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太辉
(南阳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9)
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侯太辉
(南阳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 76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哮喘治疗,氨茶碱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氨茶碱组治疗前后 PEF 差值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口服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小剂量;氨茶碱;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过敏性哮喘,致病因素为变异原或其他致病因子引发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有加重迹象,该病临床多咳而不喘,痰少,症状不典型,且患者白天状态较好,极易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1]。氨茶碱具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抗感染、免疫调节等作用,小剂量口服治疗哮喘疗效较好。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对确诊的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患者进行口服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患者76例列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胸内科医师协提出的CVA的诊断标准,临床无感染征象,气道均呈高反应性特征,有持续性干咳、咽部轻度充血、面色苍白等哮喘发作症状[2],无相关治疗既往史。将患者随机分为氨茶碱组和常规组,氨茶碱组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6~59岁,平均(36.52±4.47)岁,病程2~11个月,平均(4.32±1.31)个月;常规组3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60岁,平均(37.03±5.76)岁,病程2~12个月,平均(4.41± 1.2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必可酮气雾剂、抗过敏等常规抗哮喘治疗,睡前吸入必可酮气雾剂300μg/次,2周后减至200μg/次,4周后减至100μg/次。氨茶碱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于晨起和睡前给予0.1g氨茶碱口服,2周后减至0.05g/次,疗程为6个月。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EF差值、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评定疗效。显效:患者的咳嗽明显减少,呼吸平稳,无夜间以及活动后症状,肺部的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咳嗽较前减轻,精神状况较好,偶有夜间咳嗽和活动后症状;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咳嗽较前无减少,甚至反复加重,精神状况无明显好转,且仍有夜间及活动后症状。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1 疗效对比
氨茶碱组治疗前后PEF差值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氨茶碱组经治疗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高达89.47%,常规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仅为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38)
2.2 不良反应
常规组11例出现心率加快、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四肢震颤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8.95%,氨茶碱组恶心、呕吐、轻度血压降低不良反应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所有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用药放缓即自行消除。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哮喘是一种以气管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细胞免疫性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3],其病理改变多为支气管黏膜的肿胀,有持续性干咳、胸闷等临床表现,多发作于夜间。
氨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4],可以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影响炎性细胞的功能,抵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与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过敏原迟发反应与降低气道反应性,是哮喘发作与维持治疗的经典治疗药物,但该药的治疗剂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摄入过量也极易导致局部与全身不良反应,用量稍有不当就容易发生厌食、恶心、腹痛、呕吐、烦躁不安等中毒现象,因此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低浓度小剂量口服,保证患者安全。
在本研究中,氨茶碱组治疗前后PEF差值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口服小剂量氨茶碱进行治疗,安全可靠,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祝戎飞,刘光辉,黄南,等.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医药导报,2011,30 (8):236-237.
[2]王殉,杜丽君,唐红梅.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87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5):380-381.
[3]王立芹.小剂量茶碱与西替利嗪口服联合小剂量激素吸入对哮喘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2009,4(9):37-40.
[4]张开玉,杨春民.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激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13-114.
R562.2+5
:B
:1671-8194(2013)02-0225-02