞍钢矿山管理系统(简称AMS)。AMS系统为实施五品联动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手段支撑,促进了企业整体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五品联动管理将矿山生产地、采、配、选、冶五大环节经济技术指标整体优化,为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通过持续攻关,2012年鞍山东部矿区采矿能力达3 300万t,精矿品位提至67.5%,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本520元/t,低于进口矿价46%,年创效益36亿元,成为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世界特大型贫赤铁矿区。东部矿区开发为我国全面开发贫铁矿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与工程管理模式。
(1)实现矿山效益最大化,应以系统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为指导。将五大环节整体动态优化,统筹考虑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实现以勘促采、以采保选、以选带采、多选少冶,形成了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
(2)工程是技术的集合,开发特大型贫铁矿矿区的前提是突破技术瓶颈。鞍钢矿业五品联动管理,建立了三大工程技术系列,影响最大的是鞍山式贫赤铁矿技术攻关和贫磁铁矿提铁降硅技术攻关,对冶金矿山行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特大型复杂矿区建设须建立科学系统的工程组织模式。鞍山东部矿区“点突破、线联动、面拓宽”递进式工程建设思路,以及“大区域开采、网络化配矿、差异化分选、全员化管理、信息化保证”的新的工程组织模式,解决了复杂矿区工程组织难题。
(4)国内冶金矿山应以提高资源自给率为目标,在突破技术和工程组织难题的基础上,加快自有资源开发,平抑进口矿价格,保障中国钢铁工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1] 李丽娟.矿山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冶金财会,2009(10):30-31.
[2] 夏 鑫,周银平,刘祖明.现代矿山企业的成本管理创新研究[J].煤炭工程,2008(8):111-113.
[3] 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久铭,等.我国铁矿资源的秉赋特征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